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我們的青春歲月,攜著清純、載著執著,拂落日月的封塵,在心版上時時鮮活。
鮮活在偶爾夢醒時的寂寞,鮮活在記憶之閘洶涌時的追索。
或是昨歲的一本日記,或是一個不經意的細節,或是一個相似的名字,都會讓光陰的故事沸騰活躍,讓每張年少的容顏如霞光、如彩虹云影般飛掠,撞擊心靈深處那最美麗最真摯的柔軟,總有暖暖的感動點點滴滴地滑落……
——題記
這是一個放月假的周末。
人約黃昏后,我們著急地趕往“幽篁園”。
幾天前,當年在東辰國際學校“汀瑯文學社”的一幫同窗好友們,不知從哪里聞知我獲得幾筆微薄稿酬,約我組織一次小小的聚會。
夢君還在短信里留下我寫過的一句話:“說梅花,講‘汀瑯’,我們關注的是梅花帶來的感動與欣喜,我們探尋的是梅花不絕的傳說佳話,我們區分的是梅花開謝引發的低沉與開朗,我們注重的是梅花熏陶的英雄人物風度的偉岸與不凡!”
作為過去的班長、社長,我一口應諾。
……
我們剛到“幽篁園”的時候,還不是夜晚。
那時,斜陽西沉,余暉淺淡。
這樣的一個黃昏,必將醞釀出一個幽靜而恬適的夜。
我如此想著。
其實,根本無須擔心,夏天的夜多是暗藍的寶石,且又是明月高懸的。
想來,那白日浮躁的心境和瑣碎的煩惱,都須在這樣的環境中待以沉淀和超釋。
更何況,相伴的還有情趣相投的同窗好友呢?!
我們幾個昔日的同窗,已經好久不曾碰面了。
席慕容女士說得好:友誼如夜香,越淡的越能持久。
我們這種淡淡的情誼,在你東我西的校園距離中,更能常葆芳華。
而這樣的久不久地小聚一次,便會使心靈得到慰藉,情感得到交融。
于是,我很喜歡這樣的聚合的!
而之所以選擇綿州“幽篁園”,是因為它獨辟蹊徑,臨水而居,倒還有些古樸典雅。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描繪的就是“幽篁園”這樣的好地方。
我們選擇了一個靠近池水的圓桌坐下來,每個人看上去都感到非常適意。
而我們察覺“幽篁園”的店主氣度一點不凡。
園內,處處皆有幾分雅致的韻味,回旋著高山流水般的古箏曲。
那清涼而空靈的絲弦,仿若從空中款款飄出,聲聲入耳,縈繞不絕,真可謂是“無噪聲之亂耳,唯清音以養行”。
夢君靠著藤椅輕柔地說:“已經有好久沒有這樣的心境了,真的!”
我望著才貌出眾的她,一張自在而頗露陶醉之意的臉龐,寫滿了充實與滿足。
我可以清清楚楚地想象到,每日里她教室內苦讀的另一副面貌。
其實啊,豈止是夢君,我、約翰、小珂、芋頭等等,我們每一個高中生,又何嘗不是如此這般呢?
平日里,我們一個個如上緊發條的、開足馬力的機器,須以全副精力對待文海題山,對待周遭的人際關系。
一個字可以歸納,就是“累”!
比如成天在繁忙的學業之中,中國著名教育專家、中國大教育文學第一人、被譽為中國的“泰戈爾”的傅東纓教授來學校對我當面指教,中少出版總社的葉剛編輯到我們南山中學對我的看望,還有全國各地報刊的眾多約稿、全國各地文朋好友的交流信件,還有學校文學社的各種寫作、培訓活動,學校電視臺專題節目的采訪等等。
這些,都要抽時間去認真對付,故而身心皆疲憊。
唯有這樣的時刻,我能夠徹徹底底地拋棄那一切讓人煩擾的事務,只是與“死黨”一道品茗聊天,完完全全地放松自我,靜靜地享受真正的光陰,這是多么的難得與愜意哦!
天空漸漸地暗淡下來,發著深藍色的微光。
夜,終于降臨了。
一彎月牙兒從云靄中飄移出來,朦朦朧朧,似隱似現,細弱得無比詩意。
我耳畔又是夢君發出的一聲呼聲:“看啊,月亮出來了!”
我們笑著她的天真,順著她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見月色如醉,月影綽約,不由生發出我見猶憐之感慨來。
這可真是個美麗而清新的幽幽之夜哦。
這時,芋頭從書包中拿出一份期刊——《讀與寫》雜志,未等約翰接過手去,小珂叫嚷著一把搶了過去,我也趕緊側過頭去端詳。
原來,《讀與寫》雜志上有雨詩的一篇文章《水流花謝兩無情》。
我細細讀來,覺得這篇美文與雨詩從前的文章一樣娟秀,行文布局很美,內容也很詩化。
芋頭不由自主地夸道,這是我迄今看到的雨詩寫過的散文中,最美最佳的一篇。
“好啊,又發了一篇特立獨行的大作,恭喜!”我祝賀道。
雨詩謙虛地搖了搖頭,抿嘴笑了。
在這平常而又繁瑣的校園生活中,盡管我們大多選擇了理科,可文學依然還是我們這群“精神貴族”的共同癡愛。
依柔動情地說道,不論周遭世事如何,我們“汀瑯”文學愛好者的內心,總是會執著地為我們的夢想,永恒地保留一片晴空。
我也做了一點歸納:“我們需要這樣的晴空,也只有在這片遼遠的天空翱翔,才能讓我們永遠感到愛文學的充實與慰藉,或許在多年以后,我們同樣會無悔走上了這條清貧、落寞、孤寂的道路!”
話音未落,身邊全是喝彩與掌聲。
晚風帶著夏夜獨有的清甜味,悄悄襲來,靜夜怡人!
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清爽的空氣,感到生命中有些光陰可以如此怡然度過,這難道不是一種享受嗎?
望望幽藍的天空,看看搖曳的翠竹,再瞅瞅同學們那幾張正興致勃勃仰望星空的面孔,我一下想到自己曾經寫下的幾句話:“汀瑯”,讓我們從此不敢遺忘 /“汀瑯”,我們不敢遺忘是誰教會了我們思想 /“汀瑯”,我們不敢遺忘是誰讓世界有愛和書聲瑯瑯/ “汀瑯”,我們不敢遺忘是誰用辛勤構建知識的殿堂 /“汀瑯”,我們不敢遺忘是誰在迷茫里指引方向……
我輕啜了一口香茶,微微地笑了。
(指導老師:月夜斬 吳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