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企業內部的研究與開發是企業促進企業獨立自主、開拓創新的重要體現,是加強企業生存與市場競爭力的基礎本源,重視企業研究與開發,加強企業研發的內部控制力,促進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
【關鍵詞】研究;開發;內部控制
一、企業研究與開發活動
(1)研究與開發概述。研究與開發即研發,是指企業或各種研究機構為科學知識、新技術,創新開拓運用新的科學知識與科學新技術而持續不斷的進行具體明確目標的系統活動,是一個創造性的活動過程。(2)研發的特點。研發具有計劃性。研發是通過進行計劃性的收集相關信息材料,經過長期計劃周期性研究。研發具有探索性。研發主要是對新產品進行了解與探索,并未形成開發的結果。研發具有針對性。研發是針對市場產品的某一特性,對通過立項項目的專項研究與開發。(3)研究與開發的風險。技術性問題。研發是對未知技術領域的挑戰,技術的缺乏與不完善會阻礙研發活動的進行。大多數研發活動都需要大量的資金,研發活動的成果及時間難以確定,承受力較差的企業,資金短缺會使研發活動前功盡棄。研發人員缺乏過硬的技術能力。企業研發人員的綜合素質,是導致研發質量與研發成本等一系列問題的關鍵。
二、企業內部控制
(1)企業內部控制概述。企業內部控制是為了實現企業的經營目標,保護會計信息的正確性及可靠性,保護資產的完整性,保證企業在經營活動期間的經濟性與效率性,從而在企業內部采取的自我約束、自我調整、自我規劃及自我控制的一系列手段與措施。企業內部控制是企業開發研究及生產經營的成敗關鍵。(2)企業內部控制要素。內部環境。內部環境是企業實施內部調控的基礎,一般包括人力資源政策、企業文化、內部審計等等。風險評估。是企業在經營活動中與實現內部調控的過程中及時識別與分析相關風險,而采取的合理應對策略。控制活動。企業在風險評估結果之上,采取的控制措施,從而將風險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圍內。信息與溝通。確保企業接受準確信息,與外部進行有效溝通。內部監督。對企業內部控制建立情況監督,評價控制缺陷,及時加以改進。
三、如何加強企業研究與開發內部控制
(1)加強立項階段管理。第一,建立健全的立項審批制度,確定研發計劃的原則及主要負責人,對承辦單位及有關負責人進行資質審查,核查審批流程等。第二,結合企業經營目標、發展目標及人員技術現狀,制定研發項目計劃。第三,根據實際需要,在研發計劃之上提出立項申請,開展可行性研究并制定報告。第四,按照規定的權限及流程對研究項目進行審批,審批過程中,要重點關注研究項目對企業發展的必要性與可行性。第五,對應市場需求、項目目標與進度來制訂開題計劃和報告,根據已有的技術和條件、經費等進行論證和分析,保證符合企業需求,開題計劃應由科研管理負責人審批。(2)研發過程管理措施。第一,企業自主研發的項目,應根據研發項目的需要及進展,評估各階段研究成果,提供足夠經費支持,配備專業技術人員,確保項目按質按量按時完成。第二,企業研發項目委托或合作開發的,應采用招標、合同協議等方式來確定委托合作單位,約定研究進度、研發質量標準及研發產權的歸屬等內容。(3)題驗收管控措施。第一,嚴格執行驗收測試程序,建立完善的技術驗收制度。第二,對在驗收過程中出現的異常情況進行補充研發或重新進行驗收申請,直至達到研發標準。第三,落實技術負責人的驗收責任,嚴格審查。第四,加大測試與鑒定的投入,對重要研究項目可以組織專家參加鑒定。(4)成果開發管控措施。第一,完善研究成果開發制度,促進成果實際轉化。第二,科學鑒定技術成熟度,減低產品成本。第三,以市場的新產品開發為導向,開展消費者測試。第四,將研發項目歸檔,建立信息資源檔案,以便共享和利用。(5)成果保護管理措施。第一,對知識產權進行評審,取得成果權屆。第二,研發結束后應采取申請專利等不同的成果保護方式。第三,加強對專利權、技術、商業機密等在研發過程中形成的涉及到與研發相關的資料和過程管理的保護。第四,明確核心研發人員名冊的界定,與之簽署保密協議,建立嚴格的研發人員管理制度。
企業的研究與開發需要一個完善的內部控制流程,必須在規避企業管理目標風險的情況下,采用完整的研發過程,保護研發成果,適當的降低研發成本,確保企業經營目標的利益最大化。
參考文獻
[1]李礡.對企業研究與開發活動的思考與建議[J].經營管理,2001,(6):31~33
[2]企業內部控制應用指引第14號——財務報告[J].冶金財會,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