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一個企業要想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續發展壯大,與黨員干部的正確領導和指揮分不開,因此必須加強黨員干部的素質教育。本文從三個方面論述了加強企業黨員干部素質教育建設的原因,并且提出了加強素質教育建設的積極意義和重要性。
【關鍵詞】素質教育;原因;意義
一、加強素質教育的原因
(1)創新精神的缺乏。目前,在我國很多企業中,很多黨員干部缺乏創新精神,也就導致創新型人才的缺乏,作為一個企業的領導干部,創新精神是素質教育的必備內容。并且創新是一個企業經濟發展的重要方面,創新主要包括技術創新和知識創新兩個方面。一個企業的領導缺乏創新精神,會導致企業員工創新能力的缺乏,從而影響創新型人才的吸收和引進,不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和市場競爭力的提高。(2)傳統思維方式和落后觀念的影響。由于我國長期以來實行計劃經濟體制,導致一些領導干部形成了特定思維模式和陳舊的觀念。這些束縛了他們的積極性和靈感,使其聰明才智不能得到很好的發揮,就不能適應經濟全球化的要求,甚至對整個企業員工素質的提高帶來消極的影響,不利于企業改革,不利于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因此,傳統的思維方式和落后的觀念,必然影響我國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發展戰略以及企業內部改革的發揮。(3)企業的管理模式不能適應經濟發展的特點。由于企業的黨員干部沒有掌握先進的管理手段,產生了一系列問題,主要表現在:對信息的開發和利用不足,未能未掌握電腦和網絡技術;應變能力差,難以做出科學的決策。由于信息傳遞的量比較大,而且瞬息萬變,這就要求企業的黨員干部摒棄以往緩慢的節奏,對大量的突如其來的信息采取科學的決策,提高應變能力;工作方式單一陳舊,在計劃經濟體制下,企業的黨員干部經常用行政手段發號施令,依靠粗放型的模式管理企業和組織生產。顯然,這種傳統的工作方式已經明顯不適合當代企業發展的形式特征。因此,選擇適合企業發展的現代管理模式是企業的黨員干部必須具備的特征。
二、加強素質教育的意義
(1)加強黨員干部的素質教育建設,是黨員作風建設的基本要求。一個企業要想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就要加強黨員干部的作風建設。把優良的作風貫徹到生產經營和管理過程當中去,企業的黨員干部自覺接受監督,就要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完善自身素質,也是繼承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的具體表現。加強黨員干部的素質教育建設,可以規范領導的行為,使他們自覺加強和接受監督,能夠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并且可以保證正確的方向,及時糾正他們在工作中的傾向性問題。通過加強黨員干部的素質教育建設,也是理論聯系實際的基礎,可以保證黨員干部很好地履行職責,能夠結合自身實際正確行使權力,堅持做到腳踏實地、求真務實。將上級部門的方針政策轉化為實際行動。只有提高了企業黨員干部的素質,才能夠做到密切聯系群眾,才能夠取信于民,得到廣大基層職工的支持和擁護,同時也是黨員干部的基本要求,不但能提高廣大黨員干部的思想覺悟,樹立服務企業和職工的堅定的信念和使命感,樹立“廉政勤政從政、從業”意識,有效地轉變工作作風。(2)加強黨員干部的素質教育建設,是企業穩定發展的根本保證。在經濟全球化高度發展的今天,企業的競爭壓力不僅來自國內市場,國際市場的壓力也與日俱增。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一個企業要想獲得持續的發展,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擁有一席之地,黨員干部的作用不可忽視,企業的領導干部往往決定其成敗,企業的黨員干部是一個企業的核心和主導,其素質的高低對企業未來的發展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因此,必須提高黨員干部的素質,對其進行思想上和行動上的培訓,轉變觀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適應新形勢下經濟發展的需要。提高黨員干部的素質,有利于提高企業的靈活性和應變能力,針對不斷變化的外部環境適時調整發展策略,還有利于加快推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設和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貫徹實施。
綜上所述,領導干部的創新能力、戰略思維能力等綜合素質的提高來源于對實際工作中遇到問題的研究,而且還源于深厚寬廣的知識層面。企業的黨員干部只有采取有效措施,循序漸進,不斷提高自己作為一名黨員的思想覺悟,還要提高統攬全局的能力、駕馭工作的能力、創新能力、謀斷能力等各種能力,從而提高自身素質,為企業的長遠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為我國的經濟建設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 考 文 獻
[1]呂為華.信息素養:干部素質教育的新課題及實現路徑[J].前沿.2010(14):31~33
[2]余正榮.干部隊伍素質教育引領企業又快又好發展[J].卷宗.2011(10):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