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住宅小區路面分為瀝青混凝土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瀝青砼路面和水泥砼路面各有其優缺點,本文就住宅小區的瀝青砼路和水泥砼路的各自特點進行分析。
【關鍵詞】瀝青砼路;水泥砼路;優點;缺點;分類
一、居住區路面分類
(1)按照路面材料品種分類:分為瀝青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其他路面等。(2)按照路面力學特性分類:分為柔性路面、剛性路面兩大類。其中,柔性路面的主要代表是瀝青類路面,剛性路面的主要代表是水泥混凝土路面。
二、從多個方面對住宅小區的瀝青砼路和水泥砼路的特點分析
(1)從各自組成材料的選用進行比較。水泥路面組成材料包括水泥、碎石、砂、水、外加劑等。其中,水泥可選用42.5級以上的道路硅酸鹽水泥、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或32.5級以上的礦渣硅酸鹽水泥。瀝青路面組成材料包括瀝青、碎石、礦粉、砂,改性瀝青混合料還包括外加劑等。按照《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關于瀝青路面使用性能氣候分區指標,本區屬夏炎熱冬冷濕潤區(1-3-2),使用的瀝青標號主要為70#、90#兩種。各種材料規格、質量均應符合相關技術規程、規范和標準的規定。(2)從施工技術難度比較。瀝青施工要專用的瀝青攤鋪機,價格很高,攤鋪效率很高,所有的水泥設備加起來也比瀝青攤鋪機便宜同時,水泥還多了一個振搗的工序。總而言之,瀝青攤鋪機械造價高,工序簡單,水泥相反。(3)從路面能耗進行比較。根據計算,當不計瀝青本身能量時,水泥砼路面的能耗比瀝青砼路面的能耗高25%左右,修建瀝青砼路面的能耗要比水泥砼路面少,對節約能源有利。(4)從技術適應性進行比較。水泥砼路面的最顯著特點是它具有很大的剛度以及良好的抗疲勞特性。由于砼板的彈性模量比基層材料高的多,因而水泥砼路面的承載力大部分是從板本身得到的,而瀝青砼路面面層與基層的模量相差不大,由荷載產生的應力有很大一部分要依靠路面基層來承擔。對于土基,水泥砼路面對土基條件不太敏感,而瀝青砼路面的整體強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土基強度。對于路面所使用的集料,水泥砼路面是有水泥這種水硬性結合料膠結而成,它可以容納各種類型的集料和砂。而瀝青砼路面對集料的要求較高,除應滿足規范規定的強度、耐磨耗(磨耗率、壓碎值)及粗糙度(磨光值)指標要求,還應考慮瀝青與石料的粘結力。氣候條件對路面結構的影響主要表現為當地氣溫、降水以及地下水位對路面的影響。水泥砼路面對溫度的敏感性較小,在炎熱的夏季,水泥砼路面不會出現象瀝青砼路面因溫度而產生的車轍、推移、泛油等病害。從分期修建方面來看,瀝青砼路面具有可以分期修建的優點,以適應交通量增長的需求,同時又可恢復瀝青面層的使用性能和減緩老化。一般而言,水泥砼路面是不適宜分期修建的。(5)從工程造價上進行比較。水泥路面的建造費用比瀝青路面節省一倍。按每立方米混合料測算,瀝青混合料需要1000元~1200元,而水泥路面僅需要500元~600元。按厚度計算,18cm厚瀝青路面每平方米造價180元~240元,而28cm厚的水泥路面每平方米只需要90元~120元。(6)從使用品質上進行比較。水泥路面具有良好的耐久性,較高的強度、剛度、高低溫穩定性和水穩定性;瀝青路面的耐久性、高低溫穩定性以及水穩定性均較差。水泥路面平整度較低,高速行車舒適性稍差,有較強的顛簸感;瀝青路面具有較高的平整度,高速行車舒適、平穩。水泥路面抗滑性較差,一般需要采取人工壓紋或刻槽措施增加其粗糙度,提高其抗滑性能;而瀝青路面具有良好的平整度和粗糙度,抗滑性較好。(7)從后期養護維修上比較。瀝青路面局部修復或加鋪時,需要的機械多而全,必須動用瀝青攪拌樓、攤鋪機和壓路機,其局部修復養護費用比新建費用大致高4倍到5倍,而水泥路面局部換板可使用三輥軸機組或小型機具施工,動用的機械設備少而輕巧,其局部修復的養護費用是建造費用的2倍到3倍。
住宅小區的路面面層類型的選擇應綜合考慮施工條件、維護條件、使用品質、工程造價、維護費用等因素。與瀝青路面相比較,水泥路面具有更長的使用壽命、更好的使用品質以及更優的經濟性。對于水泥路面施工速度慢的缺點,可以通過使用商品混凝土、優化施工組織予以彌補;關于水泥路面所產生的交通噪聲,因為居住區道路設計行車速度最高不超過40km/h,小區(級)路設計行車速度僅為20km/h,這種低速行車所產生的交通噪聲甚為微小,幾可忽略。因此,一般城市居住區道路應當優先選擇水泥路面作為路面面層。
參考文獻
[1]湯旭東.城市居住區道路路面面層類型的選擇[J]
[2]陶東.水泥路面和瀝青路面優缺點比較[J].科技致富向導.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