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企業在生產經營中要實現價值最大化,企業財務管理稅收規劃就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在對財務管理中的稅收特點、管理規劃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意義以及我國稅收在企業財務管理中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和新的突破點來分析,旨為企業財務管理中稅收規劃的運用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企業;財務管理;稅收
一、企業財務管理中稅收規劃出現的常見問題
(1)從宏觀的角度看,與稅收相關的法律法規不健全、稅收環境不穩定。我國正處于經濟轉型期,一些法律法規有時可能顧及不到一些方面,從而造成相關法律條文的不確定性。納稅人根據現行的法律法規對自己的財務進行了有利于自己的稅收規劃,但是由于我國正處于這特殊時期,而后出臺的政策往往具有溯及力,現在的經營行為可能會由以后出臺的法規來調整,增加了納稅人經營結果的不確定性。由此可見,稅收規劃是一系統性的工程,需要具有長遠的眼光,但是,我國的稅收法律法規還不夠健全、穩定。(2)從微觀角度來看,納稅人稅收規劃的意識不強。由于我國在稅收規劃方面的起步較晚,對于多數納稅人而言,何為“納稅規劃”是一個極為陌生的名詞,不僅如此,對于征稅人而言,如何開展稅收規劃也是一籌莫展,原因在于其對于征納雙方的權利義務關系所知甚少,稅收規劃往往與偷稅、漏稅等行為等同起來。以我國目前的稅收環境來看,即便在理論層面上論證了稅收規劃的可行性,但是從稅收成本以及風險的層面來看仍舊不具有可操作性。因此,要想徹底改變稅收管理層的觀念,必須從稅收制度入手,改變當前的稅收指導思想,改變稅務機關的稅務能力,完善稅收相關法律法規,實現依法收稅,從而實現有理性的稅收規劃工作。除此之外,相關的一些稅務部門執法不嚴。我國的稅收法律存有一些漏洞,還不夠健全,沒有對于那些偷、逃稅的違法行為進行有效的制裁和處罰,這也是企業管理者在權衡了成本、風險與收益之后,選擇傾向于違法行為而不愿意選擇稅收規劃的原因之一。不僅如此,由于稅收規劃成本費用過高,任何企業都有著統一的目的,即收益大于成本。稅收規劃作為一種高度科學性,綜合性的經濟活動,需要具有專業技能的工作人員進行操作。納稅人必然需要組建專門的機構,或是聘請專家從事相關的顧問工作。無論采取哪種方式,都是增加納稅人的經營成本,因此稅收規劃短期內難以落實到實處。
二、改善稅收規劃環境的對策
(1)稅收規劃制度化、規范化。稅收規劃并不是一種簡單的計劃行為,而是在全面理解掌握稅收、會計等法律法規,政策的基礎上,結合企業自身的資金實力,技術水平、市場狀況以及財務核算等方面的情況,綜合考慮后所實施的關于稅收方面的規劃技術。稅收規劃是高度科學化的,任何一個環節都可能影響到最終的規劃結果。因此必須具備一個全面的、透明的信息空間,才能夠確保順利地開展此項活動。此外,稅收規劃必須實行法律責任追究制。對于稅收責任主體,應該依法設立責任追究制度,對于在征稅過程中出現的違法情況,必須嚴厲處罰;同時,如果企業通過社會中介機構從事違法稅收規劃行為的,企業與涉事單位也必須嚴格處理。加強相關法律責任的認定,是加強稅收規劃政策中的一項重要內容。(2)加強納稅人稅收規劃意識的培養。優化社會總體環境,為培養納稅人的納稅意識提供深厚的現實土壤。從文化、社會民主、經濟等諸多方面培養納稅人的納稅意識,通過樹立良好的政府形象,提供優質的公共產品和服務,接受廣大人民群眾的監督,讓公眾感受到納稅所具有的現實意義,從而真正提高公民的納稅意識,進而提高公民的納稅規劃意識。再者,作為有關部門以及相關的組織機構,應該明確稅收規劃的具體概念和范疇,建立起稅收籌劃所必要的理論基礎。一方面有利于消除人們對稅收規劃概念的誤解;另一方面有利于引導社會各界從事相關的理論研究工作,并且在實踐層面上積極探索。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化與完善,降低企業成本,提高企業收益的手段也將日趨多樣化,作為企業的財務管理人員也應該積極學習,重視稅收規劃工作。
稅收規劃是一種具有高度科學性、綜合性的經濟行為,對于一般的納稅人而言,其不具備從事此項工作的能力,因此必須充分發揮社會中各專業人才,以及中介機構的作用,例如聘請專業的會計事務所、稅務師事務所的專業人員從事此項工作,這些機構能夠為納稅人提供專業的、合理的、規范的、合法的、有效的稅收規劃,能夠讓納稅人在當前的稅收法律環境下,獲得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對于納稅人而言,其能夠有效地降低企業的經營成本,促進企業穩定發展,對于中介機構而言,與企業合作能夠獲得穩定的收入,促進自身的發展,不斷累積實務經驗,提高業務水平,最終推動我國稅收籌劃的健康發展。
參 考 文 獻
[1]李玉周.實用稅收籌劃[M].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5
[2]葛劍雄.納稅人的義務與權利[J].探索與爭鳴.1996
[3]陳錫禎,陳國君.稅收信息系統[M].經濟科學出版社(第二版),2008
[4]劉怡,楊長湧.中國傳統文化與納稅人意識[J].北京大學學報.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