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建立和完善內部控制體系已成為我國上市商業銀行經營管理中急需解決的難題。本文指出了上市商業銀行內部控制的問題和不足并提出了有效改善我國上市商業銀行內部控制的相關對策。
【關鍵詞】上市商業銀行;內部控制;問題;對策
一、我國上市商業銀行內部控制現狀與問題
(1)內部控制環境薄弱。我國上市商業銀行人力資源政策方面重視程度不夠。例如招商銀行、民生銀行的報告中都未明確提到人力資源政策這一概念,而中國銀行上明確指出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狀況。在實際工作中,不少民營股份制上市銀行對員工培訓方面更多關注業務的拓展,弱勢職業操守方面等。同時,勞動人事分配制度也不完善,比如招商銀行在員工錄用上,依然存在對制度的回避和人情世故關系運用的情況,這也是大多數上市銀行的存在的問題。此外,上市商業銀行的員工對內部控制的意識不夠,這也是對員工培訓不夠重視和企業文化不夠深入的體現。(2)風險識別和分析能力弱。風險評估技術不能及時掌握和使用,應對措施不足。16家上市商業銀行雖然都引入了量化風險的技術,但實際上多用定性方法,并沒有將定量與定性技術良好地結合起來。(3)控制活動執行力度低。目前流水賬頁碼短缺和銀行柜員不按規定及時修改口令這些問題在上市商業銀行仍舊存在。此外,授權制度不夠規范,沒有明確設立和統一,授權過大、過小,甚至越權操作都時有發生。(4)信息傳遞效率低。缺乏有效的信息溝通渠道,信息傳遞效率低。上下層級之間,有的上市商業銀行辦事程序不夠簡單直接,中間環節過于繁雜,因此可能會延誤信息的傳遞并使得信息失真。同級之間,伴隨著業務量的擴大和分工的專業化程度加深,對于業務的非主要環節還存在忽視的情況。16家上市銀行的報告中都有涉及信息與溝通方面的制度信息,但是都沒有過多的關注,提出的意見也都沒有考慮充分仔細。(5)監督不全面。簡單地說,監督系統分為內部監督和外部監督。內部審計人員職業素養低,無法跟上發展。實際工作中銀行內審人員可能無法識別所有問題和風險,做出防范措施。而且,上市銀行內部缺乏一套完整、科學、有效的內部控制評價體系,工作人員會抓住機制當中的漏洞,為謀取私利,相互袒護,使監控的效用遠遠降低,因而導致內部控制制定和實施的有效性不能發揮和落實。
二、完善我國上市商業銀行內部控制的對策
(1)優化內部環境。完善上市銀行治理機制。建立規范、有效的治理組織結構及明確管理層的責、權、利,使之既保持獨立又相互牽制。一要堅持正確的商業銀行經營理念,風險偏好要準確定位。二要全面提高全行綜合素質,培養好的職業道德。三要堅持內部控制優先的原則,各種決策和業務都要在制度約束下,任何部門和人員都不能脫離內部控制的監督。(2)建立科學的風險評估系統。風險評估應涵蓋所有的新業務領域和新業務類型。我國上市商業銀行應該借鑒國外先進經驗,逐步引進國外先進的風險評估和管理技術,建立適合自身的動態的風險評估模型,對上市商業銀行可能面臨的各類風險進行全面持續的監控。(3)加強控制活動。銀行業應根據自身業務發展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強化內部控制活動。首先,借鑒國外銀行內控機制先進經驗,結合自身現狀,完善銀行內部控制制度。(4)建立和完善銀行信息系統,提高溝通效率。一是開發和運用信息系統的同時不忘維護。良好的信息系統利于銀行人員之間信息交流,及時發現內部控制薄弱環節,快速做出反應。這一點可以通過建立有效的工作機制,明確相關責任人的管理權限來達到效果。二是增強與銀行外部的溝通。銀行要發展要上市,就必然會受到市場等外部來源的影響,所以銀行應加大對外部信息的收集和溝通。三是拓展銀行業掌握信息的渠道,制定反舞弊措施,提高信息的正確性。(5)提高內外部監督能力。從內部監督角度來講,銀行要加強內部監督的專業性、獨立性和權威性。因此,改善內審人員開展工作所需的物質條件,建立獎懲責任制,從而調動內審人員的積極性。從外部監管角度來說,銀行監管部門可以加大對銀行內部控制的監督和處罰力度,對于檢查出的問題應該要求立即整改,對故意違反相關規定的堅決予以處罰。同時,銀行要盡可能地配合外審工作人員的工作,聽取外審人員提出的建議。這些措施能從外部推進上市商業銀行重視內部控制制度,樹立風險意識和內控意識。
參 考 文 獻
[1]耿介一.淺析我國商業銀行內部控制存在的不足[J].經濟視
角[J].2011(6):86
[2]龔瑜,崔建華.我國上市商業銀行內部控制信息披露淺析[J].大眾商務[J].2010(4):152
[3]程聰.上市商業銀行的公司治理現狀及對策建議[J].企業導報.2010(3)
[4]黃娟,常國華.我國上市商業銀行內部控制現狀與完善對策分
析[J].投資研究[J].2010(11):2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