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企業財務管理控制在企業內控系統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并對推動企業提升財務管理水平有著強大的促進作用,伴隨我國新會計制度下會計環境的變化和市場經濟環境需求的加強,加強企業內部財務管理控制更是迫在眉睫,憑借企業內控協調平衡企業內部的管理問題,解決企業發展瓶頸,有效適應市場經濟環境,保證企業的健康長遠發展。
【關鍵詞】企業;財務內控;問題;途徑
一、企業財務內控的意義
(1)財務內控是現代企業管理的重要管理手段。財務內控在現代企業管理中占據主要地位,同時財務內控涉及到的控制環節貫穿于企業各個生產環節,在其中發揮著調節、控制、管理、監督、規范人員行為的作用,能夠使財務分散、獨立的活動集中、整合起來,從而能夠針對同一既定目標共同努力完成相應工作任務及業績指標。(2)財務內控是促進企業健康經營的有利保障。企業財務內控的直觀目的就是保障企業財務計劃的良好實現,因此財務內控最直觀的作用體現也是通過監督與調節來實現。可以說,如果沒有有力的財務控制保障,那么財務活動的任何預測、決策與預算都難以達成目標。
二、企業財務內控實施進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如果整體縱觀我國企業財務內控現狀來看,財務內控管理水準有高有低。雖然不少企業財務管理水準相對突出,管理也相應到位。但是也有不少企業的財務管理質量并不高,這主要是由于多數企業不能結合自身管理現狀及所存在的問題進行管理內容更新、管理體系機制改革,從而隨著企業規模逐步壯大之際,其旗下業務范疇也在相應擴充,這時越來越多的新鮮事物及問題也就一起涌現出來,導致內控效能弱化。如當前我國有不少企業依然慣用以往傳統的管理手段及財務管理模式,而隨著經濟的發展及企業外部環境的改變,這些生搬硬套、舊經濟體制下的管理模式就很難適用現代企業的生產管理需求;加之不少企業內控制度的制定不能結合實踐管理情況落實下去,同時由于企業內部控制結構不合理與內部審計及監督機構不能統一等的客觀問題存在,都進步導致了企業內部財務控制管理混亂的加劇;而隨著管理無序、混亂的被動管理局面出現,企業不少領導意識較晚或是對此根本不予重視,加之其本位觀念及意識的存在,促使財務會計人員篡改會計信息、虛化信息利益,以求得自身公司的短期經營利益,另外再加上會計行為主體自身業務處理能力的有限或是處理失誤等因素的存在,使得財務信息失真,進而最終導致決策實效或是執行效果不佳、阻礙企業經營發展。
三、解決途徑
(1)強化企業管理者內控意識。提高管理人員的思想認識,使其樹立科學的財務內部控制觀念,以此消除在內控實施過程中的障礙。企業管理人員的態度在財務內部控制中起著決定性作用,進而對內部控制制度的落實情況產生重要影響。對于企業職工,尤其是高層管理人員,需積極落實財務內部控制制度,以積極的態度執行本崗位應遵守的規章制度,同時要把財務監管工作放到重要位置,以此才能打造出健康的財務內控環境。(2)加強財務內控監督執行力度。企業的財務內控要想切切實實地發揮出理想成效,必須要落實監督管理舉措,充分發揮出監督執行力度。因此,企業應重點關注內部財務審計監督,確保其內部檢查的權威性與獨立性能夠充分體現,不但要抓好事后監督,還要保證事前與事中階段的參與與控制,及時根據財務管理狀況作出評價與分析,以此才能為企業財務內控提供參考依據。(3)加強會計業務體系技能、嚴懲逾矩人員。財務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業務技能水準、及消化吸收知識的能力對企業發展與內部管理控制至關重要。因此,企業除了要建立各種規范管理機制去約束財會人員,同時也要結合自身財務管理狀況極力更新會計行為主體的體系技能知識結構,不斷充實會計人員的體系技能知識,以此才能提升其職業素質,促進企業內部財務管理與控制。另外,對于企業領導一方面也應當落實干部任用制度考核,建立并完善企業經營管理者的考評及選拔機制,摒棄原有的僅靠數字來考核企業經營者水平與業績的方法,對于弄虛作假的經營者,要嚴懲不貸。
總之,隨著當前各行各業競爭意識的加劇以及經濟需求的不斷提高,企業經營者及管理者應當建立一種高瞻遠矚的超前意識,認識到企業財務內部控制的重要性,變現管理手段、結合自身經營特點更新管理體系機制內容,落實行動舉措,以此才能在內部監督控制的環境下,保證會計行為主體履行自身職責,提高自身財務管理水準,提升財務管理的中心地位,最終促進企業實現長遠化與持續化發展。
參考文獻
[1]牛延峰.我國企業內部財務控制淺論[J].財政監督.2009(8)
[2]周孔香.加強企業內部財務控制的途徑探討[J].中國市場.2010(44)
[3]甘聲錦.我國企業集團財務控制現狀考察及對策思考[J].企業導報.2009(2):57
[4]周玫,沈向光.試論加強企業內部財務控制[J].經營管理者.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