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電力行業集約化管理的深入,企業成本控制決定了外協施工隊伍成為電網建設中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根據《安全生產法》第四十一條的規定和安全屬地化管理的模式,企業對外協隊伍的安全生產管理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所以企業必須加強外協隊伍的安全生產管理。
一、外協安全管理工作上存在的問題
(1)對承包單位的安全資質審查流于形式,只注重對承包方資質的靜態審查,而忽視對承包單位的人員素質、技術力量、施工機械、施工方法等動態因素的審查和管理。(2)發包單位以包代管,在安全管理上對承包單位的管理較少,全憑外包單位自己自律管理。有的單位甚至在與承包單位簽訂施工合同時就寫明不管發生任何傷亡事故,均由承包單位負責,這種以包代管的現象造成承包單位對作業中的安全問題置若罔聞。(3)外協人員流動性大,大多數沒有經過系統的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訓,安全意識淡薄,成為安全生產一大隱患。(4)外協安全工具管理混亂,有的施工方為了節省資金,有的怕麻煩,很多外協單位的工器具不能進行周期性預防性檢測,甚至有的檢測不合格的產品依然被使用,這就導致外協施工單位的工器具存在諸多安全隱患。(5)電力施工現場點多面廣,安全監控力量薄弱,外協施工方普遍存在“重進度、輕安全,重干活、輕培訓”現狀。違章現象屢禁不止。(6)外協隊伍的培訓機構和獎懲制度不健全,由于沒有整體平臺支持,各個施工隊伍的管理制度和培訓考核五花八門,流于形式,作為甲方的供電企業的監管滲透性不強。
二、他山之石參考反思
(1)渤船重工“狠抓兩頭,嚴控中間”。兩頭是嚴抓分包商準入和清出;一是在源頭嚴格控制素質低下人員進入外協隊伍,對有獨立法人的外包隊伍,嚴格對其安全資質進行審核,從事特種作業人員必須具備特種作業人員操作證等。二是嚴要求清出,對外協隊伍進行考核,將每月違章次數多、隱患治理慢的隊伍列入“黑名單”,并對屢次進入“黑名單”和發生事故的外協隊伍實行嚴格“清出”。(2)湖北武漢東新供電公司對外協隊伍注重平時的教育和培訓,為公司常駐施工隊伍搭建了一個網絡交流平臺,2011年建立了東新供電分包商交流群,十多家施工方負責人,安全員,資料員加入該群,公司每月定期將省、市公司相關指示要求,稽查通報,兩票問題上傳到共享區,組織大家進行學習,通過互動的方式加強平時的安全教育培訓,也方便了各分包隊伍在技術上,安全管理上的資源共享。
三、外協安全管理工作上的建議。
(1)外協隊伍安全管理要在管理標準和流程分工應清晰,工作分步驟有序進行。分包商的資質準入關、合同控制關、前期準備關、過程控制關、業績評價關、工程結算關層層傳遞,責任到人,管理標準中還形成了資質審查、合同控制、教育培訓、過程管理、安全業績評價、預警和停牌六個步驟,從細節做起,層層管控。(2)建立統一有效的內部管控平臺,將分包隊伍的培訓、考核、日常工作、評價、通報等內容整合公開,讓外協隊伍工作上清楚明確、培訓上點面俱全、考核上公開透明、形成良性循環的競爭機制。(3)加強對承包方的安全培訓和監督,由安監辦組織對承包單位的全體人員進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并經過三級安全教育并考試合格才允許進入施工現場作業,考試卷和安全承包合同一同備案;發包方對承包單位的安全施工負有監督和指導責任,對其施工的組織措施、技術措施、安全措施實行監督管理。如果是勞務發包,發包方是安全施工第一責任者,承包單位勞務人員應在發包方的直接指揮和管理下進行勞務作業,確保發包方對承包方的有效安全監督。(4)對工程施工的危險因素進行分析、預測和預控,在開工前首先對施工工程進行危險因素預測、評價,然后,根據危險因素危害程度提出相應的防范措施,并組織承包方作業人員進行認真的學習,以達到事前控制事故的目的。(5)推行現場安全技術交底制度,現場的安全技術交底,是保證施工人員現場作業安全的必要條件。為進一步明確甲、乙雙方的安全責任,建立外包工程現場安全技術交底制度,以文本形式實施《外包單位(項目)安全文明生產現場交底備忘錄》。《外包單位(項目)安全文明生產現場交底備忘錄》對現場安全文明生產需遵守的有關規定、遇到各類情況的處理及施工期間雙方的職責作出了明確、詳細的規定,在項目開工前,發包方該項目負責人對所有承包方施工人員按照《備忘錄》上的規定,結合現場周圍情況逐條進行交底,交底結束后所有被交底人員在《備忘錄》上簽名;該《備忘錄》一式兩份,一份由發包方項目負責人保存,一份交承包單位工作負責人保存。(6)注重外協人員中技術人員的培養,提供交流、培訓、獎勵等方面激勵機制,帶動其他外協人員共同進步。
參 考 文 獻
[1]劉曉洲,劉偉峰.外包工程的安全規范化管理.電力安全技術.2009(6)
[2]侯勇.淺談電力工程項目外包施工安全管理的方法.科技資訊.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