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財務報表概括地反映了一個企業的經營成果、財務狀況及其現金流動情況。財務報表分析的關鍵就是揭示報表數字與數字之間的關系,指出它們的變動趨勢與金額。由于現行企業的財務報表、財務分析指標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影響了財務分析的質量。為了幫助信息使用者有效的利用財務分析做出正確的決策,文章就企業財務分析存在的局限性進行剖析并提出解決對策。
【關鍵詞】財務報表;財務報表分析
一、會計報表分析的必要性
會計報表是會計賬的濃縮,幾乎每個數字都是由很多數字累加產生的,因此相當少的數據代表了無數經濟活動和會計記錄的結果。由于有些會計報表中的余額太綜合以至于難于理解,所以這類單一數據和無數交易之間有許多是需要解釋的。為充分發揮財務報表的作用,會計報表分析應運而生。由此產生了報表分析的一系列方法和工具,并逐漸形成了一套比較成熟的會計報表分析體系。
二、現行財務報表分析方法的局限性
(一)片面性
1.現階段,我國會計計量方法采用歷史成本計價法。因此財務報表反映的信息主要是歷史性的信息。然而,社會經濟環境瞬息萬變,以此編制的資產負債表,其財務數據難以代表公司資產的現行成本或可變現凈值,從而造成資產負債表的失真;而且不能反映外部通貨膨脹或物價水平的調整。同時歷史成本的原則還導致同行業新老企業比較的困難。
2.財務報表所反映的信息常常是以貨幣計量的財務性信息,導致信息披露不完整。非財務性的業績評價指標,如管理層的能力、團隊合作精神、綜合競爭力、創新能力等在企業經營業績的評價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卻常常未能在財務報表中披露。
(二)滯后性
財務報表分析方法主要有比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三種,在分析實踐中,比率分析法是企業財務分析最方便使用的方法,也是分析中最重要的方法。
由于受到各種限制,比率分析法的局限性比較明顯。主要表現在:比率分析法一般都是通過堆砌大量數據指標,而得出分析結果;采用的數據信息都是歷史資料,建立在歷史數據基礎上的財務指標僅能反映以前年度的績效。分析所用的會計數據,有些是通過估計和判斷得出的,其結論難免出現偏差。由此得出的比率缺乏預測性和發展性,使指標分析僅能滿足評價企業當期經營成果的目的,而無法滿足對企業今后的發展能力和經營效果進行預測這一目的。
(三)易粉飾性
對同一會計事項的賬務處理,會計準則允許企業自行選擇使用可行的規則和程序,管理層自主選擇影響報表的信息質量,存在著通過改變會計政策來扭曲企業實際情況的可能性。如財務比率分析過程中使用的大部分指標為時點指標,例如流動比率、速動比率、權益乘數等,此類指標較容易被修正。這往往就為管理層運用不同的會計政策修改報表數據,從而粉飾自己的業績提供了一個途徑。即使針對一些時期指標,企業會計人員也可按財務指標的要求進行主觀修改,使得會計指標的計算結果無法反映實際情況,為報表使用者帶來錯誤的信息。
三、改善財務分析質量的對策
(一)完善會計準則、會計制度及相關的法律法規
會計準則制定單位應根據經濟環境的變化及時完善會計準則、會計制度等,杜絕管理層利用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變更粉飾財務報表、操縱會計利潤及財務信息的機會,規范會計行為。
(二)提高財務人員的綜合能力和素質
會計報表的編制及分析都是通過會計人員來進行的,所以會計人員的專業技能決定了財務報表的質量,對會計人員分析評估現代企業的財務狀況的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分析人員要關注企業公告及媒體報道中關于企業經營信息,包括行業背景信息,把企業經營情況與財務指標結合起來分析,深刻領會財務數據背后的業務背景,才能深刻理解財務報表數據,以更廣闊的視野和高度去分析。
(三)采用多種方法來全面評價
一般而言,非財務因素指標的量化程度較低,如何評價和判斷其影響很難把握。但是企業處于越來越激烈的競爭環境,企業經營者越來越需要非財務性指標參與日常的經營決策。企業的內部控制體系也深深影響企業的運營和效率,影響著財務報表的質量。通過超越財務報表分析的框架,結合企業的內部控制和外部環境,進行多方位、全面的財務分析,才能在有效合理范圍內比較準確的評價企業的財務狀況及經營業績。
此外,現代企業面對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對企業經營產生重要影響,但在財務報表中披露不充分,而附注是對財務報表本身無法或難以充分表達的內容和項目所作的補充說明與詳細解釋。許多非貨幣形態表示的信息只有在報表附注中反映,財務比率分析中很多指標數據也只在會計報表附注中披露。對于這些信息需要在定量分析的基礎上,需做出定性的判斷,兩者相互結合才能使財務分析更全面、準確地反映真實情況,獲得對決策有用的信息。
要將企業與標桿企業,特別是同業標桿作比較。將企業的業績與同行業標桿進行比較,才能更好定位企業,為企業戰略的動態調整提供指導和幫助。在操作上要結合企業實際環境和發展階段,找到合適的標桿企業來比較,分析優劣勢,找差距。使用指標分析時,要對分析指標進行統一的定義,統一計算口徑;同時要關注雙方的會計政策、會計處理方法和會計估計的選擇,必要時做適當調整后再進行分析。
參考文獻
[1]唐文君.財務報表分析與企業價值研究[J].財會研究.2007(8)
[2]陳瑜,王琳.試論財務報表分析視角[J].財經問題研究.2009(4)
[3]張巧巧.淺析企業生命周期與財務戰略的選擇[J].中國商界.2010(12)
[4]王海燕.會計報表分析方法[J].企業導報.2009(11):164
[5]沈荔.財務報表分析的局限及其改進初探[J].中國農業會計.2011(8)
[6]郭嫣.小議會計報表分析研究[J].現代商業.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