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浮躁紛繁的商品社會,到處充斥著嚴重復制與快加工的作品。一個特有個性的華宅如果復制100個會怎樣?你能想象得出在某個山清水秀的鄉村,矗立著100個完全一樣的“流水別墅”的場景嗎?因此,趙虎認為華宅必須具有個性,其個性體現在重復性少上。華宅設計的個性是業主個性的體現,每個細微設計的背后都有故事。今后,二元化的“最科技”和“最自然\"將是華宅設計兩個并行的發展趨勢。
華宅設計需要引導
華宅設計的個性是業主個性的體現,而不是設計師個性的體現。華宅除了能滿足業主居住的基本要求,更給他們提供了彰顯自身特色的個性化空間。很多華宅業主都具有一定的審美能力和裝飾品位,他們具有設計空間的基本能力。在業主的精心打造下,畫、燈具、家具、沙發的靠墊、餐桌上的小擺件等日用品的擺放位置整體看上去會很和諧。杯子或許是主人旅游時買的,而墻上的畫可能是朋友送的,每個細節背后或許都有一段故事,擺放的位置也就有了不同的含義。這就是生活,活生生的生活,業主每天置身其內的生活。真實的華宅不同于為了賣房而設計出的樣板間,華宅的設計也不是樣板問內僅供擺設的一個沙發、八個靠墊的布局。創意是居住需求的創意,而不是為設計而產生的創意。想要自己生活的空間看起來豐富、有文化,可能這兒需要擺一束花、那兒需要堆幾本書,這兒需要鋪條毯子、那兒需要放個茶幾。這些東西應該是業主自己挑選的,再由他們親自擺放。各種配飾也不應該由設計師來設計,設計出來的配飾像做過隆胸手術一樣不自然。在華宅設計中,設計師要做的是和業主進行充分的溝通和交流,在利益和初衷之間取舍,以高品位的藝術處理將他們的喜好用設計手段表達出來,成為業主原創生活的引導者。
“最科技”與“最自然”
有人說中國的華宅僅僅處于起步階段,但嚴謹地說來,我們的先人們在幾百年前就創造出了人類居住史上的燦爛文化。在華夏大地上,遍布著眾多的“私宅大院”。如陳廷敬故居皇城相府,其建筑依山就勢、隨形生變、樸實典型、錯落有致;再如素有“皇家有故宮,民宅看喬家”之美譽的喬家大院,全院俯視成“囍”字形,布局嚴謹、建筑考究。這些“私宅大院”中的精品,如果以今天的眼光看,都堪稱超級華宅,遠非如今的歐美別墅所能匹敵。
成就華宅的硬性指標有很多,但一提起華宅,浮現在大多數人腦海中的首先是“大”和“貴”。其實,這些并不足以涵蓋其本質,環境也是華宅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華宅必須擁有不可復制的自然景觀資源,在被汽車尾氣熏陶的現代都市中很難有真正的華宅。
華宅必須著眼于環境,起碼要有高品質的“空氣”和“水”,純凈的空氣和水已經成為中國大城市里的一種奢望,例如北京的空氣質量近年就一直備受市民詬病。另外,相對來說,華宅業主生活比較富裕,事業也比較成功,他們更渴望在個人生活方面有一定私密性。所以,他們對建筑的間距和密度,特別是保護私密性方面的要求非常高。完善的設備及物業管理是華宅的重要一環,可提高業主的安全感。
今后,二元化的“最科技”和“最自然”將是華宅設計兩個并行的發展趨勢。位于城市的華宅應該做到“最科技”,設備設施除了應有通常的空調、水處理、機電等功能性設備,還應該有其他體現豪華氣度和高度舒適性的高科技輔助設施,讓業主充分享受到生活的舒適、便捷和安全。比如香港的“創世紀”除了有車庫,還預留了直升機停機坪。此外,還有自動恒溫的室內游泳池、電子霧化玻璃、專用電梯、游艇碼頭等。至于位于鄉村的華宅必須要做到“最自然”,和周圍的自然風光融為一體,“粉黛不須濃”,融入自然中就是極致的美。
總之,華宅只有和自然、人文及科技相結合才能體現真正的價值。否則,華宅也不過只是一處貴房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