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簡介】
《童年》是高爾基自傳體小說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講述的是高爾基幼年
喪父、母親改嫁,他跟隨脾氣暴躁的、日漸衰敗的小
染坊主外公外婆生活的童年時光。此書通過一個兒童無邪的眼光,向讀者生
動地展示了19世紀中葉
俄國社會底層人物的生活,描繪了許許多多社會
小市民丑陋和愚昧的生活風貌以及當時俄國的宗教、喪葬等民風民俗。高爾基的這些回憶,有助于我們了解沙皇時代的俄國風貌,了解一代文學大師童年時的生活和社會環境。
【閱讀指南】
苦難和奮斗是很多現實主義文學創作的主題。高爾基的作品,無疑是這類文學的典型代表。不同的是,《童年》是一位無產階級文學導師的生活自傳的“童年部分”,它是一個已經成為無產階級斗士的人重新回憶自己的童年生活的“結果”。當然,很多童話乃至少年小說都是成年作家寫的,但《童年》顯然和它們不同,它絕不是一本兒童讀物,“兒童視角”之于《童年》只是一個技術手段問題,它所展現的并不是兒童世界,而是一幅完完全全的小市民生活圖畫。高爾基通過童年阿廖沙告訴我們的是19世紀末俄國底層市民生活及思想的真實情況:庸俗、自私、無聊、無奈、虔誠、懷疑、褻瀆和無盡的苦難,以及這一切灰色當中不曾閃爍著愛的火花。
和現代派小說慣用的“兒童視角”不同,“阿廖沙視角”并沒有統領全書,只是在某些細節中才起作用。通篇來看,“童年阿廖沙”是由成年的“我”來回憶敘述的。因此,《童年》根本上說是一部傳統小說,用的依然是全知全能視角,少有現代派小說的痕跡。
由于作者成功運用了典型概括等藝術手法,以童年之心再現市民市井生活的庸俗、苦難,小說具有異常強烈的感染力,能使任何一個經過苦難的仁慈心靈欷歔不己。不算長的篇幅內,出場人物眾多,并且大都個性鮮明,外祖母的形象、母親的形象,甚至于兇惡、冷酷的外祖父的形象,都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又不失真實和豐滿。在性格的生動性、完整性上,《童年》較后來的一些概念小說要高出千百倍。它能讓人讀后為“好人遭厄運”鳴不平,也會因“惡人”(如外祖父)身上存在的人性的復雜而頓生憐憫。
【名家點評】
1.《童年》不僅是一部藝術珍品,而且是高爾基的傳記,是他全部創作的注解,對于我們來說是極為珍貴的。
——[前蘇聯]丘科夫斯基
2.在俄國文學中,我從來沒有讀過比您的《童年》更美的作品。您還從來沒有如此成功的顯示過您的寫作才能。
——[法國]羅曼·羅蘭
3.只有讀過高爾基的《童年》的人,才能正確地評論高爾基驚人的歷程——他從社會的底層上升到具備當代文化修養、天才的創作藝術和科學的世界觀這樣一個陽光普照的頂峰。在這一方面,高爾基個人的命運,對于俄國無產階級來說,是有象征意義的。
——[德國]盧森堡
【讀后一思】
1.《童年》講述的是_________(作者的乳名)三歲到十歲這一時期的童年生活。生動地再現了19世紀七八十年代_________下層人民的生活狀況。
2.《童年》刻畫了許多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_________比如,勇敢正直的_________,善良樂觀的_________,自私殘暴的_________,貪婪惡毒的_________以及快樂的“小茨岡”和執著的“好事情”。
3.《童年》中的人物阿廖沙是一個什么樣的形象?能給你什么啟發或感染?
4.《童年》最基本的主題之一是阿廖沙的成長,作者創作這部作品的第一主題是什么?
5.簡要地寫出《童年》中你熟悉的一個情節,并說說對這一情節的體驗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