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論述了溝水坡灌區的骨干水利設施現狀,總結了近兩年灌區農田灌溉水利用率測算分析成果,提出了今后鞏固、提高灌區灌溉水利用率應重點關注的研究方向。
【關鍵詞】灌區;灌溉水;利用率
一、概述
溝水坡灌區位于河南省靈寶市大王鎮,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多風干旱。灌區位于東徑110°55′~111°02′,北緯34°37′~34°43′,年平均氣溫13.8℃,絕對最高溫度42.7℃(1966年),最低溫度-17℃(1958年),全年無霜期182~210天。多年平均降雨量605mm,年際變幅大,因受東南季風影響,年際間分配不均,最大降雨量為988.2mm,最小降雨量為318.7mm;年內分配不均,6~9月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60%以上。該地區“十年九旱”,旱災嚴重制約著農業經濟的發展。灌區內沒有工礦企業,農民經濟收入主要依靠農產品,灌區內種植糧食、蘋果、蔬菜,農民人均收入4784元。
二、灌區骨干水利工程狀況
灌區水源及骨干水利工程多建于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建設時間早,工程簡陋,建設標準低,干渠防滲率低,且大部分已老化漏水。溝水坡灌區灌區水源為溝水坡水庫,溝水坡水庫處在黃河一級支流好陽河上游,控制流域面積129km2,總庫容1328萬m3,興利庫容487萬m3,死庫容237萬m3,水庫始建于1959年11月,大壩為均質土壩,壩頂高程436.82m,壩高33.32m,壩頂長621m。溝水坡灌區始建于1964年,設計灌溉面積5.6萬畝,由總干渠、東干渠、西干渠及其支渠組成??偢汕髁?.22m3/s,長度80m;東干渠引水流量2.14m3/s,長度10.28km,灌溉面積3.738萬畝;西干渠引水流量1.08m3/s,長度10.08km,灌溉面積1.887萬畝。由于灌區配套不完善,且已運行40余年,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渠道及建筑物年久老化失修嚴重,漏水損失嚴重,過水能力銳減。灌區中下游因渠道塌方斷裂,損壞堵塞已多年不能通水,現實際有效灌溉面積僅0.6萬畝,占原有效灌溉面積4萬畝的15%。
三、灌區農田灌溉水利用率測算分析成果總結
為進一步摸清溝水坡灌區灌區農業灌溉水利用情況,衡量灌區改造工程效益,適應“十二五”期間乃至今后溝水坡灌區灌區節水灌溉發展新形勢的需要,灌區管理單位組織開展了灌區灌溉水利用率測算工作,通過應用《省級灌溉水利用系數測算軟件》按首尾測算法推算出典型樣點灌片及全灌區2011~2011年農業灌溉水利用率。(1)技術路線。根據《全國現狀灌溉水利用率測算技術方案》要求,主要是通過選擇不同規模、不同類型、不同工程狀況和管理水平的典型代表灌片作為樣區,并依據樣區已有的灌溉用水管理資料、灌溉試驗與觀測資料等,通過調查觀測、計算分析,得出樣區灌溉水利用率。(2)基本情況。一是作物凈灌水定額、凈灌溉定額測量情況。2007年,該灌區末級渠道(斗口)未設量水設施,無法正確測量作物凈灌水、灌溉定額。二是土壤含水量測量。土壤含水量測量工作2007年也未實施。從2008年開始也要作好該項工作。三是氣象資料。該灌區僅有日降雨量資料,其他資料是借用靈寶市氣象站(距該灌區20公里)資料。(3)灌區灌溉水利用系數測算結果。至2011年,溝水坡灌區灌區灌溉水利用系數達0.53,比2010年的0.45提高了0.8,總體上實現了溝水坡灌區灌區提出的灌溉水利用系數提高到0.53以上的建設目標。其中:閆家坪的灌溉水利用系數為0.53,提高了0.08;吉家灣的灌溉水利用系數為0.52,提高了0.07;達埔鎮的灌溉水利用系數為0.51,提高了0.06;西路井、馮佐的灌溉水利用系數為0.5,提高了0.05。
經分析,溝水坡灌區灌區中灌溉水利用系數提高幅度較大的是閆家坪、神窩、吉家灣,平均可提高0.07以上,主要原因是除本次開展抗旱應急工程建設外,在近幾年中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的灌溉骨干工程、田間工程多數是分布在閆家坪、神窩、吉家灣灌片內,使得總體灌溉用水條件得到改善。西路井、馮佐灌溉水利用系數提高幅度相對小,主要原因是近幾年沒有開展開展的農田水利建設。
隨著灌區農田基本建設的深入,農田水利工程面臨的建設條件和使用要求復雜多樣,農田灌溉技術的綜合性要求更高,不同學科之間的交叉與涉及面更廣。因此,需要我們在水資源優化配置技術、節水灌溉技術、排水技術等領域深入地研究節水、節能、投資效益等技術指標,擴大技術研究覆蓋面,不斷發展和完善工程技術、綜合技術、評價技術、決策技術等技術體系,才能適應新的形勢和新的需求,建立完善科學的灌區灌溉水利用率評價體系。
參 考 文 獻
[1]趙紅.古城灌區配套改造節水分析[J].安徽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1):26~27
[2]郭振升,刁少華.豫東平原水資源現狀及農業用水對策[J].商丘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2):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