管理境界與境界管理
袁岳
如果我是一個生意人、一個創業者,什么是我的管理呢?
很多生意人最多叫做企業主,而不能稱為企業家。是的,可以有這樣的區分。如果讓我來劃分兩者的區別,前者就是遇到問題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生意人,而后者則有相對系統的想法與體系,而且有相對穩定與機制化的管理資源獲得渠道。魯培康先生在本書中用科學、品牌、文化、聲譽、倫理這五個要素來構建所謂境界管理,這是一個有意義的分析架構。
本書強調,管理境界可視為企業所能達到的管理層級,境界管理則是內含了一套管理要素與方法的管理模式。如果我用這個架構,那么我就可以看到喬布斯基本上是健全的,也可以歸為管理境界高的;王石也可以得到不錯的認可,但中國的其他首富級別的企業家的管理境界卻未必都是很好的。而魯培康先生最為客觀的一個做法是提出了境界管理的分階段論:“立身境界、立信境界、立命境界、立德境界、立道境界是企業境界管理的五個階段與五種模式,五種管理依次遞進、不斷提升,構成境界管理的又一理論模型。”分階段論,符合企業前進的基本節奏,也符合很多生意人管理提升的基本經驗。
我在基本判斷與分析上非常贊同魯先生的模式,尤其是關于中西管理文化的平衡問題。關于中西管理特色,素有爭議,但以理論界之爭為多,而在面對管理實際問題的時候,一個行動者可能就是需要在盡可能多的選擇中進行選擇。坦率地說,國學理論在面對當代問題、西方管理在面對中國現實時,都沒有提供充分與完全適用的解決方案,因此在為實際管理行為提供營養與解決選擇思考方面,中西管理素材越多越好,根本沒到彼此排斥的時候。
如果我一定要對魯培康先生的管理理論提點補充意見,那主要是兩點。一是,對于方法論要格外高舉。盡管魯先生的五重境界管理模式本身也包含了一套自己的方法論,但是對于中國管理學界普遍輕視與忽略甚至誤導學生輕視管理工具、技能與方法論的傾向,我覺得有必要特別將方法論或者工具體系作為境界管理的一個關鍵要素。無工具無管理,這也是管理與一般哲學、社會學或者其他人文、社會科學的本質區別。二是,要特別提醒讀者關于五重境界的依次提升問題,是的,存在有漸次提升的經驗案例與現象,但是正如魯先生特別注明的那樣,存在著另外一種更有超然性的管理境界:有人創業階段就已懷使命,很講究信用,很講究道與德,恰恰是那樣的模式超越了這種漸次提升的簡單時序模式,而使企業獲得了不同尋常的發展。我自己的經驗也是,管理也是一種稟賦,不能以發展為理由容忍自己不當甚至不法的原始積累,當DNA植入,在這個基礎上立的身就算未來有爭取立德立道的機會,也許依然可做出大公司,但其境界很難脫出贖罪層次。當然,境界管理之說,見仁見智,魯先生之作開啟一個可供思考的開闊話題,其功不小。
企業何以持續發展?
穆琳琳
2010年2月1日,受日本政府的邀請,78歲高齡的稻盛和夫出任已申請破產保護的日航CEO。在短短10個月內,日航就創造了歷史上空前的1580億日元的巨額利潤。不僅如此,稻盛和夫創建的兩家世界500強公司京瓷和第二電電,在經濟大蕭條時期仍然能持續并且穩步的發展。那么,這些商業成功的秘密何在?稻盛和夫堅信,“只要注入經營真諦,日航一定能夠重生”,而這個“經營真諦”,就是概括為“敬天愛人”的經營哲學和稱為“阿米巴”的經營實學。
所謂實學,即描述企業經營時實際的管理技術,具體的操作手法。稻盛和夫在其經營哲學
追求做人的正確準則基礎上,確立了一套精細而實用的會計原則,本書已做了詳盡的闡述,當中歸納的“會計七原則”是經營者正確經營企業的指針,同時也是引進“阿米巴經營”的前提,事實上,凡是引進阿米巴并最終取得成功的企業,無不貫徹執行了這七條原則。
稻盛和夫在27歲時創建了京瓷,從零開始學習企業經營,在這個過程中稻盛和夫意識到一個重要的真理,就是會計將成為“現代經營的中樞”。因為經營者必須正確掌握企業活動的真實狀態,才有可能帶領企業長期持續地發展。
“如果想認真經營企業,那么經營數據決不允許有任何人為的操作,它必須反映企業經營的實態,它必須是唯一的真實。損益表和資產負債表的所有的科目、所有的細目,其數字都必須完整無缺,任何人看來都沒有任何差錯。它必須百分之百反映企業經營的實態。”這些數據使得京瓷和第二電電獲得持續穩步發展,甚至在泡沫經濟時期也不受影響。
并非會計學專家的稻盛和夫自學自創了會計學的原則,對于正陷入困境,不知怎么做才好的經營者來說,有重要的參考價值。稻盛和夫在向日航注入靈魂——正確的經營哲學的同時,讓日航的領導干部學習經營的實學
簡明的會計原則,這當務之急人手很快地扭轉了日航的困局。從2011年4月起,日航開始全面推行基于“稻盛和夫實學”的“阿米巴經營”模式。
稻盛和夫創立的會計學具體包括七條實踐的基本原則:現金流經營、一一對應、筋肉堅實、完美主義、雙重確認、提高核算效益及玻璃板透明經營。這些原則也是阿米巴經營的實際運作原則。
稻盛和夫提出,在會計系統中構筑了萬全的管理系統,人就做不了違法違規的時期,即使萬一發生這樣的事,也可以把它控制在最小的范圍之內。但是這樣的管理系統并不復雜,也不需要那么先進。追求做人的普遍正確的準則,在這種經營哲學的基礎上,根據以上七條原則,構建極其單純樸實的系統就足夠了。京瓷之所以能夠順利發展,就是因為具備了正確堅定的哲學,并構建了與這種哲學高度吻合的會計管理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