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的
廣東省發電企業所屬單位分布廣闊(粵東區、粵西區、珠三角區、粵北區),部分單位之間往來較少。若組織集體活動,更是受限于地理、人員調配等客觀因素的影響,往往不能達到效果最大化。
本課題擬通過調查研究,根據團員青年的特點和信息平臺的優勢,以網絡資源為載體,以網絡覆蓋為著力點,嘗試探索基層團組織網絡化的建設、服務和管理工作。解決發電企業系統內團組織向上、向下、橫向及斜向溝通的阻礙,加強系統內團員青年的管理、教育和溝通工作。
二、調研基本情況
筆者通過調研系統內部幾個下屬電廠,為本課題的現實情況提供依據。
表1 各單位已開設的信息平臺
表2 團員青年獲取團組織信息的渠道
從表1、表2可看出,如今各單位內部的信息溝通平臺建設已較為完善,但除了內部通訊軟件、辦公軟件等上班時間常用的溝通方式外,其余的信息平臺似乎都不能成為團員青年們業余溝通,或獲取團青信息的平臺,溝通方向也比較單一,無法確切及時了解團員青年的需求。
三、團員青年們的心理特征
在現有的團員青年中,80后占了大部分的比例。了解他們的想法,分析他們的思想狀況,對如何構建及管理信息平臺有著積極的參考意義。通過日常了解及座談會溝通,筆者認為,80后團員青年思想活躍,行為多樣,價值多元、需求多樣,在主流思想下還有一些非主流的思想,比如大部份團員青年比較以自我為中心,注重自我空間和個性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比較特立獨行;喜歡通過網絡學習和結交朋友等。同時,青年中普遍存在著一定浮躁情緒,對自己的前途感到迷茫,主要有以下幾種表現:
(一)有特長,愛好廣泛,思想積極進取
這部分團員青年在技術上肯問、肯學、肯鉆,平時愿意跟身邊的人交流思想,相互學習。在生活上表現活潑、樂觀;在企業里積極參與團組織的各項活動,在活動中善于表現自己;平時工作積極、思想健康、情緒穩定,有頭腦、有創意,在集體場合愿意發表自己的見解和意見,愿意展示自己。在談及企業最吸引你的地方,大部分都認為是自己以后的前途及發展潛力,企業能提供較好的學習機會等。他們希望共青團能幫助解決入黨問題,能多組織活動,豐富業余生活,這類團員青年喜歡接受挑戰,是企業發展的核心和動力,但這類團員青年最多只占15%。
(二)獨立特行,以自我為中心,追求時尚
此類團員青年大部分是小康家庭的獨生子女,平時在學生時代大都穿戴名牌,工作后感覺有較大落差。特別是在一線工作的團員青年,更是覺得條件艱苦,但苦于競爭大,工作難找的情況下,只能按捺跳槽的想法。這部份青年平時一有機會就在各類論壇“灌水”,用QQ和MSN聊天,用博客表達自我。在座談會上,談得多的是青年活動和團組織活動創新,希望能多組織交友、拓展、打游戲等集體活動,認為企業最吸引他們的地方就是收入高、體制穩。此類青年占30%。
(三)講求實際,注重自我價值實現
在社會大環境影響下,團員青年對工作和生活的要求更加實際,對個人和企業的關系認識更加客觀。此類團員青年談得最多的工資收入和住房問題,對目前工資收入仍不太滿意,認為存在上升空間;在住房問題上,希望能得到企業的幫助;在實現自我價值上,他們認同“只有努力工作、學習和實踐,以工作成績得到企業的認可,才能獲得發展空間和個人進步。”這部分青年占55%左右。
四、以點帶面,多管齊下,進一步加強團員青年信息溝通平臺建設
(一)開通官方網絡交流平臺
發電企業團委可選擇開通官方博客等網絡交流平臺,并安排專人作為管理人員,通過及時公布系統各單位團青活動的開展情況,提高團情訊息交流的時效性,讓系統各單位的團組織可以互相借鑒學習,使團員青年更深刻地感受到粵電團組織的吸引力,在系統內外營造積極向上的輿論氛圍,進一步增強團組織的凝聚力。
(二)開展“手機團建”工作
手機是時下普及率較高的聯系工具,而企業內部同學軟件系統則具有手機信息發布的功能并已覆蓋全集團。因此,可以考慮將學習內容、團青活動等團情訊息通過此系統以手機短信的形式發布,解決團員青年不能及時聽到組織聲音、團內資訊交流的時效性不高等難題。如有可能還可開發團建手機報、團建手機期刊等載體,即節能環保又迅速高效。
(三)充分利用好各單位現有QQ群
鑒于QQ群的信息傳播快捷,不受時間、空間限制,而且易于保存等強大的服務功能,相信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仍是各單位團員青年網上交流思想、探討問題、傳遞信息的主要陣地。各單位團組織可通過完善現有QQ群的管理,加大推廣力度,并定期上傳電子團刊、評先文件、學習資料、活動影音等方式,讓團員青年更好地了解相關團情訊息。
團組織通過搭建新穎、有效的信息溝通平臺,了解青年所想所需,整合資源,必然將青年的自身價值與企業發展目標結合在一起,為發電企業的發展做出更大的實際貢獻,實現企業發展與個人發展的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