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非洲的葡萄酒,除了南非,還有兩個值得關注的國家:摩洛哥和阿爾及利亞。
來自AC尼爾森的數據顯示,在過去的一年里,中國市場的南非葡萄酒銷量增長了20%,相反,法國葡萄酒的銷量卻下跌了12%。中國的進口酒市場中,開始出現一個“南非板塊”。
南非酒站穩腳跟
“我認為,南非葡萄酒是新世界葡萄酒中崛起的新星,300年的釀酒歷史、比歐洲早6個月的上架時間,都是其優勢,當然,最大的優勢是其較高的性價比。”葡萄酒經銷商張偉認為。“法國、意大利等歐洲國家是‘舊世界’葡萄酒的代表,歷史長,牌子硬,產量低;‘新世界’的酒以美國、澳大利亞、南非為代表,歷史不長,規模化生產,價格偏低。”張偉表示,前幾年代理法國酒,如今更偏愛南非酒。
據了解,目前中國國內代理南非葡萄酒的公司有20多家,主要以店中店或專柜形式出現。此外,在成都、重慶、蕭山等11個城市的機場門店都有南非葡萄酒的銷售點。從現在的市場數據來看,南非葡萄酒已經在部分城市站穩了腳跟,培養了一批有忠實度的消費群體。
“但是,我們也必須承認,無論是國家品牌還是產品本身,短期內,南非酒同法國酒還是有不少差距的。”張偉覺得南非有望在中國市場打開自己的天地,但要成為法國酒的替代品難度也不小。
實際上,說起非洲的葡萄酒,除了南非,還有兩個值得關注的國家:摩洛哥和阿爾及利亞。
北非酒特點鮮明
位于北非的摩洛哥和阿爾及利亞葡萄酒也有悠久的歷史。
摩洛哥高檔葡萄酒產值每年約為5000萬歐元,其中約20%以上出口到歐美國家。值得一提的是,位于摩洛哥中北部的梅克內斯(Meknes)地區生產的紅葡萄酒也一直被專家評為上品。摩洛哥葡萄酒品質并不比法國葡萄酒差,但價格卻只有法國葡萄酒的三分之一,每瓶的市場零售價在20迪拉姆-40迪拉姆之間,最貴的“金牌”葡萄酒也不過80迪拉姆,深受國際市場的歡迎。
阿爾及利亞是一個具有悠久葡萄酒釀造歷史的國家,有七個葡萄酒產區,傳統栽培的主要釀酒葡萄品種是佳利釀和神索。
殖民時期,釀酒業一度曾是阿爾及利亞大支柱產業,在世界葡萄酒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來,克萊雷特和白玉霓也已成為主要栽培葡萄品種,另外赤霞珠、霞多麗、美樂、穆爾韋德和西拉也有了小面積栽培。阿爾及利亞葡萄酒的特點是果實成熟度高,高酒精和低酸度。葡萄酒大部分是經過發酵后直接裝瓶,只有很少一部分經過橡木桶陳釀。
非洲葡萄酒的旅游牌
南非研究葡萄酒的機構日前發表的報告稱,與葡萄酒相關的旅游為南非經濟帶來了42億蘭特的收入,占全行業出口創匯的25%。南非葡萄酒廠家都設計了葡萄酒旅游線路,接待外國旅游者。
“斯泰倫博斯葡萄酒之路”是南非著名的葡萄酒旅游線路,集中了南非最優秀的葡萄園和大大小小的酒莊。斯泰倫博斯(Stelenbosch)是南非第二古老的城鎮,整座城鎮浪漫溫馨,具有濃重的法國色彩。
在摩洛哥喝著葡萄酒,你會想起北非沙漠邊緣的迷城卡薩布蘭卡,會追憶奇女子三毛在撒哈拉沙漠與大胡子荷西的神秘愛情。摩洛哥雖是穆斯林國家,但葡萄酒產業環境相對寬松,并不禁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