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汽車自主研發企業在取得ISO 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證書后,如何保持及改善質量管理體系的持續有效,需要作為一個企業管理課題進行研究。本文從質量管理體系文件的制修訂、體系過程運行監控和內審員隊伍建設等方面探討保證質量管理體系持續有效性的工作方法。
【關鍵詞】質量管理體系;持續有效;工作方法
研發企業經過公司領導層和全體員工的團結努力取得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證書,僅僅標志著研發質量管理體系初步建成。如何繼續貫徹ISO 9001標準的科學性和技術性,加快研發體系的建設步伐,持續提升研發質量管理體系運行有效性和效率,將是研發企業在獲證后面臨的艱巨任務?!肮芾碚咄苿印焙汀邦櫩屯苿印彪p重模式是通過認證后的有效體系工作方式。
一、質量體系持續有效對汽車研發的促進作用
(1)有利于梳理汽車研發過程網絡和管理思路,理順各部門的職責、權限和相互接口關系,從而有效協調研發過程之間的相互工作關系,避免扯皮現象的發生。(2)使研發管理工作變得更系統和透明,使員工樹立“按程序和流程做事”的自覺性和自律性,扭轉員工按慣例做事,靠會議和領導指示處理常規事的不良習慣,從而最大可能地提高工作效率、節約資源和降低研發成本。(3)影響產品/服務質量的因素遍布在與產品有關的所有過程中,對過程進行清晰的識別和控制,才能保障產品/服務最終的質量;產品/服務質量的穩定提高,有利于提高汽車研發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同時也增加消費者采購合格產品的可信程度,從而擴大市場占有率。(4)質量管理體系使汽車研發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在多個研發項目并行的情況下,使得各項目研發工作更加程序化和規范化,在保證SOP節點的情況下按質按量有序開展。(5)組織中80%以上的問題是由管理原因造成的,質量管理體系可以提供“質量管理操作平臺”框架,該平臺由組織架構、程序規定、資源要求等組成,管理人員可以從系統性的角度持續發現問題和改進,形成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并不斷改善的機制,從而提升管理水平。(6)如果研發產品要出口貿易,那么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證書相當于國際貿易的“通行證”,能有效消除國際貿易壁壘。
二、獲證后的體系工作方法探討
(1)加快質量體系文件不斷完善速度。質量體系的核心是“程序”,即按規定的標準來約束自己的行為。通過體系認證后還要持續完善研發工作內容、職責和相互關系的網絡,要在確保程序文件符合ISO 9001標準要求的前提下,重視其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嚴格按照上級要求和實際情況及時調整有關內容,確保體系文件的適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真正體現“寫我所做”。組織部門要在相關部門之間進行反復論證和修改,盡量刪除繁瑣的條款規定,做到重點突出、規定簡明、執行順暢,從而保證質量體系在貫徹落實中的簡捷易行。(2)加強體系運行檢查,提高運行質量。為了避免企業質量體系運行困難、管理滑坡的現象,需要在企業內形成一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并不斷完善的良性循環機制。企業可結合實際項目情況,把定期審核和日常監督審核相結合,專題審核和專業審核相結合,要素審核和部門審核相結合,使得審核內容和范圍更全面和有代表性,真正做到審核橫到邊、縱到底。體系現場審核時主要從“聽、看、問、查”四個環節開展,“聽”主要是聽受審核部門責任者介紹情況,“看”主要是審閱受審核部門相關文檔或記錄,“問”主要是通過提出問題來把握現狀,“查”主要是將收集到的情況和問題,采用順藤摸瓜的方法到相關方處查證核實。內審員要在提高自身業務能力的基礎上,主動處理已經發生的問題。(3)努力培養良好的體系運行氛圍。為激發員工參與體系建設的熱情和積極性,可以舉辦體系知識競賽、改善建議和交流講座等活動。此外,還可以根據新老員工對體系了解的程度,全面地、多方位地對員工進行質量體系相關知識培訓。通過宣傳和灌輸體系文件要求,強化員工的體系管理意識,使質量體系潛移默化地融入員工日常工作中。(4)強化內審員隊伍建設。研發企業要保持質量體系的持續有效運行,離不開內審員的業務能力和責任心。企業可以聘請外部講師或內部挖掘人才,通過講課或交流的形式把質量體系審核技巧和策略分享給內審員,再通過平時體系的內審實踐工作,整體提高內審員的審核能力。此外,可以組織和外部模范單位進行經驗交流,開拓內審員審核思路。質量體系還可以和企業知識工程相結合,可以在知識社區中開辟體系論壇,由專職內審員進行實時管理,及時探討體系運行問題,尋求解決方案。
取得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證書,僅僅是企業質量管理工作步入正軌的開始,汽車研發企業要在后續的體系持續完善過程中,本著精益求精、不斷改進的宗旨,進一步夯實各項質量管理基礎,打造中國人乃至全世界喜愛的自主品牌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