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面預算管理的內涵和特征
全面預算管理是企業對未來內部生產經營的計劃、控制及協調。具體地講,全面預算管理是企業按照制定的發展戰略目標,層層分解,下達于企業內部各個經濟單位,以一系列的預算、控制、協調、考核為內容,并建立一套完整的、科學的數據處理系統的內部控制會計管理系統。全面預算管理具有以下特征:(1)全面性。“全面預算管理”本身就帶有“全面”的含義,它將企業中所有影響預算目標實現的因素都納入到了體系之中,使得企業中的每一個部門和個人都能充分認識到自身在整個體系中的地位和責任,能夠意識到自身的重要性。(2)戰略性。全面預算管理是面向未來的,它的目標不僅僅是該預算期結束時所要達到的目標,更重要的是進行全面預算管理是為了最終實現企業的戰略目標。(3)整體性。全面預算管理涉及到企業內部各個部門,甚至每一個員工,但卻是把他們作為一個統一的整體進行規劃和編制預算,以最終實現企業整體的預算目標。由此我們可以看出:預算不等于預測。預測是一種事先的估計,它可以是口頭形式,也可以是書面形式,程序化不明顯。而預算進行最優方案的選擇,而且必須是程序化的和書面形式的。預算也不等于日常的財務計劃,它已遠遠超出了財務計劃的范疇,它對企業的運行有指導作用,預算一旦確定,管理過程也就是預算控制的過程。
二、實施全面預算管理的必要性
1.科學有效管理的需要。市場經濟是信息經濟,能否把握信息、抓住機遇是企業能否駕馭市場的關鍵。全面預算在預算和控制方面具有較強的靈敏度,它對市場進行預測,并可以隨著市場變化不斷進行反饋、適應和調整,根據企業特點和市場信息,有計劃、有步驟地實施財務對策。同時,全面預算需要整個企業的協調配合,它考慮了多方面的動態因素,具有高度的概括能力,涵蓋了企業經濟活動的各個環節,并緊緊圍繞財務目標的實現而開展。
2.各部門經濟活動協調一致的需要。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企業的組織機構也會變得龐大復雜,而企業內部各個職能部門都有自己的經濟活動目標,有的可能與企業的長遠戰略目標相矛盾,這需要企業進行規劃協調。全面預算管理把實現目標利潤所涉及的各種資源的取得與運用都編制出詳細的預算,并把預算作為控制各項業務和考核績效的依據,以此協調各部門、各單位和各環節的業務活動,可以減少彼此之間可能出現的各種矛盾和沖突,保持經濟活動目標的一致性,取得盡可能大的經濟效益。
三、企業預算管理目標的作用
1.樹立全員參與全面預算管理的意識。企業應該在進行全面預算管理之前,強化全體職工的全面預算管理觀念,要讓每一位職工認識到全面預算管理的目的和意義,全體員工都要直接或者間接地參與預算管理過程。企業預算涉及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方方面面、各個環節,而這些方方面面、各個環節的工作都是由企業不同部門和個人分擔的,所以應調動各級員工的主觀能動性,認識到只有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才能夠實現全面預算的目標。
2.完善全面預算管理體系。首先,在預算的編制過程中,預算管理目標的制定過程中就是一個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企業應堅持以員工為主體的指導思想,實行人本管理,改變單純由企業高層制定預算并下發的方式,應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結合的方式,充分調動員工在編制預算中的主動性。其次,建立戰略研究機制設置預算委員會,組織和協調預算的編制、審查、匯總、報告等預算事宜,并對董事會負責。企業內部各職能部門具體負責本部門業務預算的編制、執行、分析及控制工作。
3.選擇合適的預算編制方法?,F在企業面臨的是一個多變的社會經濟環境,企業預算時所預計編制的工作量會因為經濟環境的變化而與實際達到的工作量存在差異,因此企業有必要采用彈性預算,編制多目標預算,企業根據實際的環境和市場狀況確定采用何種預算。編制彈性預算,既能夠適應不同市場環境的變化,以免在市場發生較大波動時使編制的預算失效,而且還能夠使預算對業績的評價與考核更客觀合理。
4.建立合理的預算考評體系。要有效地確保預算管理落實到位,必須將全面預算管理與經濟責任制有機結合。在期末,要對預算執行和完成情況通過合理的程序進行考評,獎優罰劣,體現客觀公正,發揮預算的激勵和約束作用。為此,建立合理的預算考評體系是十分必要的。預算考評體系應包括預算考評指標的設立、預算考評的組織領導機構以及預算考評的結果和用途等。應明確的是,考核不僅是為了將預算與實際執行結果進行比較,找出問題,便于改進工作,也是為了調動職工的積極性,激勵員工共同努力,確保企業戰略目標的最終實現。合理的考評制度對企業的預算推行和預算管理非常重要,必須體現客觀性、嚴肅性和權威性。
全面預算管理是企業內部管理控制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通過實施全面預算管理可實現企業資源優化配置,提高企業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