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距離英偉達(NVIDIA)發布其新一代旗艦級顯卡晶視GTX 680不足2個月的時間,市場上還都是公版的產品,華碩便推出了其非公版的GTX 680核芯的頂級產品——GTX680DirectCUⅡ Top(GTX680-DC2T-2GD5)。近日,這款顯卡已經抵達PC World中國實驗室,其核心頻率相比公版產品高出了143MHz,性能如何?我們與您一起探個究竟。
華碩GTX680DirectCUⅡ Top(以下簡稱GTX 680 DC2T)顯卡采用了非公版設計,通過以往華碩的怪獸卡、火星卡的產品不難看出華碩非公版顯卡的研發實力,也能大概推斷這款帶有“Top(代表最高端)”的顯卡性能會讓人刮目相看。華碩GTX 680 DC2T顯卡,從體積上就要比公版顯卡大不少,首先是三插槽的厚度設計,相比公版的雙插槽厚了不少,并且卡的長度也增加了約3cm。其采用雙散熱排+5根熱管+雙直流風扇的散熱方案,并使用了華碩獨家的DriectCU技術。并且這款顯卡還首次引入了整塊鋁合金背板,不僅在散熱方面有好處,對顯卡的PCB和電子元件也有保護作用。DirectCU技術是讓純銅熱管直接與芯片接觸,可最直接地帶走核心所產生的熱量至大型的鋁制散熱排,可將散熱效率提高20%,并且可降低噪聲。供電部分它采用了10項S.A.P超合金供電,電路控制則使用了從華碩主板上沿用的DIGI+ VRM數字供電,可以讓供電更加準確,保證發燒玩家可以超頻、加壓等操作。
全新的開普勒GTX 680
全新的英偉達GTX 680顯示核心采用名為開普勒(Kepler)的GPU架構,GTX 680采用的是代號為GK104核心。GTX 680采用28nm制程工藝,擁有3.54億個晶體管,核心頻率1006MHz,CUDA核芯數量1536個。這相比上一代的費米(Fermi)架構產品的3億晶體管,核心頻率772MHz,512個CUDA核心數量有著不少提升,然而它的TDP則由費米的244W下降到了195W,這就顯現出了新制程工藝的優勢。GTX 680顯存則采用256Bit頻率為6008MHz的GDDR5顆粒,帶寬可達192.26GB/s。同時GTX 680核心還首次引入了GPU 動態提速技術(GPU Boost)和自適應垂直同步技術(Adaptive V-Sync)。GPU 動態提速技術是類似英特爾的Turbo Boost和AMD的Turbo Core動態加速技術,可以根據負載來調整核心頻率。而自適應垂直同步技術可以提供智能的幀渲染能力,在高幀速率時消除撕裂效果,在低幀速率時減少遲滯。
最令玩家興奮的是GTX 680 DC2T提供了Hotwire顯卡硬改套件,專業玩家可以通過對顯卡的特定電阻或短接來完成改變顯卡電壓等特性(硬改需謹慎,更改電壓之后會使發熱量大增,并會失去質保);利用顯卡上預留的Hotwire空位,引出6根線纜連接至華碩支持阻值控制的主板(如ROG Rampage IV Extreme),可以通過主板的BIOS對顯卡的核心、顯存、PLL電壓的微調。
介紹這么多,下面開始我們的實測環節。測試平臺我們使用了英特爾酷睿i7-3960X至尊版處理器和X79芯片組主板(很遺憾,我們沒能使用ROG R4E主板來完成測試),搭配4根DDR3 1600 2GB內存,測試的項目為3DMark 11、3DMark Vantage基準測試和超級街頭霸王4(DirectX 9)、孤島危機(DirectX 10)、塵埃3(DirectX 11)游戲測試。同時,我們引入一款公版的GTX 680(核心頻率為1006MHz,動態提速至1137MHz,顯存頻率6008MHz,容量2GB)顯卡來進行對比。
通過測試結果我們能夠看出,不論是在基準測試,還是在游戲測試中華碩GTX 680 DirectCUⅡ Top顯卡都有不小的提升。這些性能提升并不能體現這款顯卡的最大價值,這款顯卡的最大價值還是給那些發燒友們的“再可塑性”,通過玩家自己動手,來挖掘顯卡的極限性能,這才是這款顯卡的最大價值。
編輯點評:
華碩為GTX680DirectCUⅡ Top所搭配的GPU Tweak工具非常實用,而且使用起來非常方便。用戶只需要使用這一款軟件即可完成對電壓、核心/顯存頻率的調整,同時可以實時監視顯卡的核心/顯存電壓、核心/顯存頻率、GPU占用率、風扇等數據進行監控,可以說顯卡的所有使用情況都在你的掌控之中。由于時間和主板的緣故,我們沒有對這款顯卡的超頻性能進行詳細的測試,但坊間玩家已經得到了非常好的成績。最后我們不得不承認這款頂級顯卡不論在設計,還是在它的實際性能方面都表現非常出色,因此我們授予其Bust Buy獎項。
性能、功能強大,但顯卡體積也太大
適用人群:硬件發燒友,游戲愛好者
參考價格:54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