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采用投入產出分析法分析了貴州生產性服務業與制造業的互動發展狀況。研究顯示:貴州生產性服務業與制造業互動發展不足,部分原因在于貴州省制造業發展不足,生產性服務業特別是知識技術密集型服務業發展滯后。
【關鍵詞】生產性服務業制造業互動;發展分析
一、研究方法與數據選取
一般采用兩種方法考察生產性服務業與制造業的互動發展,一是運用產業關聯指標如直接消耗系數、影響力系數和感應度系數等來考察。二是采用協整分析技術考察研究生產性服務業發展與制造業互動關系,本文采用第一種方法。分析所用數據來自貴州省2007年投入產出表,本文中所分析的制造業按照《國民經濟三次產業劃分標準》進行分類。
二、實證分析
1.制造業對生產性服務業的直接消耗情況。根據分析的需要,把第二產業可分成采礦業、制造業、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及建筑業四個行業,第三產業可分成生產型服務業和其他服務業兩個部門,計算它們對生產性服務業和制造業的直接消耗系數得到表1和表2,從表1中數據可以看出貴州省制造業對生產性服務業直接消耗系數僅為0.008867,在六個行業對生產性服務業的消耗系數中數值是最小的,說明制造業對生產性服務業依賴很弱或者說生產性服務業對制造業發展支撐作用很弱。而生產性服務業對自身的直接消耗為0.019799,僅次于采礦業對生產性服務業的直接消耗,說明生產性服務業存在的很強的內部關聯。
表1 8個行業對生產性服務業的直接消耗系數
數據來源:根據《貴州省2007年投入產出表》計算而得。
2.生產性服務業對制造業的直接消耗情況。從表2中的生產性服務業對制造業的直接消耗為0.008275,稍高于采礦業和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表明生產性服務業對制造業依賴較弱。制造業對行業本身的直接消耗系數達到0.024720,表明制造業部門內部的關聯依賴性較強有利于內部集聚經濟的形成。
表2 8個行業對制造業的直接消耗系數
數據來源:根據《貴州省2007年投入產出表》計算而得。
3.生產性服務業的影響力系數和感應度系數。通過計算得出貴州省生產性服務業平均影響力系數和感應度系數分別為0.833747和1.02001,制造業平均影響力系數和感應度系數為1.164902和1.024994。說明生產性服務業對國民經濟發展推動作用較弱,而受到的拉動作用較強,制造業對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和受到的拉動作用都較為明顯。計算的貴州省生產性服務業各部門的感應度系數和影響力系數見表3,可見只有郵政業的影響力系數大于1,說明它對其他經濟部門的輻射作用較強;交通運輸和倉儲業、金融業的感應度系數較大,說明這兩個部門受到其他經濟部門的引力帶動作用非常顯著。
表3 生產性服務業各部門的影響力系數和感應度系數
數據來源:根據《貴州省2007年投入產出表》計算而得。
三、結語
通過分析可得出結論:貴州省生產性服務業和制造業間的相互依賴和發展支撐作用較弱,說明生產性服務業與制造業互動程度低,還沒有建立起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良性互動關系。在貴州大力發展產業園區,不失為一條提升制造業和生產性服務業互動關系的有效途徑。通過產業園區制造業的集聚吸引生產性服務業的集聚,而生產性服務業的集聚和快速發展也將給制造業的擴張提供更強的支撐。
參 考 文 獻
[1]顧乃華,畢斗斗,任旺兵.生產性服務業與制造業互動發展:文獻綜述[J].經濟學家.2006,(6):3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