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乒乓球運動是我國較為普及的體育項目,是體育教學的重要部分。乒乓球教學中要有效運用教學方法與手段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
【關鍵詞】乒乓球教學;內容;方法
一、乒乓球運動的特點及價值
乒乓球運動的特點是器材設備簡單,室內室外都可以進行,運動量可大可小,不同年齡、性別和身體條件的人都可以參加,很容易被大眾所接受。乒乓球速度快,變化多,要求練習者在短時間內對瞬息萬變的擊球有較強反應能力和應變能力。它可以有效地提高人的身體素質,可以調節改善神經系統靈活性,可以改善心血管系統和呼吸系統的功能,可以提高心理素質,可以促進交流,增加友誼。乒乓球項目有單項、雙打、團體項目。團體項目通過個體來實現,所以乒乓球項目可以培養獨立思考、單獨作戰及集體主義的精神。
二、兵乓球教學的基本內容
眾所周知,乒乓球課堂教學是由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兩大部分組成。理論教學內容的設置主要集中在乒乓球運動概述,兵乓球比賽裁判法及小型比賽的組織編排、比賽規則和兵乓球專項技術分析三個方面。實踐教學以技、戰術教學為內容:主要有握拍法,基本姿勢,基本站位,正、反手平擊發球,正手發上、下旋球,正手攻球,反手推擋,反手撥球,反手搓球等;基本戰術的主要內容為發球搶攻戰術,對攻戰術等。兵乓球教學內容除了學習理論知識外,最重要應該是技術的練習。乒乓球技術較為復雜,技術動作較為細膩,有推、打、彈、拉、拔、搓、削、挑、滑、抹等幾種技術,手感要求較高。所以在乒乓球教學練習過程中,讓他們明白每一個技術都不僅僅是一個動作,而是幾個動作的組合、連串,如發球技術,是由準備姿勢、引拍、迎球揮拍、球拍觸球、隨勢揮拍、還原等幾個動作的連串。當然,在有限的教學中絕不能面面俱到,應重點放在了推擋、搓球、攻球和拉球上,其中拉球為教學難點。只要解決好重點和難點問題,其他技術教學就迎刃而解了。
三、兵乓球教學的若干方法
(1)興趣激勵法。興趣激勵法就是在教學訓練中正確選擇、使用培養興趣的方式,營造愉快、活潑的課堂氣氛,使學生自覺地、積極地學習和鍛煉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全面發展。主要是通過乒乓球人文教育與情感激勵、目標設定激發學生訓練興趣。人文訓練通過介紹國球歷史、闡明乒乓球運動的好處,激發訓練興趣。情感激勵對于基礎薄弱學生的學生,要給他們更多的關心、愛心和熱心,多給鼓勵與表揚。對于基礎和素質比較好學生,提出更高要求,使之克服驕傲自滿的情緒。目標激勵則設置適當的目標,把訓練的目標或較復雜的技術動作分解幾段,每一段都設立一個通過一定的努力可以達到的目標。(2)體育俱樂部教學法。體育俱樂部模式主要分三種類型,即課外體育俱樂部,課內體育俱樂部和課內外結合的體育俱樂部。在這三種類型中課外體育俱樂部為最早形式,這種形式以拓展學校體育功能,培養良好的體育習慣和行為為主要目標;課內體育俱樂部模式以現代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論為依托,體現人本主義的教育理念,構建新型的教學方式為目標;課內外結合的體育俱樂部是伴隨著素質教育的興起,提出課內課外一體化,以終身教育思想為指導,培養適應學習社會的能力為目標。(3)小群體學習法。小群體學習是指在教師指導下,學生按體能、技能、興趣、愛好等不同需要或以系、班為單位組成人數較少、自選小組長的學習方式。小群體成員通過教師的指導自訂教學目標,自我評價學習效果,相互指導、幫助、共同探討掌握技術動作的方法,通過在成員間、小組間的相互激勵競爭體驗學習和成功的樂趣,培養了創新能力,增強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小群體成員通過課內外的結伴學習,通過相互間的學習和幫助,提高了其合作和競爭意識、交往能力以及對他人、集體和社會的關心程度,從而促進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提高。(4)同質搭配和異質搭配混合訓練法。當兩個人可以對練時就出現對手問題,以往的觀念就是兩個水平相近的人一起練,這樣固然好。因為這樣兩個人進步是同步的,而且很快。但異質搭配也有好的一面,比如不同技術水平伙伴的搭配,技術水平高的一方對技術水平偏低的一方可以起到學、傳、幫、帶的作用。另外,高低水平同學的搭配,從另一個角度講??梢耘囵B學生的球風。不同打法、不同風格、不同球拍性能伙伴的搭配,可以培養學生的適應能力,給學生以啟迪。不太熟悉的同學、情感表現不同伙伴的搭配,可以培養學生的交往意識,提高其交際能力。不同性別同學伙伴的搭檔,可以培養學生與他人良好相處的意識。
參 考 文 獻
[1]胡啟凱.淺議乒乓球教學方法[J].太原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3)
[2]楊益群.淺議高校乒乓球教學方法[J].今日科苑.2009(8)
[3]查方圓.中職學生乒乓球訓練方法研究[J].企業導報.2010(5)
[4]王葉峰.高校乒乓球教學方法探析[J].經營管理者.2010(16)
[5]汪磊,張立志,孫振杰.乒乓球初學者教學方法的實驗研究[J].科技信息.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