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學生考試舞弊現象非常普遍,折射出了當代大學生的誠信嚴重缺失。本文從管理學中控制職能的角度出發,以不同的控制方法為背景,探析了控制學生舞弊行為的對策。
【關鍵詞】考試舞弊;誠信;控制
大學生考試舞弊現象非常普遍,折射出了當代大學生的誠信嚴重缺失。誠信作為具有普遍性和初始性的道德規范,是最起碼的基本道德。探析扼制大學生考試舞弊的有效管理對策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反饋控制
反饋控制是把它與控制標準值相比較,發現偏差所在及其原因,擬定糾偏措施以防止偏差發展或繼續存在。反饋控制實際上就是一種事后控制。當學生出現了考試誠信問題時,我們應該及時采取合理的措施去糾正學生的錯誤行為,防止問題的進一步擴大。(1)嚴格處罰考試舞弊者。不守信者受懲罰,讓學生認識到,“失信”是要付出代價的。在美國,《哈佛學習生活指南》以醒目的大字告誡學生,抄襲剽竊是比損壞公物、打架斗毆更為嚴重的錯誤,將受到最嚴厲的懲罰。美國人認為“考試舞弊如同從別人口袋里掏錢一樣可恥,在多數大學里,只要發現舞弊,一律勒令退學”。在2002年的托??荚囍?,美國的執法部門逮捕了58名舞弊的留學生。美國司法部門官員認為“托福考試舞弊是對美國國家安全的威脅”,所有被逮捕的學生面臨“陰謀欺詐的指控”,最后,這些學生處以五年以下監禁并處25萬美元罰款。在我國古代的科舉制度中,以考試成績決定官員的選拔,所以封建統治者從來不認為考試舞弊僅僅是一個道德問題,而是弄虛作假,攫取官位的問題,乃至欺君之罪。所以封建統治者不惜動用刑律。學校應嚴格按照本校考試管理條例上的相關規定處罰舞弊考生,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起到警示作用。當然在對舞弊學生懲罰的同時,更要進行積極的引導。(2)教師自查教學方法是否合理。如果某門課作弊人數較多,除考慮學生自身因素外,教師也應自查在此門課上的教學方法是否合理。如果學生對一門課不感興趣,那也就會出現上課不認真聽講,課后不認真學習的狀況。到了考試時只好企圖通過作弊的手段來通過考試。所以教師要審視現有的教學方法存在哪些缺陷,積極改進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特別是對于高職院校的教師來說,積極探索適合高職學生的教學方法尤為重要。高職院校是以培養技術型人才為主要目標。即培養出一批既具有大學知識,又有一定專業技術和技能的人才。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學生的實踐環節必不可少。實施課程項目化開發,可促進實踐性教學目標實現。課程項目化,是指根據職業能力培養的需要,密切聯系地方產業發展實際,將專業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的教學內容設計成具體技能的訓練項目,根據項目組織實施教學與考核,做到有的放矢,使專業人才培養的能力目標得以實現。課程項目化教學,最根本、最關鍵的要素是教師。課程項目化是造就高職師資隊伍的需要。教師只有通過課程項目研究開發、項目教學與成果轉化才能做到與行業接軌。項目教學法的實施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從根本上減少學生考試作弊的現象。
二、前饋控制
前饋控制指通過觀察情況、收集整理信息、掌握規律、預測趨勢,正確預計未來可能出現的問題,提前采取措施,將可能發生的偏差消除在萌芽狀態中,為避免在未來不同發展階段可能出現的問題而事先采取的措施。前饋控制是預先控制,是一種未雨綢繆的思想。(1)教師認真履行監考責任??紙霭l生了違規行為,除了與學生自身因素有關外,還與老師的監考失職相關。監考老師要嚴格按照本校的考試管理有關規定,認真履行監考職責。有的學生忍不住作弊是應為看到其他同學作弊老師卻不管不問,在這樣一種氛圍中,哪里還有考試的嚴肅性?能否認真監考是教師責任心的體現。首先,教師不認真監考是對學生的不負責。不僅助長了學生的作弊行為,還造成了學生分數的不公正。其次,教師不認真監考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一直以來,人們都認為教師是美好崇高的。可是,只有責任心強的老師才配得此殊榮。教師不認真監考,就是在不認真工作,是自己在毀掉教師的美好形象。再次,教師不認真監考是對社會的不負責。學生長期在一個不嚴肅的考場中習慣了作弊,這對他們的個人誠信將會造成負面影響。在以后的工作及生活中,有的學生可能還會繼續出現誠信問題,進而影響到我們整個社會的誠信體系。所以,老師必須要認真監考。在考試一開始就讓學生意識到考試的嚴肅性,學生也就自然放棄了作弊的動機,不讓作弊動機成為作弊事實。(2)加強學生的誠信教育??荚囎鞅赚F象折射出當代大學生誠信缺失問題,而誠信缺失的人是難以成為社會真正的人才。如果我們的社會到處缺乏誠信,那還談何發展?因此,教書育人一定要抓住誠信教育這個根本,加強誠信教育。在《論語·顏淵》中,孔子把“信”擺到關系國家興亡的位置,將誠信作為治國之寶。美國波士頓大學教育學院設計的基礎教材中就突出了“誠信”方面的內容。其中一篇課文講述了一則古代中國的故事:一位國王要選擇繼承人,于是發給國中每個孩子一粒花種,約好誰能種出最美麗的花就將被選為未來的國王。當評選時間到來時,絕大多數孩子都端著美麗的鮮花前來參選,只有一個叫楊平的孩子端著空無一物的花盆前來,最后他卻被選中了。因為孩子們得到的花種都已經被蒸過,根本不會發芽。這次測試不是為了發現最好的花匠,而是選出最誠實的孩子。學校教育對一個人的影響是直接而有力的。誠信教育的實施方式和力度對學生的誠信觀的形成是很重要的。加強學生的誠信教育,讓學生從觀念上意識到誠信的重要性,從而在考試中摒棄舞弊。例如武漢大學推行“無人監考”,對大學生進行誠信教育?!盁o人監考”考場不設監考人員,考試科目的任課老師負責試卷的收發,回答學生關于試卷印刷方面的問題。上一學年度無人因考試作弊受紀律處分的班級,經全班集體討論決定,自愿申報實行“無人監考”。經相關部門審核通過后,全班同學還要在“誠信考試承諾書”上簽名。對誠信的良好與不良進行評價,學校將為每個學生分別記錄下來。“無人監考”班級對學生而言,是約束,更是榮譽,其根本目的在于對學生進行誠信教育,形成良好的學風。
三、內在控制
內在控制不是“他人”控制,而是一種自我控制。大學生加強自身修養,完善自我是預防和控制舞弊行為的核心和重點。《孟子·離婁上》中寫到:“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這句話告訴我們誠信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人要能自律?!对贰ぴS衡傳》里面記載了這樣一則故事:許衡在未做官之前,一年夏天外出,天熱口渴難忍。剛好路邊有一顆梨樹,成熟的梨子伸手可摘。過往行人爭相摘梨解渴,唯獨許衡不為之所動。有人問他為何不摘?他回答說:“不是自己的梨,豈能亂摘?”那人勸解說:“亂世之時,這梨是沒有主人的。”許衡正色道:“梨無主人,難道我心中也無‘主’嗎?”終不摘梨。面對饑渴的誘惑,許衡無動于衷,無疑就是自律,也是誠信的體現。大學生要自己意識到誠信是一種精神,是做人、立業的基本。加強自我修養,引導自己形成健康、客觀的自我概念,建立科學、積極的自我評價體系,形成準確、清晰的自我意識,對成敗、得失進行科學的歸因,實現對現實的我、理想的我準確定位,不斷從對現實的我的批判與修正中塑造完美的自我。這是推動學生自覺適應和遵守考試規范的內在動力,也是喚起學生法律意識和道德意識的重要條件。有研究表明,健康、客觀的自我概念有助于學生形成清晰的自我意識、積極的自我評價。具有上述自我特質的人幾乎不發生舞弊行為。
參 考 文 獻
[1]游細玉.大學生考試舞弊:現狀、問題與對策——基于A高校的實證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7
[2]李春艷.高職院校教學模式改革初探[J].教改綜合.2009(1)
[3]張濤.切實加強對大學生的誠信教育[J].常州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