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想要說一些什么,作為這個故事的終結,也是對青春所有美好破碎憂傷往昔的一種告別。
仿佛已經有許多年頭了,從開始看《涼生Ⅰ》到現在的《涼生Ⅲ》大結局。我們的青春已經走到了尾聲,甚至是早已進入了人生的另一個階段。我們開始忙碌,開始沒有時間約會見面,我們不再如當初那般僅僅是為賦新詞強說愁,也開始背負著生活的沉重與負累,麻木而恣睢的求生。而涼生還是那個涼生,故事依舊還是那年的故事。
也許是時隔太久,這之間又有著太多的人事變幻。我已經有些記不清楚涼生第一部、第二部的細節內容,只是依稀記得那個小小的少年在那棵酸棗樹下沉沉睡去,陽光落在他的眉眼間,說不出的溫潤好看,而那些樹葉枝干上全部一筆一劃地寫著:姜生的酸棗樹。
我的記憶里也似乎還有那樣一個畫面,白衣風流的男子在火車站錯開茫茫人海,對就要離去的女孩說,我給你四年的時間,在這四年里,我不再做壞事,不再欺負人,不再閱歷別的女人,我等你想起我的眉眼,等你想起回來的路,等你回到我的身邊。當年,有過太多感動,甚至有過太多的淚水,如今那樣的少年情懷也終究是一去不復返了。再一次翻開一二,竟已經沒有了從前那樣想要閱讀的迫切。
我只能說,故事始終是故事。樂小米在我們的青春里種下了一個憂傷的夢,我們一直等待著那個夢境會有一個美好的結局,如今夢醒了,故事也就落幕了。只是,太多的東西都改變了。
依舊是長篇大段的憂傷,誤解,卻讓人失去了想要閱讀的欲望,還有耐心。甚至有那么一刻覺得,我讀《涼生Ⅲ》只是為了偏執的想要一個結局。程天佑與姜生的一次又一次誤解和分離,姜生和涼生之間無止境的錯過和悲傷,還有那些反復重疊的巧合橋段。明明看上去應該是些很悲傷的事故,可是心里卻全然生成了冷,仿佛長在山谷終年不見日光的寒。那一刻我真的懷疑,程天佑已經不是當年的程天佑,姜生不再是從前的姜生,涼生亦不再是那個眉目清涼的落拓少年。
樂小米說這是她寫過最苦的愛情,這大概也是我讀過最苦的愛情了。不知道有多少人跟我一樣惦念著《涼生,我們可不可以不憂傷Ⅲ》這么多年。
大概是很少看悲劇結局的故事,才會這么念念不忘。也許是他對姜生的愛太過濃烈,連我這個看戲的人都忍不住心疼,忍不住沉醉。又或許,是他承載了我單薄的青春太多的希冀。那個時候,我總是渴望在我失去理智瘋狂迷戀一個人無果的時候,總會有另一人溫暖在我一轉身的地方。他無條件擁抱著你的所有,他可以溫柔接納你的一切,陪你舔舐那些你可能永遠無法愈合的傷口。
可惜,他卻始終代替不了那個睡在你心底的他,不是他不夠好,也不是曾經的他太好,大概只是那些最初的美好跟感動,任憑誰有力拔山兮氣蓋世的能力也無法從心底拔出抹去。所以,更何況涼生和姜生,從出生就注定從此羈絆糾纏的兩個人呢。當年看到《涼生Ⅱ》的結尾處是那樣埋怨討厭姜生,恨她的殘忍跟不懂惜福,看到《涼生Ⅲ》的時候,已經能寬容地去看待她的那份傷人傷己的偏執了,也深刻體會到那句“不過紅塵中一癡人罷了”。
涼生——我以為,決絕是最好的成全,后來才知道,有些人,一輩子都忘不了。
天佑——他用十七年讓你愛上,那我就陪你用七十年忘記。
天佑如此感人的話語,不知姜生你還有沒有機會聽這位天神般的男子附在你耳邊輕聲訴說。
天佑說,我曾聽過一個美麗的句子,蝴蝶飛不過滄海。到現在才明白,不是蝴蝶飛不過滄海,而是當蝴蝶千辛萬苦地飛過了滄海,才知道,滄海這邊卻從來不曾有過等待。我就好比這只千辛萬苦的蝴蝶,而姜生你,就是這片從來不曾等待過蝴蝶的滄海。
匆匆忙忙看到最后,姜生沉于大海,而程天佑予她最好的深情,莫過于年少時看過泰坦尼克中的一樣,你跳,我跳,那樣的生死追隨。而涼生,舊時光里寂寞清涼的少年,也許陪伴他的就只有那盆永遠也不會開花的姜花,和十幾歲里永不凋謝的記憶,燦爛的,悲重的,所有記憶。
至此,長吁了一口氣,涼生的故事,算是終結。于是心間仿佛放下了一塊重石,有著風雨過后的釋然。我渴望一切的終結,因為只有結束,才會有新生。再見了,涼生。
(責任編輯:彤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