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固定資產與無形資產的核算是《中級財務會計》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對此的理解掌握程度直接關系到該課程其他部分及后續課程的學習。本文以固定資產與無形資產在核算方面的聯系與區別入手,介紹了若干教學經驗,以期為提高教學質量提供參考。
【關鍵詞】固定資產;無形資產;中級財務會計;教學經驗
固定資產是企業尤其是制造業企業重要的生產力要素之一,其確認、后續計量等直接影響到資產和損益的確定。隨著我國知識創新步伐的不斷加快,無形資產在企業資產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加強對其進行會計核算顯得尤為重要。將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的會計核算方法深入理解并熟練運用,對于學生不論是就業還是繼續深造都具有長遠意義。
一、將固定資產與無形資產二者緊密聯系起來
一般情況下,《中級財務會計》教材是以企業會計準則為藍本,按會計要素逐一展開闡述的。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分別出現在兩章。為便于學生理解,講授的順序應與教材保持一致,先講固定資產,再講無形資產。但僅僅這樣是遠遠不夠的,還應再將兩者進行對照,強調二者核算方法的聯系與區別,便于學生從整體上對這兩部分的會計準則進行掌握,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1)確認。固定資產與無形資產均位于資產負債表的非流動資產部分。二者最明顯的一個區分標準為是否有實物形態。對于土地使用權,是按固定資產核算,還是按無形資產或投資性房地產核算,應時具體情況而定:過去已經估價單獨入賬的土地應作為固定資產;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權以及持有并準備增值后轉讓的土地使用權應作為投資性房地產。要注意強調有關二者的諸多知識點的依據是財政部頒布的企業會計準則,要讓學生懂得企業會計準則是會計核算工作的指南針。(2)初始計量。固定資產與無形資產均應按照成本進行初始計量。在諸多的獲取方式中,外購是最常見的一種。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購買價款超過正常信用條件延期支付,實質上具有融資性質這一方式越來越受到企業的歡迎。此種情況下的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的成本均應以購買價款的現值為基礎確定。實際支付的價款與購買價款的現值之間的差額,應在信用期內采用實際利率法進行攤銷。由于此種核算方法是建立在學生以后才會學到的《財務管理》課程中時間價值理論上的,所以講授起來存在一定難度。建議根據學生的接受水平、會計知識基礎等因材施教:對于整體悟性高、接收速度快的學生,可將時間價值理論做通俗講解,重點放在實際利率法上,可以畫出時間軸或列表幫助學生理解。(3)后續計量。固定資產與壽命有限的無形資產均涉及跨期攤提。這與成本模式下的投資性房地產是相同的。另一方面,也是這三者區別于其他非流動資產的重要標志。由于固定資產屬于企業的傳統資產,且畢竟有實物形態,所以會計準則對其核算方面的規定比無形資產要豐富、精確得多。首先,從攤提方法上看,固定資產提折舊的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雙倍余額遞減法和年數總和法,比準則中提到的壽命有限無形資產常見攤銷方法直線法、生產總量法更加多樣化。其次,固定資產提折舊開始和結束的時間表現出了一定的“惰性”,這與壽命有限的無形資產“自可供使用起開始攤銷、處置當月停止攤銷”截然不同。二者攤提的金額一般應按用途計入當期損益。企業至少應當于每年年度終了,對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的使用壽命、固定資產預計凈殘值、攤提方法進行復核,與原先估計有差異的,應重新進行調整。這一改變應作為會計估計變更。教師應注重強調會計估計變更與會計政策變更的區別。(4)資產減值。固定資產與無形資產不僅有各自的具體準則,并且均涉及《企業會計準則——資產減值》。二者的減值損失一經確認,在以后會計期間一般不得轉回。要讓學生明白,這與存貨是完全不同的。(5)處置。處置包含的類型應逐一講解,并進行舉例。固定資產處置的核算內容比無形資產要多,需用到“固定資產清理”賬戶。該計價對比賬戶的結構有些復雜,應重點講解。
二、固定資產與無形資產教學中其它應注意的問題
初級職稱考試的《初級會計實務》和中級職稱考試的《中級會計實務》覆蓋了本課程的絕大部分內容,應著重向學生說明這一點。固定資產、無形資產、投資性房地產等均涉及建筑物和土地使用權,但劃分標準不同。在這一問題上,初學者容易將三者混淆。教師可舉一些生活中的實例,如百姓買房如果是為了自住,應作為固定資產;如果是為了炒房,應作為投資性房地產,并由此及彼推至企業。
根據筆者的教學經驗,學生們對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的學習熱情遠高于金融資產和存貨等,尤其固定資產折舊部分學生做題的積極性較高。因為這兩部分不像上述內容那么抽象深奧,折舊那部分的題目比較短小精悍,學生做起來很有成就感。對此教師應順水推舟,將這兩部分的基礎打扎實。
參 考 文 獻
[1]財政部會計司編寫組.企業會計準則講解[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