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我國工業企業中中小企業所占份額日益增加,在我國經濟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盡管如此,每年仍有數以萬計的中小企業停業或倒閉。戰略管理作為一個特定的研究領域雖然主要是針對大型企業的,但制定和實施戰略對中小企業來說同樣是必要的。一個沒有進行戰略管理的企業往往只能看見跟前的利益,缺乏相對穩定的長期策略,這種戰略的管理正是中國的中小企業所必須的。
【關鍵詞】中小企業;戰略管理;市場空隙;人力資源管理
一、戰略管理的概述
戰略管理是企業為實現戰略目標、制定戰略決策、實施戰略方案、控制戰略績效的一個動態管理過程,包括確定戰略性的目標,發展并執行戰略性的計劃來達成目標。經濟全球化時代要求現代化企業經營者徹底轉變經營思想和理念,具備競爭觀念、創新意識和開拓精神,具備全球化的敏銳洞察力,有能力管理日益細分和分散的組織。
二、我國中小企業戰略的現狀分析
我國中小企業由于其特殊的生存環境而具有自己的特點,但總體上戰略管理還處于比較低的水平。(1)拒絕基層員工參與企業戰略定位。許多中小企業主錯誤地認為只有高層管理人員才有戰略眼光,雇員和基層管理者目光短淺。年輕人缺乏經驗,后來者不了解企業情況,因而都沒有發言權。這種高層優越感,使得企業員工無法理解企業的戰略目標,不能投身于更有創造力的工作,不利于他們保持良好的工作積極性。(2)財務管理不健全。中小企業的會計核算不健全。這是因為中小企業很難吸引所需人才,人員素質偏低,先進的財務管理技術和方法得不到應用,因而會計信息在中小企業經營決策中難以充分發揮作用。同時,由于中小企業規模較小,中小企業注冊資本較少,銀行認可的不動產資產數量較少,缺乏信用保證,信貸能力低,融資渠道單一,不能直接發行股票和債券,只能吸引直接投資。同時,相當數量的中小企業普遍存在成本費用核算不實、控制不嚴、控制體系不健全等問題。(3)缺乏戰略思想,短期行為嚴重。大部分小企業根本沒有意識到戰略定位的重要性,其成立和運行僅出于對地方資源的即時利用或短期的市場需求,缺乏長遠的目標。另一部分企業則認為環境或市場變化太快,制定戰略沒有意義。這些狹隘的目光都限制了中小企業的發展,有些看法甚至直接加劇了中小企業的破產倒閉。(4)缺乏戰略制定和執行方面的技能。我國有些中小企業缺乏戰略思想,對什么是戰略、戰略對企業有什么價值認識不足。但更多的企業由于改革開放的深入、經濟活動的頻繁和自身認識的提高,也逐漸認識到了戰略的重要性,但是很多中小企業的領導者由于自身能力的原因,對制定什么樣的戰略、如何制定戰略以及怎樣有效地執行戰略等問題缺乏足夠的認識,很多中小企業只是簡單地把企業贏利當成企業的戰略目標。
三、加強我國中小企業戰略管理水平的對策
(1)加強領導培訓,提高其自身能力。企業戰略往往是企業高層領導人的一種價值觀念,因此,首先必須對企業的領導進行培訓,提高其戰略意識和技能。現在的企業領導也逐漸意識到培訓的重要性,但他們大多只是認為下屬需要培訓,提高戰略執行能力。其實最需要進行企業戰略培訓的就是企業領導者本身。只有領導有了戰略管理的覺悟,整個企業才有戰略管理的執行力。(2)讓員工參與制定公司戰略。員工的參與是企業戰略能否貫徹的關鍵。當員工不認同戰略決策時,就會有抵觸情緒,滿意度下降,直接影響生產力。如果一個企業的員工不理解企業應該怎樣與眾不同,不明白企業所創造的價值何在,那么,他們將難以理解面對的多樣選擇。如果員工能夠參與戰略管理,了解企業戰略制定經過,就很容易認同戰略、理解戰略。(3)尋找市場空隙戰略。中小企業可以利用自己規模小、經營機動靈活的特點,尋找市場的各種空隙,進入那些市場容量小、大企業不愿意或不便于進入的行業發展。中小企業在采用市場空隙戰略開辟市場領域時要建立一套高效、靈敏的信息系統,準確及時的捕捉和分析市場信息,做出正確的市場進退選擇。(4)加強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企業人的能力高低直接決定了戰略的效果。中小企業人力發揮不充分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人員本身能力不足;二是缺乏充分發揮人能力的制度和手段。因此,可以更新觀念,建立正確的人才觀;加強員工的培訓,重視員工的個體成才;建立科學的人才選拔制度和平等的競爭機制等方面提高中小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水平。
我們應意識到戰略管理是一個企業長期永葆活力的根本保證。我國中小企業應在戰略管理方面不斷完善,增強自身的實力,為我國經濟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參 考 文 獻
[1]俞建固.中國小企業發展戰略研究.中國企業戰略傳播網.
2004,10(11)
[2]王豐,江汕.戰略管理在中小企業中的應用及其特點分析.科學管理研究.1999(2)
[3]米蘇.我國中小企業戰略管理的問題及對策經濟探討.2007
[4]馬少妮,王治.中小企業財務管理中應注意的問題.中國中小企業.20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