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造紙工業快速發展,但是中國造紙行業存在企業規模偏小、產業集中度低、原材料對外依存度高、部分產品供過于求等若干問題。解決這些問題的一個可行途徑是推進企業并購。論文分析認為未來中國造紙企業可以的三種并購方式即后向一體化、橫向一體化、跨國并購。
【關鍵詞】造紙業;現狀;并購方式
一、前言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紙產品的生產和消費迅速增長,帶動中國造紙工業快速發展。根據中國造紙協會的統計,2011年我國紙漿、紙制品產量分別為2276.31萬噸、4513.55噸,分別同比增長12.06%、17.12%。根據《造紙工業發展“十二五”規劃》,預計2015年全國紙及紙板消費量11470萬噸;總產能為13000萬噸左右,總產量達到11600萬噸,“十二五”期間年均增長4.6%。但是,我國造紙業在發展過程中還存在若干問題。并購日益成為調整產業結構,優化存量資源,企業實現規模擴張的重要手段。許華和劉志鋒(2006)在分析中國造紙業現狀的基礎上,指出中國造紙企業的一體化戰略可以采用后向一體化戰略、前向一體化戰略和橫向一體化發展戰略。趙俊豪(2008)通過對國內造紙企業并購案例對比研究,認為國內造紙企業的并購一般基于產業鏈、市場、并購方式三個維度,在產業鏈上按林、漿、紙的環節進行,在并購方式上按橫向、縱向、混合并購過程進行。賀華溢(2009)認為我國造紙業處于科爾尼產業演進曲線中的初創階段的后期,橫向并購和縱向并購是造紙產業并購的主流,強強聯合并購發生的可能性比較小。近幾年來隨著中國市場的發展,國內造紙企業在擴張中越來越多地采用并購的方式。隨著造紙產業整合日趨加強,淘汰落后產能政策的從緊實施,在新形勢下對中國造紙企業并購戰略進行研究,有利于我國造紙產業結構調整,全面提升造紙行業的整體水平和競爭力,使行業真正的做到由大變強。
二、中國造紙業發展現狀
(1)紙及紙板的生產和消費增長迅速。造紙業經過多年發展已取得長足進步,業已成為世界第一大造紙國,且總產量仍在不斷擴大。普遍認為,紙及紙板消費量增長速度大體上與國內生產總值增長速度相當。據中國造紙協會統計,2000年至2008年的9年間,我國紙及紙板生產量與消費量均取得了較大增長,生產量年均增長12.78%,消費量年均增長10.48%,均高于同期GDP年均增長率。(2)企業規模偏小。目前我國造紙行業企業數量較多,企業規模偏小。根據造紙協會的統計,2009年,全國3700余家造紙企業,造紙企業平均規模僅有2.3萬噸,年生產能力10萬噸以上的僅100余家,其中產量超過200萬噸僅有6家,超過100萬噸的有8家,超過50萬噸的有16家。2010年規模以上造紙企業3724家,其中大型企業33家僅占0.89%,中型企業388家占10.42%,小型企業3303家占88.69%。2010年,達到100萬噸以上規模的企業增加到9家,其中產量最大的東莞玖龍紙業為652萬噸。而根據PPI公布的2008年全球造紙100家企業排名,全球超過1000萬噸的企業有4家,超過500萬噸有19家,超過200萬噸有43家,超過100萬噸有87家,214家超過50萬噸。產量最大的美國國際紙業產量為1859萬噸。全球最大的造紙企業產量達到1859萬噸,而中國最大的造紙企業產量只有652萬噸。產能超過100萬噸的造紙企業數量仍然較少,而能進入300萬噸產能級別的企業只有極少數企業,因此造紙業的并購重組將是不可避免。(3)產業集中度低。我國造紙行業集中度呈逐步增大的趨勢,但還是偏低。2009年全國前五家最大企業的產量只占全國的20.3%,前十家企業也只占全國的27.4%;與歐美日等發達國家相比(前五大紙企市場份額超過50%),仍有相當大的差距。根據科爾尼管理咨詢公司管理專家提出的產業演進理論,我國紙業目前具有初創階段末期的特征。按照產業演進規律,此后,我國造紙業將進入規模化階段,在這個過程中將發生大量的并購交易。(4)原材料對外依存度偏高。中國紙漿及木漿消費總量隨著紙及紙板的增長呈增加趨勢,但中國造紙企業所需的木槳大多數依賴進口。數據顯示,2009年,國內消耗紙漿35.2%要依靠進口,而木漿的對外依存度為73%。另據海關統計,2010年我國進口廢紙2435.2萬噸,進口木漿1137萬噸。在造紙行業對進口原料嚴重依賴、進口木漿量大價高的情況下,妥善解決原料問題是造紙業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關鍵問題。(5)部分產品供過于求。目前,我國造紙業已經進入了供過于求的時代,但在結構上仍存在各子行業分化的情況。根據中國造紙協會公布的2010中國紙及紙板產銷量統計數據,我國新聞紙、涂布印刷紙、生活用紙、特種紙等產品已出現供過于求的情況。(6)污染有礙可持續發展。造紙工業是污染排放的重點行業,也是能耗大戶。造紙業以每年1%的工業總產值貢獻,排放了近20%的工業廢水和超過30%的COD。國內紙廠噸紙水耗高達100立方米以上,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0倍;造紙業居我國5大高耗水行業之首,消耗了全國近10%的工業用水量。因此,造紙行業是我國進行污染排放控制的重點行業。為了治理造紙行業給環境帶來的污染,2007年以來,“節能減排”政策、淘汰落后產能工作、造紙產業發展政策、新《制漿造紙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輕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等,都對造紙業治污、淘汰落后產能提出要求。近幾年,隨著對環境保護的要求越來越高,管理部門不斷提高新上項目的規模及環保門檻,以及淘汰落后產能力度不斷加大,將促使造紙業并購重組活動越來越多。
三、中國造紙業企業的并購方式
近幾年,隨著造紙業的快速發展,并購重組活動越來越多。造紙企業從2000年1萬多家減少到2009年的3700多家,而在2011年底,又將消失一大部分。通過對國際造紙行業并購趨勢的分析,結合我國造紙行業的現狀,本文認為,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國內造紙企業在并購中可以采用以下的并購方式。
(1)后向一體化并購。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兼并重組,能夠提高企業競爭力,提高盈利能力。造紙企業通過后向一體化并購,實施“林漿紙一體化”戰略,可以保障原材料供應,降低原材料價格上漲帶來的不利影響,提升紙品的檔次,優化造紙原料結構,緩解環境污染問題。而且實施“林漿紙一體化”戰略,也和國家提出的“退耕還林”的方針相一致,可以得到一些優惠政策和政府的扶持。早在上世紀70年代,“林漿紙一體化”就已經成為國際造紙業的發展模式。國際大型制漿造紙企業以多種形式建設速生豐產原料林基地,并將造林、營林、采伐、制漿、造紙與銷售結合起來,形成了良性循環的產業鏈。90年代中期國家明確了造紙原料以木材為主,確定了“林漿紙一體化”的發展方針。對于已經具有一定規模的造紙企業,可以采用產業縱向并購戰略,實施林紙一體化戰略,實現對上游林漿資源的獲取。根據中國造紙協會的統計,到2009年年底,國家與省市批準建設的林紙一體化項目已有20多個。隨著低碳經濟的到來,林漿紙一體化一下子升了溫,造紙企業間的重組整合更多地瞄準了林紙一體化。另外,一些造紙企業也可以通過并購向產業鏈上游延伸,保證原材料的供給。如2010年廈門安妮股份收購湖南中冶美隆、廣東冠豪高新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收購湛江冠龍紙業有限公司,主要目的都是保證生產所需原材料的穩定供應。(2)橫向一體化并購。橫向一體化并購可以使優勢企業通過存量資產的調整實現規模擴張,而非新增產能,能夠避免產能過快增長而造成供過于求,及由此導致的惡性競爭;可以使企業迅速獲得規模效應,獲取同類市場的規模競爭優勢,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可以使造紙企業內部的產品結構更加合理;有利于先進的管理、技術自由流動,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整個產業的管理水平和技術水平。因此,橫向一體化并購日漸成為國內重點造紙企業的主要擴張方式之一。中國誠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中國紙業投資總公司是實施并購擴張戰略的典型代表,公司從間接控股粵華包B踏上打造紙業板塊的征程,而后通過一系列收購重組,使造紙產能迅速擴張到約240萬噸。又如2010年,民豐特種紙股份有限公司收購嘉興市豐萊桑達貝紙業有限公司,進一步優化了公司特種紙產業結構,做強、做大特種紙加工產業。(3)跨國并購。經濟全球化已成為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總趨勢。經濟全球化最突出的表現是企業的國際化經營,而海外并購是企業國際化經營的一種重要方式和手段。在過去20年,中國企業的海外并購以年均約17%的速度增長,已經引起了國內和國際人士的強烈關注。我國一些具有國際經營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的造紙企業,已先行進行了部分跨國并購。造紙企業跨國并購,目的是通過對某些稀缺資源的獲取或與增長潛力的細分市場的領先企業的合作,從而實現在國際化過程中的快速發展。如理文造紙有限公司于2005年2月收購了一間位于美國加州薩摩亞年產20萬噸的木漿制造廠;2008年5月玖龍紙業收購越南一家名為正陽造紙廠的控股權。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速,以及中國造紙企業競爭力的提升,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實施跨國并購。
四、結語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推進,中國造紙業將面臨來自世界范圍內的沖擊與競爭。企業兼并重組是加快造紙業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的有效途徑之一,也是每個要做大做強的造紙企業難以回避的課題。欲改變中國造紙業目前所面臨的一些現實問題,并購重組勢在必行。《造紙工業發展“一二五”規劃》提出“到2015年,年產100萬噸以上大型綜合性制漿造紙企業集團達到20余家,其中若干企業的銷售額進入全球紙業排名100強。通過加大企業重組力度,完善產業組織形式,逐步形成大型企業為龍頭、中小企業協調發展的產業組織結構。”國內有實力的造紙企業應盡快實施并購活動,實現林漿紙一體化,改變造紙業企業規模小、產業集中度低的現狀,將優勢資源集中于部分強勢企業,形成具有優勢的大型造紙集團。這樣,不僅可以減少不必要的重復投資,緩解產能過剩的問題,而且還可以增強對原材料等資源的控制能力,增強中國造紙業的整體競爭力。我國造紙企業在并購過程中應避免追求短期利益,注重企業的結構化發展。要根據造紙產業的特點,以提高自身核心競爭力為主要目的,從整體戰略的角度選擇合適的并購方式,循序漸進的開展并購活動,減少并購風險。
參考文獻
[1]Graeme K.Deans,Fritz Kroeger,Stefan Zeisel.科爾尼并購策略[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4
[2]曹振雷.我國造紙工業的現狀與思考[J].中國造紙.2009:28
(10):63~66
[3]郭永新.國際金融危機形勢下中國造紙行業的現狀與發展建議
[J].紙和造紙.2009:28(3):1~3
[4]賀華溢.基于產業演進曲線理論的我國并購與產業演進關系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09
[5]許華,劉志鋒.中國造紙企業一體化發展戰略研究[J].商場現代化.2006(10上):148
[6]許華,王海剛.資源約束條件下中國造紙業的現狀分析與發展思考[J].中華紙業.2009:30(15):32~34
[7]張秋生,王東.企業兼并與收購[M].北京:北方交通大學出版社,2001
[8]趙俊豪.中國造紙行業并購模式研究[D].復旦大學.2008
[9]2011年造紙行業:行業整合與升級[Z].搜狐證券.2010-12-17.http://www.china-papernet.com
項目基金:本文系漳州師范學院院內課題,項目編號“1007 L2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