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無庸諱言,當前煤礦企業機關工作存在著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的普遍現象,機關工作辦事效率低下,工作主動性差,推諉扯皮現象不斷,尤其是對待基層職工的正常要求只受理,不辦理,缺乏積極性與主動性。因此,結合機關科室目前的現狀,轉型服務迫在眉睫。
【關鍵詞】創建;煤礦企業;服務型機關
一、轉變思想觀念,增強服務意識
(1)加強機關干部馬列主義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黨風廉政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使機關干部牢固樹立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責任感、使命感,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牢固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牢固樹立執政為民意識、發展是第一要務意識、服務也是生產力意識、廉潔從政意識。(2)準確地把握機關工作定位,在服務中心、服務大局、服務基層、服務群眾上創造性的履行好職責,把“機關工作就是服務”、“一切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真正落實和體現到各項工作中,自覺地把服務作為自己的天職,自覺地把權力的運用當作服務的過程,真正實現機關由單純領導管理型向綜合服務型轉變。(3)尊重和理解基層單位的意見和要求。想問題,辦事情,作決策,始終要圍繞中心、顧全大局,處理好對上負責和對基層群眾負責的關系。
二、強化學習意識,提高服務水平
(1)積極倡導“終身學習”和“工作學習化,學習工作化”等理念。要把學習融入工作運行的各個階段,研究部署工作、檢查講評工作、總結考核工作都要把學習作為重要內容。(2)通過反復抓,抓反復,經常抓,抓經常,做到學習工作化,工作學習化,對機關干部職工定期考察所學內容,并形成考核計分機制,納入月度考核內容。開展現場說學教育,為職工提供理論聯系實際的平臺,把知識轉化為智慧和能力,促進企業科學發展。
三、提高服務效率促進服務質量提升
企業的發展離不開核心競爭力,機關工作的核心是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創建服務型機關必須以機關工作全面提速為主線,轉變職能,改進作風,提高效率。(1)按照“政企分開、政事分開”和“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調整職能,規范機構,理順關系,解決好“越位”、“缺位”、“錯位”和機關內部職能交叉、權責脫節等問題。(2)按照“八個堅持、八個反對”的要求,下大力氣進一步解決好機關作風方面存在的問題,提高辦事效率,做到“一快四通”。(3)利用先進的服務手段,改進管理方式。逐步推行電子政務,實行無紙化辦公,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四、落實制度建設,夯實基礎工作
(1)把《煤礦機關工作人員行為規范》作為機關干部在履行職責、執行公務和社會生活中所必須遵循的行為準則,使機關干部明確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提倡什么,禁止什么,自覺的從政治要求、思想品德、廉政勤政、秉公執法、文明服務、保密紀律、外事活動、行為舉止等方面規范自己的行為,自覺地接受群眾監督。(2)以“雙目標”考核為抓手,形成一套符合機關特點、行之有效的考核激勵約束制度,把黨員干部的工作、學習、作風等情況盡可能細化、量化,納入考核范疇。要通過健全完善考核評估制度,科學合理地制定考核目標、評價標準、考核程序和辦法,增強考核評估的科學性、權威性。(3)大力推行黨務政務公開兩公開,廣泛采取聽證、論證和研討等多種形式征求意見,保證群眾的參與權、知情權、選擇權,保證決策的客觀性、準確性、實效性。(4)推行“馬上辦”,提高執行力。符合政策的堅決辦,手續齊全的立即辦,有困難的幫助辦,業務緊急的特別辦,一個部門解決不了的協調辦,所有服務部門必須做到準時服務、隨時服務、延時服務、延伸服務。保證機關部門落實政策的客觀性、準確性、實效性。
五、改進服務方式,提高服務質量
(1)通過加強機關文化建設,把弘揚創新精神、提高干部素質和服務能力、營造“團結進取勤政務實”的人文環境作為機關文化建設的著力點和落腳點,理清機關存在的非激勵因素,用新的管理思維去建立科學的管理制度和高效的運行機制,增強機關的凝聚力和向心力。(2)通過爭創“機關服務品牌”活動,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機關作風,增強政策的統一性和透明度,提高按國際通行規則辦事的能力,提升本單位本部門本行業的整體服務水平,樹立黨政機關“第一窗口”的良好形象。(3)通過深入開展爭創“優秀工作成果”活動,樹立創新意識,完善創新目標、創新記錄、創新考核等制度,帶動機關各項工作不斷開拓創新,實現機關工作思路、工作體制機制、工作方式方法的創新,不斷創造出在全國、全省處于領先水平的業績。(4)通過深入開展爭創“文明處室”活動,使機關工作重心下移,延伸到每個處室、每個崗位、每個黨員干部,規范處室建設,發揮處室作用,夯實機關建設的基礎。(5)通過深入開展以“愛民、為民、富民、安民”為重點的“送黨情、辦實事、解民憂”活動,建立和完善機關干部調查研究、基層聯系點、信訪接待日、與群眾對話等制度,拓寬和暢通聯系群眾的渠道,傾聽民聲,體察民情,了解民意,密切黨群干群關系。堅持“定目標、定標準、定時限、定承辦部門、定責任人”的“五定責任制”,緊緊圍繞基層和群眾普遍關心和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認真梳理,抓好落實,為民排憂解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