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我國大部分企業已實施了企業內部審計制度,對企業內部控制監督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我國企業內部審計仍存在著許多問題與不足,需要采取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內部審計;審計隊伍;審計方法;審計質量
一、合理設置內部審計機構
企業應合理設置內部審計機構,以便保持內部審計機構的獨立性。設置內部審計機構首先應確立內部審計模式,目前較為理想的內部審計模式主要有以下幾種:一是董事會和監事會領導下的審計委員會模式。這種模式適合于大型但經營模式較單一,且專業化經營程度較高的企業,因其一般具有內部管理層次較少、管理結構集中、管理幅度較小等特點,也即高層管理部門與下屬各職能部門之間的經濟責任關系較為簡單。在這種情況下,由董事會下設審計委員會,選派管理及專業精英并有威望的董事數人組成,審計委員會直接隸屬于董事會,對董事會負責并報告工作,它既可以受所有者委托,對所有者與經營者之間的經濟責任的履行情況進行監督。同時亦可對高層管理者與其下屬之間的經濟責任履行情況進行監督。二是經理領導下的審計部模式。適合一般的中小型企業,由于其業務范圍較窄,經營規模較小,無論是從管理層次,還是管理內容上都相對較少,因而可直接在總經理(或廠長)下設審計部門來行使審計職能,對總經理以下管理層次的經濟責任履行情況進行監督。三是董事會和總經理領導下的審計委員會+審計部模式。對于實行多元化經營的大型公司而言,因其一般規模大,內部組織結構較為細化和復雜化,管理層次較多,管理的幅度和難度也在加大。因而,為了更好地監控所有者與經營者,高層管理者與其下層的各經理層之間經濟責任的履行情況,除了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建立股東會、監事會、董事會等組織結構,由監事會對董事會和總經理層進行監督,而且除了對董事會的監控和宏觀方面的監控外,為進一步保證總經理與下屬各管理層對經濟責任的如期履行,需要在董事會下面設審計委員會,主要對總經理的責任履行情況進行監控。同時在總經理下面設審計部直接對總經理負責并報告工作,由總經理授權,主要對總經理以下各管理層次的責任履行情況進行監控。
二、建立一支高素質的審計隊伍
(1)內部審計人員必須具有專業勝任能力和職業道德水
準。企業應將專業勝任能力和職業道德標準作為任用內部審計人員的重要標準。一般來說,內部審計人員應具有中級會計師或審計師以上,并且具有會計、審計、稅務、統計、法律等專業知識和技能。內部審計人員應具備職業道德標準為依法審計、忠于職守、堅持原則、客觀公正、廉潔奉公、保守秘密;不得濫用職權、徇私舞弊,泄露秘密、玩忽職守。(2)搞好內部審計人員的職業培訓工作。定期、不定期地對內部審計人員進行會計、審計、稅務、經濟等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培訓,以及職業道德教育,是提高內部審計人員專業勝任能力和職業道德水準的重要途徑。(3)推行切實可行的激勵制度。將內部審計人員的工資與他們在內審工作中所發現的問題,為公司所創造的價值掛鉤;或者對工作表現突出的內部審計人員實行獎勵的制度,可以激勵內部審計人員大膽、積極地開展工作。(4)建立內部審計人員的保護制度。許多內部審計人員不敢大膽地開展工作,是擔心因自己大膽開展工作得罪他人而遭打擊報復。公司應制定切實可行的針對內部審計人員開展工作的保護制度,使他們放下顧慮,大膽、積極地開展工作。
三、完善審計方法,提高審計質量
(1)更多地開展事前和事中審計。隨著企業經營活動的多元化和企業管理的現代化,單純的事后審計方法已不能對企業的經營活動作出全面、科學、準確的評估,這就要求企業內部審計做到事前、事中、事后相結合。(2)改變傳統的以賬項基礎審計為主的審計方法,以風險導向審計為主要審計方法。在審計過程中,以風險的識別、評估、應對作為審計工作的主線,使用分析性審計程序確定審計工作的重點,有計劃、有針對性、有目的地實施審計程序。分析性審計程序主要研究并比較財務和非財務信息之間的關系。分析性審計程序在確認以下內容時非常有用:意外差異;期望的差異;潛在的錯誤等等。(3)利用計算機和網絡技術,建立計算機審計的有效平臺。在企業內部網嵌入審計程序,使計算機能對一些敏感和重要環節實施監控的情況自動記入審計文件。一是審計人員可以對所有收支項目進行跟蹤審計,防患于未然,不斷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和使用的合法性。二是構建審計信息交流的網絡界面。充分利用網絡具有的“快捷、交互”的特征,通過網頁的形式實現審計信息的動態管理,擴大審計的影響力。通過網絡通報審計報告和專項審計結果,使廣大職工能上網查詢審計情況。還可以設立電子信箱,受理群眾舉報。
參 考 文 獻
[1]中國內部審計協會.《中國內部審計規范》(續).中國經濟出版社,2011,5(30)
[2]陳耘.管理審計.內部審計發展的必然趨勢[J].審計理論與實踐.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