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競爭主要是指企業之間對于各種要素的競爭,包括,資金、信息、技術、科技、文化、人才等要素。人才作為其中最活躍的生產要素已經成為決定企業間競爭成敗的關鍵,而人力資源的開發與保護是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最可靠的保障。本文將從我國人力資源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其應對措施展開論述。
【關鍵詞】人力資源;企業競爭力;對策
一、我國人力資源管理的現狀
人力資源管理是根據對組織人力資源需求的有效評估及預測,作出合理的人力需求計劃,招聘人員并進行有效的組織、考核績效、支付報酬、有效激勵、有效開發,以實現最優組織績效的全過程。目前,我國半數以上的企業處于人力資源危機的中高度狀態。面對市場競爭環境的日益復雜,企業要想求得生存并獲得發展,人才是一個不容忽視的重要戰略因素,做好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有著現實的重要意義。但是,當前我國大部分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水平總體上處于較低的水平,停留在不高的層次上,企業職工的素質跟不上企業發展的步伐。據統計,以全國電力行業為例,全國電力行業主業的138萬名職工中,僅有高級技師2034名,技師2.5萬名,二者之和不足總數的2%低于我國工業企業的平均水平3.5%更遠遠低于發達國家30%的水平。可見,企業要獲得可持續發展、獲得更好的效益,必須重視和不斷加強人力資源管理。
二、發生人力資源危機的原因
(1)利益的強大驅動力。為了得到更高的工資和福利,許多人毫不猶豫地離開了原工作單位,即使違反相關的合同、觸犯法律也不退縮。市場競爭的激烈、利益金錢的誘惑和個人價值實現的需要,都是造成人力資源流失的重要動因。(2)行業間存在的不正當競爭推動人員盲目流動。現實中,一些企業為了節約培訓成本、規避社會責任,通過高薪、高待遇等簡單現實的手段,采取一“挖”了之的態度,從而獲得企業所需要的相關人員,無形中推動了人員的盲目性流動。當前,我國并沒有行之有效的法律作為依據保證員工接受培訓的權利,也就難以形成員工內心的安全感和對于企業文化的認同感。(3)員工的心理失衡促使人力資源流失。雖然市場經濟體制在發展中不斷健全和完善,但是在舊的規則被打破的情況下,新的規則還沒有得到完全的建立。這種狀況造成了許多企業員工的常常在缺乏安全感又急欲尋找安全感的心理狀態間游離,“跳槽”頻繁出現也就是這種狀態的客觀反映。加之在不斷推進改革過程中,一定程度上導致了人文精神的缺失,造成人力資源流失現象更加嚴重。(4)部分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現狀堪憂導致人員流失。利益關系和文化差異造成了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不信任,彼此間缺乏誠信的不良風氣。這種不良風氣的存在和滋長,進一步加劇了勞動者之間的不信任,特別是造成了管理層與員工層之間的不信任。由于信任的缺失,在管理者與員工之間難以樹立有效的協作精神,從而導致人力資源甚至物質資源、資金資源的低效配置,給企業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損失。我國相當部分的企業在識別危機和處理危機上存在認識不足、解決不力的現象。相關調查顯示,僅僅有17.2%的企業會在培養高層管理人員的“接班人”問題上投入較大的精力。有高達18.2%的企業并沒有把企業高層管理人員的意外離職持提高到應有的重視程度,沒有意識到其危害,沒有意識到人力資源的科學管理的重要意義。
三、人力資源管理對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意義
(1)企業在拓寬生產領域和再造發展空間的進程中需要對人力資源進行卓有成效的管理。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引導和推動企業在守好已有的陣地之外,更需要大力拓展新的、更廣的發展空間。為此,企業首要解決的就是獲得更多的能理解其發展戰略和發展理念的各類人才,同時還要作出相應的科學整合,以確保形成企業攻堅克難的人才基礎,達到促進企業長遠發展的目的。(2)企業不斷提升綜合實力需要卓有成效的人力資源管理。研究開發能力、融資能力、營銷能力、人力資源整合能力、經營能力、內外部協調的能力等是構成企業綜合實力的核心部分,這些能力的實現都與人力資源管理的協調整合密不可分。需要通過科學的人力資源管理營造和諧的工作氛圍,創造企業從業人員上下都認同的企業文化,為人才的成長和價值的實現創造更大的發展空間。(3)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需要卓有成效的人力資源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是解決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所面臨的問題的關鍵因素。發掘開拓產品市場的人才離不開人力資源管理,促進擁有產品技術開發能力的人有效發揮作用離不開人力資源管理,管理人才的開發與培養操作人員同樣離不開人力資源管理。總之,人力資源管理為企業保持持久的核心競爭力,促進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四、加強人力資源管理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措施
(1)重視人才,樹立正確人才觀。抱怨缺乏人才是許多企業的感慨,但是實際上大多數人才的獲得都需要企業自己來進行培養,簡單的通過高薪招聘特殊人才是難以為繼的。因此,企業必須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觀念,鼓勵支持并參與推動對員工進行職業生涯進行設計,通過積極主動的方式為企業培養發展所需的各類人才。(2)加大人力資源的培訓開發力度。提升員工素質、發掘員工潛能、增強企業發展后勁都是需要人力資源的培訓開發來實現的重要工作,企業管理者尤其是高層領導者必須給予高度的重視。企業內部人力資源部門在對員工的培訓過程中,應該依據不同的培訓對象和層次采用靈活的方式和多樣化的內容,使培訓緊緊的為企業發展理念、發展戰略的實現而服務。(3)拓寬人力資源開發途徑。企業必須注重對人才思維方式的再造以及創造性素質的培養,重視對于員工整體性、系統性、權變性思維方式的訓練和培養,培養員工養成和保持良好的創造力、洞察力和判斷力,從而最終實現員工整合式的創新才能。通過這些努力,使員工能夠在企業面臨各種復雜問題的時候,可以能夠運用自己掌握的信息、知識、資訊科技和自己果敢的判斷力作出正確決策,創造性地解決“動態性復雜問題”。(4)建設人力資源管理技術系統。現代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與傳統的人事管理主要靠經驗管理不同,人力資源管理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技術系統的構建。這一技術系統主要包括:第一,選人用人技術。諸如心理測驗技術、系統仿真技術、面試技術、情景模擬技術、評價中心技術以及現代考核技術等。第二,考核技術。員工能力大小、工作好壞、貢獻多少,需要客觀、公正、科學的標準予以評價。第三,薪酬設計技術。科學的薪酬設計是激勵員工的可靠保障。(5)完善人力資源管理的激勵機制。人力資源管理中科學有效的激勵機制,可以大大提高組織的靈活性,更有利于實現組織的激勵和控制。完善激勵機制,必須貫徹“以人為本”的原則,在制度設計的過程中充分了解員工的愿望和滿足員工合理的需求,促進各級員工間的有效溝通與合作,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創造性。同時,通過組織結構的整合,實現組織結構的扁平化,充分發揮部門間的資源共享和資源優勢互補優勢,培養各單位互助的意愿,推進部門間互助活動。
五、結語
綜上所述,企業只有不斷地加強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提升人力資源價值;構建人力資源的堅實基礎,支撐人力資源的整體運作;創新人力資源管理的技術系統,推進人力資源管理的發展;營造和諧寬松的人文環境,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健全人力資源管理激勵約束機制,促使員工和企業邁上新臺階,才能在日趨激烈的競爭中保持核心競爭力。
參 考 文 獻
[1]張德.人力資源管理[M].北京:企業管理出版社,2002(3)
[2]趙曙明.人力資源管理研究[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7)
[3]曾建權.我國傳統人事管理與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的比較研究[J].華僑大學學報.1999(3)
[4]朝臣.對我國人力資源管理問題的思考[J].市場周刊·財經論壇.2003(3)
[5]高梅生.中美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五大差異[J].中國陶瓷.2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