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化工行業的不斷發展,各種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的發生率也在逐漸的提高。由于突發性的環境污染事故往往會對周圍的環境和生物產生很大的影響,因此要求具有充足的應急預案來進行救援。本文針對信息技術背景下的環境應急監測技術進行簡單的分析。
【關鍵詞】信息化背景;環境應急監測技術;突發行環境污染
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一般會由于自然災害、人為操作失誤、機械故障等因素所引起,具有一定的不可預見性。在發生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時,需要進行科學的監測,才能夠為救援行動的快速開展提供及時和準確的信息,包括污染事故的范圍、濃度、污染物的種類等信息。因此,應當不斷的完善環境應急監測技術,才能夠有效的協調各部門的工作,為環境污染事故應急救援行動提供科學的依據。
一、我國環境應急監測技術的研究現狀
(1)我國應急監測技術的起步較晚。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國內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的發生率呈現上升趨勢,這引起了國內各界的廣泛關注,因此在20世紀末,我國開始了對應急監測技術的研究,但是發展速度較晚,而且硬件設備不全。(2)缺乏統一的技術規范。我國在應急監測技術方面,還沒有統一的技術指導,當遇到不同的突發環境事故時,不同的監測站職能根固有的監測模式以及工作經驗進行布點和采樣分析,因此在數據的準確性方面無法確保,而且往往會由于主觀的判斷失誤而導致分析結果的可靠性受到影響。(3)設備較為落后。當前我國使用的應急監測技術相關的硬件設施,其精密度較低,比起國內外先進的實驗室水平,還具有很大的差距。(4)環境應急監測技術儲備不足。我國的環境應急監測儀器水平底,專業技術人員專業素質差,對多種現場取樣的儀器應用能力差,不靈活。(5)另外,在一部分區域中,由于缺乏統一的布局,使得監測系統的配置十分混亂,資源的配置也出現重復現象,對于污染的地區不能準確的監測,因此在應對突發性環境事故進行監測時,往往具有一定的滯后性。
二、信息化技術在應急監測中的應用
(1)數據庫技術的應用。在制定相應的應急監測方案時,需要對于發生事故的地區進行信息的掌握,但是由于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往往發生的很突然,缺少臨時收集信息的時間,因此,需要事先將不同區域的各種監測需要的信息進行和搜集和整理,并且使用數據庫技術進行管理,這樣在需要時便可以隨時進行調用,節省時間。(2)地理信息技術的應用。在應急監測系統中應用地理信息技術,能夠對于發生污染事故的發生地以及周圍區域內的地理心理、人口分布等進行查詢,及時尋找到環境敏感點,可以再電子地圖上對檢測數據進行分析,并且劃定水鴣鴣的影響范圍,將事故污染實現可視化。(3)GPS技術的應用。將GPS技術應用于環境應急監測中,能夠將事故現場、監測點位以及敏感目標等進行精確的定位,一方面能夠對事故的發生范圍進行動態的分析;另一方面對于監測點位的布設也能夠起到一定的參考作用。在空間信息中,比如企業的位置以及敏感目標的位置等,實現使用GPS技術進行定位,并且將相關的信息數據錄入到計算機數據庫中,而對于事故現場的位置,則需要在應急監測的過程中進行錄入。(4)通信技術的應用。在應急監測系統中,經常需要根據事故的進展情況以及救援情況進行救援方案的調整,這就需要救援現場與事故指揮中心保持暢通的聯系。而在這個過程中,所傳遞的信息應當包括有語音信息、圖像信息以及數據信息等,這就需要使用不同的通信技術才能夠實現,因此,需要將通信技術充分的應用到應急監測中,常用的有GSM、GPRS通信技術等。(5)信息管理系統的應用。將現代的信息技術應用于應急監測預案當中,才能為事故發生后及時準確的獲得各種必要的信息和資料提供便利,贏得寶貴的時間,避免事故突然發生時監測人員手忙腳亂,保證監測工作緊張有序、有條不紊的展開。
由于突發性的污染事故的發生,常常包含著很多不確定的因素,而為了能夠使應急救援工作更有序,需要對事故救援的工作進行應急環境監測,只有根據科學的監測效果,才能夠制定出合理的救援方案。因此,應當將現代信息技術不斷應用于應急環境監測中,確保應急監測效率的不斷提升,為救援贏得更多寶貴的時間,以此來降低事故造成的損失。
參考文獻
[1]趙起越,白俊松.國內外環境應急監測技術現狀及發展[J].安全與環境工程.2006(3)
[2]羅云生.論當前環境應急監測技術[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1(23)
[3]王明賢,張莉莉,孫娜.基于信息技術的環境應急監測技術的研究[J].環境科學與技術.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