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民間融資的規模逐年增加,發展迅速,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正規金融機構的借貸壓力,促進了經濟的發展。但是,同時也暴露出了一系列不容忽視的問題。鑒于民間融資存在的問題及其呈現的特點,提出監管與自律并重的政策性建議有利于其良性發展。
【關鍵詞】民間融資;良性發展;政策建議
近年來,我的中小型企業迅速發展,在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逐年增加,然而,在它們發展的同時卻并沒有得天來自正規金融機構體系的足夠支持。這樣便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民間融資的發展,導致民間融資相對活躍。民間融資對于經濟發展起著重要的補充作用,在一定的程度上緩解了由于正式金融系統供給不足而導致的資金短缺問題,但是,民間融資在其發展的過程中出現了一系列不良因素亟侍解決。因此,探索其解決途徑具有重大的意義。
一、民間融資的界定
對于民間融資的概念,目前在我國來講,還沒有形成統一的定論。央行的定義為:民間融資是相對于國家依法批準的設立的金融機構而言的,泛指非金融機構的自然人、企業以及其他經濟主體(財政除外)之間以貨幣資金為標尺的的價值轉移及本息支付。也即:在國家法定金融機構之外,出資人一般以獲取資金利息、受資人為取得資金使用權并支付約定利息為交易目的,從而采取借貸、票據融資、有價證券融資、私募集資等形式的金融性行為。綜合考察了民間融資的各種概念,結合現有的實際情況,可以認定,民間融資就是在國家依法批準設立的金融機構之外,出資人與受資人之間以貨幣資金為標的的價值轉移及本息支付為形式的融資行為。
二、民間融資存在的問題
隨著經濟的發展,資金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民間融資活運動日益活躍。但是民間融資在其具體的運營過程中暴露出了一系列的問題。第一,民間融資在一定程度上擾亂了金融秩序,削弱國家宏觀政策的調控。一方面,資金利率高。民間融資利率上存在著的無序競爭現象顯著,其利率有很大的自主性、不確定性,很大程度上高于銀行利率。另一方面,資金投向盲目化。由于缺乏政府的有序引導,民間資本的盲目性和逐利性均暴露無遺。第二,對正規金融產生了嚴重的不良影響。由于民間融資活動的唯利是圖,對于正規金融有很大的惡性影響。最重要的表現為由于民間融資具有一定的隱蔽性和自發性,又游離于中央銀行監管之外,其經營活動相當隨意,形成了黑市利率,對國家利率政策不利。第三,民間融資的監管力度相對較弱,容易破壞社會的經濟穩定與和諧發展。民間融資多是無擔保、無中介、無正規手續,資金使用都容易導致融資債務糾紛,從而產生使用暴力收款,損害當事人的人身和財產安全,造成社會治安混亂,影響社會穩定。
三、促進民間融資良性發展探索
(1)不斷深化金融體制改革,營造良好的金融環境。第一,逐步完善正規金融體系,建立起多層次的金融市場。人民銀行應加強貨幣政策指導與貨幣政策工具的運用增強中小金融機構資金實力。商業銀行在控制信貸風險的時加大信貸投放力度,盡量滿足有市場、守信用的中小企業合理的資金需求。第二,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充分發揮市場配置作用。加快利率改革,推進利率市場化的步伐,通過市場化,讓資金在同等條件下在直接融資與民間融資之間合理分布。構建多元化的農村金融市場,拓寬農村投融資渠道,鏟除滋生高利貸的土壤。第三,建立民間擔保體系,加強對民間融資的保障。積極發展以民營資本為主的民間擔保基金,為民間融資提供擔保后盾。地方政府應重視和支持民間信用擔保機構拓展業務,積極為中小企業融資創造條件,拓寬渠道。(2)改善民間融資的法律制度環境。第一,民間融資要獲得健康發展,必須要在整個金融體系中為其確定一個合理的法律地位。我國民間融資對民營經濟發展起到了較大的支持作用,在我國金融體系中應該占據重要的地位。第二,在認可民間融資的法律地位的同時,要盡快出臺和完善關于民間融資的相關法律法規來約束民間融資活動的合理合法的發展,健全民間融資法律框架,以保護正常的民間融資行為。第三,制定出完善的行政和刑事處罰細則,堅決打擊大規模非法民間融資活動,如非法集資、非法發放貸款等行為,以凈化我國的金融環境。(3)規范民間融資的發展形式。第一,按照法律規定,放寬私人設立金融組織的準入禁限,堅持自負盈虧、風險自擔的原則,限定經營范圍、業務種類,先試點、后擴大,逐步形成比較完善的準入、退出機制,促進私人銀行的發展,讓民間融資發揮更大作用。第二,在城市社區或農村鄉鎮,成立區域性金融互助組織。其功能是幫助當地居民融通資金,既發放貸款又吸收存款。以居民入股、控制規模、鎖定業務、自主經營、服務社區為原則來服務于民間融資市場。
參考文獻
[1]陳寶樹.民間融資“六化”趨勢不容忽視[J].金融時報.2011(12)
[2]王莎莎.我國民間融資問題探析[J].企業導報.2009(3):134
[3]李建軍.民間融資規模及對宏觀經濟影響分析[J].中國金融.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