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電子技術基礎》是以項目課程為主體的模塊化專業課程體系的總體設計要求,教師要以形成掌握電子技術的基本知識和操作技能為基本目標,緊緊圍繞工作任務完成的需要來選擇和組織課程內容,突出工作任務與知識的聯系,讓學生在完成職業任務的過程中,掌握知識、技能,養成適應電子企業的職業素養。
【關鍵詞】電子技術;多級放大電路;教學方法
《電子技術基礎》是高職一門專業基礎性質的課程,它是理論性、實踐性都很強的課程,且內容多,課時緊。作為多級放大器,常用的耦合方式有三種,即阻容耦合、直接耦合和變壓器耦合,我們現階段學習的多為阻容耦合。
一、耦合形式
直接耦合——耦合電路采用直接連接或電阻連接,不采用電抗性元件。直接耦合電路可傳輸低頻甚至直流信號,因而緩慢變化的漂移信號也可以通過直接耦合放大電路。電抗性元件耦合--級間采用電容或變壓器耦合。電抗性元件耦合,只能傳輸交流信號,漂移信號和低頻信號不能通過。根據輸入信號的性質,就可決定級間耦合電路的形式。多級放大電路的放大倍數:A=A■A■A■…A■=■A■。直接耦合或電阻耦合使各放大級的工作點互相影響,應認真加以解決。
二、多級放大電路電壓放大倍數的計算
在求分立元件多級放大電路的電壓放大倍數時有兩種處理方法。一是將后一級的輸入電阻作為前一級的負載考慮,即將第二級的輸入電阻與第一級集電極負載電阻并聯,簡稱輸入電阻法。二是將后一級與前一級開路,計算前一級的開路電壓放大倍數和輸出電阻,并將其作為信號源內阻加以考慮,共同作用到后一級的輸入端,簡稱開路電壓法。三極管的 β1=β2=β ,VBE1=VBE2。計算總電壓放大倍數。分別用輸入電阻法和開路電壓法計算。
(一)用輸入電阻法求電壓增益
(1)求靜態工作點:I■=■,I■=βI■,VC1=VB2=VCC-ICQ1RC1,VCEQ1=VCC-ICQ1RC1-(ICQ1+IBQ1)Re1≈VCC-ICQ1(Rc1+Re1),VE2=VB2+VBE2,IEQ2≈ICQ2=(VCC-VE2)/Re2,VCEQ2=VC2-VE2。(2)求電壓放大倍數。先計算三極管的輸入電阻,■,電壓增益:
■,A■=■,Av=Av1Av2。如果求從VS算起的電壓增益,需計算輸入電阻,Ri1=rbe1//Rb1//Rb2,Avs1=■Av1,Avs=Avs1Av2。
(二)用開路電壓法求電壓增益,第一級的開路電壓增益。■
通過幾年來的探索和教學實踐,我們在《低頻電子技術》教學內容組織與安排方面取得了一些效果,探索出了一個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但如同科技的進程是無止境一樣,課程的建設也是一個長期、艱巨的過程。在這個長期艱巨的任務中,為達到“讓學生滿意的課程”這一目的,還應有每一時期的階段性建設目標,這就是先建設“合格課程”,再進一步建設“精品課程”,即使某一階段結束了,也還要進一步完善和改進,各個環節也要不斷地補充和修改。我們希望通過持續不斷的努力,使課程建設取得最佳效果,為培養適應時代,具有高素質的技術人才作出應有的貢獻。
參 考 文 獻
[1]付植桐.電子技術(第2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林平勇.高嵩電工電子技術(第3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