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闡述了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基本思路,并結合CDIO的能力大綱,總結出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基本特點,進一步探析CDIO工程教育模式與創新能力培養的關系。
【關鍵詞】CDIO;工程教育;創新能力
一、CDIO工程教育模式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來國際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2000年10月,麻省理工學院(MIT)等四所大學以Ed.Crawley教授為首,創立了CDIO工程教育理念,并成立了CDIO國際合作組織。CDIO代表構思(Conceive)、設計(Design)、實施(Implement)和運作(Operate),它以產品研發到產品運行的生命周期為載體,讓學生以主動的、實踐的、課程之間有機聯系的方式學習工程。作為工程教育改革的創新工具,CDIO框架提供了面向學生的教育,即強調在構思—設計—實施—運行現實世界的系統和產品過程中,來學習工程的理論和實踐。
二、CDIO能力大綱
CDIO能力大綱建立在對人才培養目標綜合分析的基礎之上,根據當代工程實踐的準則推理出來的,分為4大類17條70點。主要包括技術知識和推理,個人能力、職業能力和態度,人際交往能力以及在企業和社會環境下構思、設計、實施、運行系統的能力四個方面。CDIO大綱對這4個目標進行了細化,建立了2級指標和3級指標,更全面和具體的豐富了大綱的內容,構建了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基礎的現代工程知識、能力及態度等規范。其中,個人能力、職業能力和態度是成熟工程師必備的核心素質;同時,現代工程系統越來越依賴多學科背景知識的支撐,因此,學生必須掌握適當的技術知識并具備嚴謹的推理能力,才能保證工程實踐順利進行;工程實踐需要分工與合作,因此,學生還必須掌握必要的人際交往技巧,并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最后,為了能夠真正做到創建和運行產品/系統,學生還必須具備在企業和社會兩個層面進行構思、設計、實施和運行的能力。
三、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基本特點
(1)大工程理念。CDIO理念具有一種全球化的視野,以一種系統宏觀的視角來培養工程人才。其培養目標要求明確工程師的目標和角色,明確工程師的社會責任,能在現代組織管理模式和市場運行機制下實現對產品、過程和系統的構思、設計、實施和運行。(2)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CDIO培養目標涵蓋了在組織中從事工程工作所需的全部能力,包括專業技術知識、實踐能力、個人能力、職業能力和態度、團隊工作和交流能力等。(3)密切聯系產業。CDIO教育模式以產業需求為導向,教學內容和方法與產業發展同步,理論和實踐相結合,以培養適應產業發展的合格的工程人才為目標。(4)系統的工程教育改革。CDIO是一項系統的工程教育改革,包括目標、主題、愿景、標準和大綱,涵蓋了工程教育理念、培養目標、課程體系、教學模式和專業評估等因素在內的系統綜合的工程教育改革,實施CDIO教育模式需要學校、社會和產業密切的合作,需要學校各個環節、各個部門的積極配合,需要從方案到實施和評估一系列的具體環節,是一個復雜系統的工程。(5)注重實踐。CDIO強調讓學生在“做中學”,其工程實踐部分主要強調的是實踐,給學生提供了一種很好的理論結合實際的學習方法與平臺,彌補理論教學的不足。
四、CDIO工程教育模式與創新能力培養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工程教育改革的一個代表,能夠大力促進工程和教育學術研究的發展。CDIO提出系統的能力培養、全面的實施指引以及實施檢驗的12條標準,能使工程畢業生在工程基礎知識、個人能力、人際團隊能力和工程系統能力四個層面能力得到強化,能以綜合的培養方式提高學生的系統綜合能力為目標,這與創新教育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目標是一致的。基于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創新能力培養,發現CDIO大綱與創新能力相契合的特點,提出將CDIO融入創新教育之中的設想,把創新教育貫穿于工程科技人才培養的全過程中,構建包括培養方案、課程體系、教學模式、環境建設和評估體系在內的一整套模式,培養出適應現代社會發展需要的創新型工程科技人才。
參考文獻
[1]鄭薇薇.基于CDIO的創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D].大連:大連理工大學.2010
[2]康全禮,陸小華,熊光晶.CDIO大綱與工程創新型人才培養[J].高等教育研究學報.2008(12):15-18
[3]李曼麗.工程師與工程教育新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
項目基金:本文系吉林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重點課題:“基于CDIO理念的地方高校工程學科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之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ZC1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