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村鎮銀行發展中面臨諸多難題,本文剖析這些問題的成因,提出必須提高員工業務能力、加快完成“三大系統”對接等對策加以妥善解決。
【關鍵詞】村鎮銀行;服務“三農”;人才;扶持
一、主要問題
第一,營業網點稀少,社會認知度低,無法留住企業基本結算賬戶,吸收存款難度較大,導致可貸資金不足。第二,缺乏創新動力,利潤來源單一,運營成本居高不下。第三,信用環境較差,貸款道德風險難以控制。同時,部分村鎮銀行的經營過于集中在某個行業,存在嚴重的風險隱患。第四,人力資源緊缺,人才總量不夠、員工整體從業經驗不足,業務技能、專業知識和風險防控能力不高。
二、原因分析
(1)“先天優勢”不足,后天發展困難重重。一方面,村鎮銀行網點少,現代化手段缺乏,對絕大多數農村居民的吸引力小。同時,村鎮銀行成立時間較短,農村居民對其缺乏了解,認為“村鎮銀行是雜牌”,紛紛表示“不敢貿然去存款”。另一方面,從發展現狀看,“系統上線”不足,持續經營嚴重受阻。首先,未能接入征信系統;其次,未能接入大、小額支付結算系統。導致其客戶無法在銀行之間直接劃賬、全國支票不能結算,無法滿足客戶資金結算快速安全的要求。再有,未能接入銀聯。與人民銀行構建現代支付體系要求格格不入,長期來看也不利于留住客戶。(2)“支農認識”不足,極易偏離辦行宗旨。一方面,主發起行為村鎮銀行的控股股東或唯一大股東,村鎮銀行發展政策、高管人員、管理制度、操作系統等均依賴主發起行,業務開展中習慣于與主發起行的分支機構或與其他銀行機構做比較,未從戰略高度定位發展方向,社會責任感和主動性不足。另一方面,村鎮銀行作為“自主經營,自擔風險,自負盈虧,自我約束”的獨立企業法人,要考慮發起人或出資人的訴求,必然會把實現利潤最大化作為自身最大的追求目標。(3)“政府支持”不足,配套政策難以到位。一是大多村鎮銀行的存款準備金率,執行的是商業銀行的存款準備金率,比農村信用社的標準要高;二是尚未獲得穩定性較好的農田水利、以工代賑等涉農性的財政資金對口支持;三是再貸款利率沒有享受優惠待遇。(4)“團隊建設”不足,業務發展缺乏動力。我國村鎮銀行發展的時間較短,還處于探索階段,需要一批在金融方面擁有專業技能和操作經驗的人才。村鎮銀行的工作環境與薪酬待遇給從業人員招聘帶來一系列難題,導致招聘不到相應的人才,招聘經驗不足、業務素質不高的從業人員又會增加銀行的操作風險。
三、相應對策
(1)村鎮銀行應優化資源配置,提高員工業務能力。首先,村鎮銀行要結合自身機構規模小、業務簡單的特點,按照因地制宜、運行科學、治理有效的原則,建立和設置公司組織架構。其次,村鎮銀行要科學設置業務流程和管理流程,精簡設置職能部門,確保機構高效、安全、穩健運行。再次,村鎮銀行可根據本地產業結構或信貸管理的實際需要,在同等條件下,適量選聘具有技術專長的人員作為其董事、高管,激發員工潛能。最后,要鼓勵村鎮銀行組建既懂信貸業務又了解市場和企業、實踐經驗豐富的信貸業務管理團隊,提高化解風險的能力。(2)地方政府應加大扶持力度,提高履行職責能力。一是對初創階段的村鎮銀行減免營業稅和所得稅,支持其發展壯大;二是加快建立農業政策性保險機構,為村鎮銀行的資金安全提供切實保障;三是建立必要的風險補償機制,建立村鎮銀行服務“三農”和支持新農村建設的正向激勵機制。(3)監管機構應加強金融監管,提高防控風險能力。一是要建立嚴格的準入制度,加強村鎮銀行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審查。二是要建立審慎的運營監管制度。三是要引導村鎮銀行建立健全內控制度和風險管理機制,幫助村鎮銀行提高風險防范能力。四是支持村鎮銀行與農信社、郵儲銀行進行適度的有序競爭,增強村鎮銀行的活力。(4)相關部門應加快系統對接,提高持續經營能力。村鎮銀行應積極聯系有關部門,人民銀行也應明確村鎮銀行加入大小額系統的“條件”,爭取在較短時間內使村鎮銀行加入征信系統和大小額系統。此外,銀聯的準入門檻偏高,僅入會費就高達300萬元,村鎮銀行只能望而卻步,因此相關部門應盡快完善準入制度,大力實施差別化的支持政策,提高村鎮銀行的市場競爭力。
參 考 文 獻
[1]汪銘澤.淺析村鎮銀行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主要風險[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2(11)
[2]張寰.村鎮銀行:農村金融體制改革的新方向[J].企業導報.2009(11)
[3]柴瑞娟.村鎮銀行發展研究[J].理論探索.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