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切實加強師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新形勢下各高校肩負的重任,其工作開展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培養社會主義建設接班人質量和構建和諧社會的效果。本文以無錫職業技術學院為例,探討了新形勢下思想政治教育實踐舉措。
【關鍵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思考
高校作為培養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和建設者的重要陣地,同時也是是意識形態最敏感、最活躍的地方,也是最多元化、文化碰撞最強烈的地方,有道是“育人先育德,育德先育魂”,研究和掌握師生的思想狀況, 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與方法,有針對性地加強思想政治工作,既是高校黨建工作的需要,也是21世紀高校培養人才的需要。
一、深入推進師德建設,增強思想政治教育責任感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用正確的理論武裝師生并有效應對當前復雜多變的各種挑戰的緊迫任務;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確保高等教育事業健康發展的客觀要求。無錫職業技術學院在積極推進開展“踐行師德創先爭優、服務學生成長成才、辦人民滿意教育”主題實踐活動中,以“三育人”工作為載體要求全體教師公開師德承諾,開展“師德標兵”評比,努力提高教職員工的政治覺悟和職業道德水平,進一步增強做好黨建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責任感、緊迫感,幫助青年學生健康成長,爭做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模范。
二、構建學習型黨組織,堅持理論武裝加強思想建設
在全面開展“創先爭優黨建工程”建設中,圍繞提高領導干部的學習力、執行力和綜合素質,以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為主線,以兩級中心組理論學習為龍頭,以全院師生員工政治學習為基礎,以形勢政策教育和法制宣傳教育為補充,以理論聯系實際、解決學院發展中的重大問題為落腳點,通過實行學分制,采取自學、輔導、討論、集中學習等多種形式,不斷把理論學習活動引向深入。組織實施“五個二”(閱讀二本書、參加兩次集中學習交流、聽取兩次講座、欣賞兩部影視片、撰寫兩篇學習心得)學習教育活動,開展“學黨史樹理想信念,學典型樹人生標桿”活動,重點學習《中共黨史》,購買配發學習材料,組織觀看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第三屆道德模范評選頒獎典禮及撰寫觀后感活動。制定學生時事政治學習計劃。以宿舍為單位組織學生學習時事政治,將學習活動開展情況納入形勢與政策教育考核,極大提高了學習活動的規范性和實效性。
三、謀求工作創新,開拓思想教育新局面
“創新”對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提升,優勢的發揮,所具有的重大作用,在教育工作的開展過程中堅持理念創新與方法創新。(1)發揮主渠道作用。學校單獨成立了思想政治理論教育教學研究部,全方位整合思想政治理論教育資源,實現了概論課專題化、基礎課項目化、形勢與政策課論壇化。堅持黨委頂層設計,協調教育資源配置,實現教與學、思與行、師與生等方面的聯系上謀創新,在課上教學與課下操行、校內教育與社會實踐、發揮主渠道作用與整合教育資源方面的結合上謀突破,不斷拓寬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視野,繼續豐富主陣地建設內涵和外延,推進思想政治理論教學和日常學生思想工作一體化進程。(2)豐富教育載體。推進網絡育人平臺建設,加強信息技術新手段運用,形成網上網下、線上線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重點扶持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團隊和輔導員博客、微博、學生網上社區建設。深入開展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積極探索和建立社會實踐與專業學習相結合、與服務社會相結合、與創新創業相結合的管理體制。(3)推進素質教育。以文化素質教育為突破口,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以校園文化活動為載體,積極推進素質教育。通過完善學生文化素質教育體系、資助學生創新項目、構建學生社會實踐框架,打造“五四”科技文化藝術節、“星期二”講堂等校園文化品牌,切實為學生全面素質提高提供平臺。(4)深化理論研究。學校充分發揮黨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的作用,緊密圍繞黨建與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任務,把研究的重點放在教職工和學生所關注的焦點、熱點和難點問題上,集中力量有針對性地進行研究解決。高度重視黨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論研究成果的轉化運用,切實服務于學校改革發展穩定大局,使研究會真正成為學校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經驗交流的平臺和理論研究陣地。
參 考 文 獻
[1]張銘.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探索[J].教育園地.2008(3)
[2]王成先.新形勢下高校師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狀況探析[J].機械管理開發.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