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生對物流上機實訓課的高期望與物流上機實訓課的低體驗形成了巨大反差,為了提高物流上機實訓課的教學效果,探討了物流上機實訓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的對策。
【關鍵詞】物流;上機實訓;教學
物流上機實訓是物流專業實踐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學生對物流上機實訓課的高期望與物流上機實訓課的低體驗形成巨大反差,探索物流上機實訓課在實際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對于進一步提高物流上機實訓課的教學效果十分必要。
一、物流上機實訓課存在的問題
(一)實踐教學條件有限
目前,很多開設物流管理專業的院校都為物流實踐教學提供了硬件支持,建設了規模不一的物流實訓室,但這些物流實訓室基本都是定位于教學演示或情境模擬,能與行業企業對接,真實體現物流企業操作環境的實訓室寥寥無幾。當然,這是受傳統教學模式影響的結果,很多院校在建設實訓室的時候更多考慮的是滿足教學要求,體現教學特點或展示作用,很少考慮真實的物流企業是怎樣的環境或工作場景,這就使學生在經過實踐教學的學習后,仍然與物流企業有一定的差距。比如在物流上機實訓課上,學生就常常抱怨操作過程太過繁雜,與物流企業實際情況差距太大,脫離實際等等。
(二)物流上機實訓教學設計有缺陷
物流上機實訓課一般依托于某一軟件,學生通過軟件的學習來了解信息系統在企業中的應用。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上機實訓課容易淪為單純的操作演練課。上機實訓課的教學模式一般是教師在教師機上演示操作內容,實際應用的關鍵細節,或軟件操作上無法精確考核的內容,學生根本沒有興趣。然而不同企業的管理軟件千差萬別,通過這樣的教學教給學生的知識,很難在學生未來的工作中進行遷移。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要達到物流上機實訓課的教學目的,單純通過這種簡單演示是很難達到預期教學效果的。另外,在物流實訓中大多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練習,這樣容易造成部分學生濫竽充數,沒有真正學到實訓要求的教學內容。此外在教學過程中,學生也只是針對某項技能進行強化訓練,指導老師對于物流流程的系統控制以及物流專業技能的拓展往往難以掌控,學生也只能了解某項單一的專業技能,而對行業企業對物流流程的規劃以及物流資源之間的相互銜接與整合利用往往難以全面掌握。
(三)學生對物流上機實訓課的高期望與物流上機實訓課
的低體驗的反差
上機實訓是物流實踐教學的重要手段之一,通過上機實訓學生可以掌握物流軟件的一般結構與常規操作方式,還能加深學生對相應的理論課程的理解。學生普遍對上機實訓課抱有很大興趣和較高期望,而實際情況往往造成學生高漲的熱情與上機實訓課帶給學生的體驗形成巨大反差,學生的學習熱情很快消失殆盡,轉而變成抱怨與實訓課上的不合作。這就需要教師對學生期望進行管理,把學生的期望值調整到適度的水平,避免由于過高的期望值造成對學生后續學習積極性的挫傷。在實訓課開始之初就對學生進行預告,上機實訓的教學目的和教學方式,告訴學生通過信息系統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等。
二、物流上機實訓課應對策略
(一)原理與操作并重
單講操作,對教師要求低,學生也易于控制。然而軟件的核心在于其蘊含的流程與內在的管理思想,如果擯棄精華,而只注重表層可見的操作,無異于買櫝還珠。原理的講解并不容易,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生對于原理的講解往往也與理論課接受度不同,所以在上機課講理論需要技巧和更好的呈現方式。比如,當操作進行到一定程度,要求學生按照實訓內容,畫出流程圖,這是學生需要根據自己在實訓中的角色去分析理解,這時把軟件的總流程圖展現給學生,然后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角色完善流程圖。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對于原理的接受程度更高。
(二)明確上機目的,合理設置任務
相對于理論課來說,學生對上機實訓課普遍感興趣,但是如果老師不設定任務,單純讓學生自由地操作,學生很容易各自為陣,不按指定的內容操作,而是憑著自己的興趣、愛好操作,久而久之他們會覺得無事可干,從而失去對上機實訓課的興趣,也有部分學生把心思花在上網與玩游戲上,浪費了課堂時間。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往往沒有學會應掌握的技能,教師也完不成教學任務。因此,教師課前應根據教學大綱和學生對知識、技能的掌握情況,循序漸進地設計好每次上機操作教學的課時,并且編制出每節課的上機指導。上機指導主要包括上機目的、上機準備、上機內容、上機步驟。其中上機準備可依據上機內容而定;上機步驟中應有明確清晰,使學生有所依據地進行操作。
為了讓學生明確上機目的,可采用任務驅動法。即在每節課開始時布置任務,向學生介紹整個實訓課的安排和考核方法,將操作要達成的目標,要考核的內容明確告知學生,讓學生明確每節課的教學目標,要完成什么任務,怎樣去完成,這樣學生有目的性的上課,更有利于調動學生積極性,學生積極參與到實訓軟件的操作當中。指導教師可以設置探討性的問題提出任務,比如實訓目的是什么、實訓有什么要求、我們需要做哪些準備等問題,適時設置問題,讓學生自己去思考。教師要進行任務的基本過程演示,演示主要操作步驟和要領。
(三)階段考核和過程考核評估相結合,促進學生主動學習
教學的過程是一種系統運作過程,而上機實訓課的教學效果尤其需要靠不斷信息反饋來相互促進。教師應設法從各方面獲得信息反饋,通過階段考核和過程考核評估學生綜合成績。
(四)合理使用軟件操作手冊,控制實訓進度
物流上機實訓一般分流程操作,逐步進行的,從最初比較枯燥的基礎設置到后期的訂單管理、合同管理等實質性交易過程,中間包含的操作內容較為繁瑣。操作過程一般比較容易,按照操作手冊的說明,學生自行閱讀也可獨立完成具體的操作部分。由于物流上機實訓具有較強的連續性,由于一節課的內容沒跟上后面的操作也沒法正常運行,這樣容易造成落后于進度的學生可能會自暴自棄。為了給這部分學生提供機會趕上進度,這時可將軟件配備的操作手冊與學生共享,讓學生參照操作手冊,這樣一方面有助于訓練學生學會使用操作手冊,幫助學習軟件;另一方面有助于培養學生自學能力,促進學生主動學習。
參 考 文 獻
[1]肖懷云,李正鋒,呂玉蘭.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環節設計[J].物流科技.2008(7):81~82
[2]徐照.物流教學中實訓活動的開展與組織[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09(34):244
[3]張玲雅.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分析及啟示[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2(2):12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