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人買履》說的是鄭國人因過于相信量好的“尺度”,造成買不到鞋的故事。它告訴我們:遇事要實事求是,要會靈活變通,不要死守教條。江蘇省昆山經濟技術開發區國際學校三年級的小朋友讀了這篇故事后,紛紛進行了續寫。今天,小編就幫他們給大家秀一秀!當然了,你也可以續寫這篇故事,小編也會幫你秀一秀的!
鄭人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把買鞋的經過從頭到尾地說了一遍。老婆聽了,哈哈大笑:“你呀,真是笨!”鄭人也覺得自己做了件蠢事,懊惱不已。但是現在已經傳開了,鄭人一出門,就有人笑話他。鄭人默默承受著,并暗暗發誓:“總有一天,我會向大家證明,其實我沒那么愚蠢。”
一天,機會來了。天氣涼了,鄭人的老婆讓他去給自己買頂帽子。于是,他又來到了上次買鞋的那家商店。店老板一見是他,就想起了上次的買鞋事件,便故意問他:“你買帽子的話,尺寸帶來了嗎?”鄭人知道店老板在取笑他,但他并沒有生氣,而是慢條斯理地跟老板說:“你幫我拿幾頂不同尺寸的帽子,我自己搞定。”
老板一邊自責自己老是取笑別人,一邊恭恭敬敬地拿出帽子遞給鄭人挑選。鄭人輕輕地拿起每頂帽子,往自己頭上戴,最后選了一頂非常適合他的。付了錢,鄭人就戴上帽子昂首挺胸地走出了店門。
從此,再也沒有人取笑鄭人了。因為店老板逢人就說:“人人都會做一兩件愚蠢可笑的事,只要吸取教訓,我們都會看到他的進步。”
——三(6)班 舟 緣 指導老師:王英
后來,那個鄭人的鞋子越來越破,實在沒法穿了。他想:這樣拖下去也不是辦法,還是再去一趟集市吧!于是,他又用繩子量好了尺寸,還特意把繩子放到了口袋里,這才高高興興地上路了。誰知,走到半路的時候他被一個小石塊絆了一跤,繩子從口袋里掉出來他都不知道。
那個鄭人來到了集市上,左看看右挑挑,正準備拿出繩子要量一下尺寸的時候,突然大喊道:“哎呀!我的繩子怎么不見了,難道我還得再回家重新量一次嗎?”站在他身邊也要買鞋的人聽見了,問道:“為什么不用你的腳去試試鞋的大小呢?”鄭人邊搖手邊說:“我寧愿相信量好的尺寸,也不會相信我自己的腳的。”旁邊的人聽了,不禁大笑起來。經過大家的再三勸解,他才答應試一試。
呀,原來這么簡單!他一下子就全明白了,原來不用繩子也能買到鞋呀!他想:以后做事一定要多聽聽別人的正確意見才對。
——三(2)班 趙奕麟 指導老師:蔡雪英
上次鄭人忘了帶尺寸,沒有買到鞋子。回到家還被妻子嘲笑了一番,可他卻不以為然。
這次,他拿好了繩子,準備再去集市買鞋。臨走時,妻子邊遞繩子邊說:“相公,這是咱父親的尺寸,給他也買一雙吧!”鄭人接過繩子一比較,發現父親的尺寸比自己的稍微短些。他邊走邊念:“長的是我的,短的是父親的……”
路上,鄭人忙著往集市上趕,一不留神,被一塊石頭絆了一跤,狠狠地摔了一個大跟頭,手上的繩子也飛了出去。他慌慌張張地爬起來,連忙拾起掉落的繩子繼續往前走。突然,他一拍腦門,自言自語道:“哎呀,糟了。這兩根繩子,到底哪根是我的尺寸,哪根是父親的呢?”鄭人看著這一長一短的兩根繩子,不知怎么辦才好,只好回家重新量。
回到家,妻子見他兩手空空,忙上前詢問。鄭人一邊量尺寸,一邊如實地匯報了路上發生的事情。妻子聽了,氣得暴跳如雷:“你只要再拿繩子在自己腳上一量不就可以了,為什么還要回來呢?”
——三(4)班 孫乃文 指導老師:陳曉燕
小編的話
續寫,指從原文出發,遵循原文的思路,對原文內容進行延伸。需要注意的是,首先,必須認真閱讀原文,弄清原文的基本內容和文旨;其次,續寫時既要緊扣原文內容展開合理想象,又要有新意;最后,續寫的內容要合乎原文的邏輯發展,順理成章地延伸出去。
一起來闖關
第一關 小菜一碟
看拼音,寫詞語。
fán zhí jiǎo jié ào mì tè shū
( ) ( ) ( ) ( )
liàn liàn bù shě qínɡ bú zì jīn
( ) ( )
第二關 輕松過關
下面這些句子都使用了什么說明方法呢?
太陽離我們有1.5億公里遠,表面溫度有6000攝氏度,中心溫度估計是表面溫度的3000倍。( )
130萬個地球才能抵得上一個太陽。( )
如果沒有太陽,地球上就不會有植物,也不會有動物,自然也不會有人。( )
第三關 迎難而上
面對月亮,你都有過哪些遐想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關 挑戰極限
在電腦上“種”蔬菜
□御 風
從古到今,人類都是“面朝黃土背朝天”,辛辛苦苦地在田間耕作。然而今天,科學家們已能在電腦上“播種”了。你看,隨著科學家的操作,電腦屏幕上出現了一種破土而出的小麥苗,小麥苗漸漸長大,葉子展開、開花、抽穗,然后結出顆粒飽滿的種子。他們在電腦上“種出”了小麥。
這是怎么回事呢?原來,這是科學家在利用高智能的電腦,對農作物的生長過程進行模擬。為什么要這樣做呢?我們知道,農作物的生長周期比較長,影響生長的因素很多:自然環境、氣候、蟲害,甚至農作物自身的因素等,都會影響農作物果實的好壞和產量的多少。目前,人們對農作物的研究都是在田間或實驗室內進行的,方法陳舊,而且它的時間又很長。
在電腦上模擬農作物的生長過程。目前,最主要的目的是更好地“種出”蔬菜。比如,為了在電腦上“種出”優質的番茄,科學家制作了番茄生長的全過程畫面。他們用電腦模擬番茄的分枝模式,研究番茄的枝條長在主干的哪個位置,葉片在哪里長出,番茄的果實才能長得更好。由于葉子是果實中營養成分的主要來源,果實的好壞與它距離葉片的遠近有關。通過電腦模擬,就能知道葉子如何生長,如何展開,才能更好地吸收光照,結出豐碩的番茄果實。
相信不久的將來,我們就可以根據電腦模擬的結果培植出新型的、更理想的蔬菜品種來了。
小編考考你
1.文中畫線句子中的兩個引號的作用是一樣的嗎?如果不一樣,那分別是什么呢?
2.科學家們通過在電腦上“種”番茄,能知道葉子如何生長,如何展開,才能更好地吸收光照,結出豐碩的番茄果實。相信大家都玩過“QQ農場”的游戲吧!那你通過玩游戲,知道需要做哪些工作,才能收獲到豐碩的果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