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礦山測量工作是我國礦產高效、安全生產的重要基礎,如果在工作過程中出現疏忽和錯誤,就可能給礦產生產帶來嚴重后果。本文主要以煤炭測量為例,總結了測量工作中經常出現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解決的措施,值得同行參考。
【關鍵詞】礦山測量;常見問題;對應措施
一、常見問題分析
(1)工具遺漏導致測量工作無法正常進行。有些粗心的測量員在執行測量工作時,往往到了井下才發現工具沒有帶齊。比如:忘記帶筆、鋼尺、垂球、記錄本、起始資料或起始資料抄得不全、三角架上的固定螺絲丟了等等。這些雖是小問題,但到了井下卻無法工作,費工費時,又影響了施工隊組的施工,給測量工作造成了惡劣影響。(2)觀測員讀錯數,為測量方向帶來隱患。觀測員是測量工作中的關鍵,一定要細心,但有時也會出現一些意想不到的問題。觀測員讀錯數據往往出現在整度上。如彎道標定時,其中前視讀數為1800整,此時度盤刻畫線1790和1800。兩個數正好卡在游標線的兩端。儀器操作員錯把1800,讀成了1790,方位正好錯了10,又用這錯誤的成果來進行了標定,最終造成測量錯誤。另外,記錄員與觀測員應互相報數,因為井下環境噪聲大,很容易因沒聽清造成記錄員記錄錯誤,這就為測量方向的正確傳遞帶來隱患。(3)標定錯誤造成的測量事故。在施工測量工作中,要將工程設計標定于現場,以指導施工。在實際工作中,經常出現一些諸如采用的標定數據錯誤、沒能按實測數據標定、標定工作無檢查而造成的測量事故,給工程帶來了損失,有的甚至造成了嚴重的后果。標定完中腰線應及時觀測符合測量工作要求環環相扣,差之毫厘,謬以千里。彎道標定完之后,應及時對標定的中線進行檢查,后視、前視再測一個測回的水平角,檢查一下所標定中線是否正確,誤差不超過2分,否則需重新標定。(4)方位推算錯誤。在井下進行測量工作時,記錄員要在記錄的空隙進行水平角、傾角的推算,還要推算出本站的方位角、現場標定角等。推錯方位角而升井后又沒有發現方位角推算錯誤,貫通后會造成貫通誤差,給軌道鋪設造成一定的難度。(5)復測不及時。測量工作時,應對測量成果要及時進行復測。相關規程中規定到一定距離必須進行復測,有時工作人員由于掉以輕心,復測距離可能更遠。就有可能由于受動壓影響,導線點下沉、產生位移,當復測完導線至迎頭時,與初測導線相差,巷道中心線就會偏離原來中心。(6)記錄不健全導致無法推出測點的高程。在井下作業的時候,有些測量人員有可能犯急燥的毛病,造成記錄數字不全,如儀器高、前視點高、點距兩幫的距離、巷道高度等等。升井后,整理資料時無法推出最后一個測點的高程。
二、對應措施分析
(1)嚴格按規程執行測量任務,把錯誤影響消除最小范圍內。嚴格遵守測量操作規程嚴格執行測量任務,要求及時復測井下各類導線。可以采用重疊式測量的方法進行。重疊式測量就是在本次測量中,要把上次的測量結果進行復測。同理,下一次的測量要把本次的測量成果進行復測。(2)認真清理測量場,避免用錯測點,造成不必要的損失。每次測量時,都要把測點周圍無用的線繩、標記毀掉,導線點應用紅漆或白漆標注清楚,以防以后用錯測點。同時,每次測量時前視應把導線點親自指給儀器操作人員。(3)精心做好準備工作。測量人員進行測量工作前,應注意清點應帶的東西。可以在儀器旁寫一清單(儀器、筆、記錄本、垂球、起始數據、三角架、鋼尺等)。儀器要現場開箱檢查,三角架要檢查有無固定螺絲等,同一個測量地點盡量用同一記錄本,這樣起始數據一般能在上面找到。(4)人員間保持聯系,做到相互提醒的作用。操作員和記錄員要進行相互提醒,在離開現場前,應檢查各種記錄是否齊全,不要急著升井,而導致記錄不全,給升井后的內業工作造成麻煩。(5)認真做好整理工作。在進行最后的標定時,操作員和記錄員要互換工作操作員應嚴格地重新把測量資料進行檢查,確保無誤,方可進行標定。若發現標定方位與實際巷道方位出入在5分以上,應再次檢查記錄、方位,確定無誤后方可繼續標定。同時升井后應及時進行計算,最好當天就要把測量結果計算出來,最遲第二天就要計算出來,如發現有誤,要立即進行改正。(6)加強業務培訓,提高測量人員素質。應加強對井下測量人員業務技術水平的學習提高。使他們盡量多練習,熟悉測量規程標準,熟練掌握所使用儀器的性能,對于在讀數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如整度的讀法,水平角在不規則情況下的推算等方面進行強化。在實際工作中,若發現方位角與設計巷道的實際方位出入在5分以上,而測點基本上都在巷道的同一個位置上;在直線巷道的延線中,水平角出入在10分以上。此時,應對此水平角進行復測檢查,若無誤方可繼續進行測量。另外要保持測量數據的對算原則,增強數據互檢。
參 考 文 獻
[1]王化亭.簡析煤礦井下測量工作常見問題及其解決措施[J].同煤集團雁崖煤業公司地測科
[2]屈博.井下測量時常見問題及其對策[J].礦山測量.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