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獻信息的數字化和信息傳輸的網絡化以及信息服務的社會化,使公共圖書館面臨“邊緣化”的挑戰。唯有順應社會的發展不斷開拓創新,建立符合時代特征社會需求的信息服務體系,方可變挑戰為機遇,贏得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信息服務;數字化;信息資源
圖書館歷來是文獻收藏及文獻信息服務的中心。信息服務(Information Service)作為圖書館的主要職能之一被提出如果從1876年美國塞繆爾.S.格林(Samuel.S.Green)倡導“幫助讀者”算起,至今已有130多年歷史。一個多世紀以來,圖書館信息服務工作的外延和內涵,形式和內容一直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變革不斷的進步和演化,特別是從上世紀80年代以來,經歷和面對的變革和挑戰是前所未有的。從“知識爆炸”、“信息時代”、“網絡時代”一直到今天的“數字時代”,圖書館的信息服務一直緊跟著這些“時代”的演變進行著自我的變革。今天,面對“數字時代”的環境,圖書館信息服務同樣又將面臨全新的挑戰。
一、公共圖書館面臨的問題
公共圖書館作為現代圖書館概念下的老大哥,面對“數字時代”文獻信息數字化新環境,信息服務面臨的挑戰將是全面而深層次的。(1)文獻信息資源壟斷優勢喪失。圖書館歷來把文獻收藏作為自己最主要職能,這種職能也是圖書館社會價值的主要體現。由于對文獻收藏的連續性和一貫性,圖書館形成了人類社會體系完整而全面的文獻資源,特別是在社會發展過程中形成的知識積淀和發展軌跡在文獻收藏積累中得以體現。這種獨特性也就造就了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的壟斷性。公共圖書館由于自身服務對象的定位對文獻收藏的需要,也即公共圖書館館藏建設是面對所有文獻,形成文獻信息資源的壟斷優勢體現的更充分和明顯。長期以來公共圖書館的信息服務所依靠的就是這種壟斷性的文獻信息資源。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的這種壟斷性是時間積累的產物。但今天,文獻信息的數字化,特別是文獻生產者將其歷史產品數字化并提供回溯檢索功能服務后,圖書館的壟斷性文獻資源優勢就宣告喪失。更有甚者,原來的壟斷資源成為毫無價值的廢紙。比如云南省圖書館收藏的紙質版《化學文摘》(CA)是云南省唯一最全最完整的,其價值和意義可以想見。可以說是云南省圖書館職能的重要體現,也是公共圖書館文獻資源壟斷性的證明。但面對今天具備全新檢索功能可以回溯到CA出版之初以網絡傳輸為服務手段的電子版CA,紙質版CA曾經的價值蕩然無存。圖書館的信息服務是依存在圖書館的文獻收藏上的,文獻資源壟斷優勢的喪失必然給這項工作帶來本質上的挑戰。文獻資源壟斷優勢的喪失是數字化時代文獻電子化傳輸網絡化給圖書館帶來的最本質的挑戰,并引發連鎖式的反應。(2)服務市場被分化。在我國由于歷史的原因長期以來研究機構的專業文獻積累都不夠,需要公共圖書館提供文獻資源保障,也就是說在專業研究領域公共圖書館長期以來擔負著一定的文獻保障職責,為研究機構提供信息服務也就成為公共圖書館信息服務工作重要的核心部分。然而公共圖書館的這一傳統職能隨著文獻數字化的到來正逐步被瓦解。今天各專業研究機構可以輕易的獲得數字化的文獻,特別是回溯性的文獻。再加之國家對科研的大力投入以及其本身所固有的專業素質突出的人才優勢,各專業研究機構短短幾年就建立起了又全又專的文獻信息資源庫。面對這樣的專業文獻資源庫,公共圖書館能提供的文獻保障已經失去意義,直接導致公共圖書館失去曾經作為信息服務主陣地的科研機構這一核心領域。同樣的原因,公共圖書館正在或者已近失去諸如標準查詢、專利咨詢、查新服務、引文檢索,甚至專業文獻查找等傳統的信息服務領域。昆明植物研究所購買了30個鏡像的CA不夠用,而云南省圖書館僅有一個CA鏡像卻從沒人用過。這一典型案例充分說明文獻數字化帶來專業研究機構文獻信息服務的崛起公共圖書館專業文獻信息服務的沒落。(3)信息傳播中心的功能被弱化。圖書館作為人類知識的保護儲存中心,積蓄了海量的知識信息,是人類社會文明的資源庫,圖書館的建設發展程度已經成為一個國家社會文明程度的標志。長期以來圖書過作為社會知識信息資源庫必然也就成為社會一個重要的信息源,是社會知識信息必不可少的傳播中心。但是文獻信息的數字化和傳輸的網絡化使信息服務呈現社會化,信息的傳播不再是單向的,信息的接受者也成為信息的制造和發布者,Web2.0時代的用戶創造內容(UGC)模式正是這種信息服務社會化的寫照。每個用戶利用網絡接收、發布和制造信息,并通過網絡變單體為組合,編織成整個社會化的“數據庫”。很顯然,公共圖書館在這個“數據庫”中僅僅是個節點,其信息傳播中心的功能被稀釋弱化在社會化的信息服務浪潮中。
二、信息服務的需求和發展趨勢
全方位的數字化和網絡化信息服務,正隨著信息數字化向更深、更全面的方向發展,信息需求已然發生了巨大的變化。(1)時效性突出。快捷是當今社會的行為方式,要求快捷的信息服務不僅僅是社會行為方式的需求,更是社會信息化的要求。社會的高速運轉,數字化信息在網絡高速路上的快速傳播產生的信息裂變突顯了信息的時效性。這就要求提供的信息服務必須第一時間找到信息,第一時間發布給用戶,以確保信息的時效性。目前提供輿情信息服務采用的都是定時信息掃描搜索,實時發布更新的方式,為的就是確保信息的時效性。(2)信息服務智庫化。所謂智庫化服務就是信息服務者通過向客戶提供信息分析報告等深度信息情報參與用戶決策的過程。輿情服務機構通過提供輿情分析報告,參與制定公關方案就是典型的智庫化信息服務。信息的社會化和裂變式的傳播使得信息需求者難以系統全面掌握所需的信息同時,更需要對決策起直接指導作用的信息分析報告等形式的情報。智庫化信息服務的主要特點首先是需求者是以社會機構為主,個人的需求基本沒有;其次服務方式以項目的形式進行操作,持續時間比較長;三是參與性強,要求信息服務機構從立項開始就要參與,全程實時提供系統全面的動態信息,并給出決策意見,表現出極強的參與性。
三、應對之策
(1)加強數字信息資源庫建設。信息資源就是財富。有了資源才可能開展服務,沒有資源正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資源是一切的保障。但面對龐雜的信息資源庫,任何圖書館或機構是不可能俱全的,因此加強數字信息資源庫建設的核心是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符合服務區域或對象信息需求的信息資源體系。一是自建數據庫。公共圖書館在多年的藏書建設過程中,或多或少都形成了自己特殊的文獻收藏體系,這些特色文獻數字化形成的數據庫具有極高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是一種專指性和唯一性都很強的數據庫。比如地方文獻數據庫、特藏文獻數據庫。二是針對服務區域或對象的信息需求或發展戰略規劃,購買專指性較強的數據庫。(2)研發信息服務體系。社會在進步,時代在發展,研發符合社會發展需求具備新時代信息特征的信息服務體系是圖書館信息服務工作的必然。新的信息服務系統必須緊扣信息數字化傳輸網絡化這一時代特征,在信息搜集和信息發布環節突出信息時效性,應用運行機制實現智庫化信息服務。(3)建立廣泛的合作聯盟。合作聯盟體現在這樣幾個方面。首先是信息資源共享,通過信息資源共享形成龐大的信息資源保障體系;第二是使用統一的或者是相互兼容的信息服務平臺;第三是通過信息服務平臺實現人力資源貢享;第四認同并應用相對統一的信息服務標準。
時代的發展社會的變革在給原有的秩序產生沖擊的同時也帶來了新的機遇。如何順應社會的發展,與時俱進,建立符合時代特征社會需求的新體系,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永恒命題。公共圖書館的信息服務工作也一樣,原有的服務體系在受到沖擊的時候,通向新領域的門也正徐徐開啟。公共圖書館應緊緊抓住現代信息技術發展的重要機遇,與時俱進,創新信息服務的新方法、新形式,開創公共圖書館信息服務工作新篇章。
參 考 文 獻
[1]尚進.Facebook的社交統治力[J].三聯生活周刊.2012-05-06
[2]余宇航.信息的裂變與受眾的突顯地位——試論網絡信息傳播.中國新聞研究中心.http://www.cddc.net/cnnews/xmt/200909/7620.html
[3]喬振林.新時期圖書館的管理創新[J].企業導報.2010(12)
[4]詹德優.信息咨詢理論與方法[J].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5
[5]沈彤.現代信息技術環境下公共圖書館信息服務面臨的挑戰與應對之策[J].電子世界.2012(2):9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