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國有企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加強國有企業內部控制,對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提高會計信息質量,防范國有企業經營風險,實現國有企業的保值增值,維護財產和資源的安全完整,增強國有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意義重大。本文在分析國有大中型企業內部控制中存在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了完善國有大中型企業內部控制的措施。
【關鍵詞】國有企業;內部控制;問題與對策
一、國有大中型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主要問題
(1)控制環境欠佳。一是法人治理結構存在缺陷。國有大中型企業由于體制等方面的原因,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企業的法人治理結構不十分健全,會導致企業內部控制不完善。二是企業文化不健全。國有大中型企業有的尚未建立企業文化,有的企業認為企業文化對內部控制作用有限,企業文化尚未形成企業的中樞神經和支配人們的行為方式。三是對內部控制內涵理解不深。在國有大中型企業中,有的認為內部控制主要是內部牽制,有的認為內部控制就是內部監督。往往沒有充分發揮獨立董事和監事會的監督職能,經常存在內部人控制現象的發生,這說明企業對內部控制的理解還停留在較低階段,對內部控制目標的認識模糊。四是激勵機制不完善。我國國有大中型企業普遍存在激勵不足的問題,有的認為本企業在激勵機制方面能調動管理層和員工的積極性,有的企業則缺乏相應的激勵機制。(2)控制活動堪憂。有的企業尚未設立獨立的內控部門,有的企業只能根據授權有條件地對部分業務進行監督,有的企業高層管理人員沒有受過內部控制的相關培訓。這說明企業特別是高層管理人員對內部控制的重視不夠,對內部控制人員的授權還不夠充分,內部控制管理的力度還有待加強。國有大中型企業普遍存在授權程序不完整的問題,有的企業對客戶的超額度發貨沒按嚴格的授權程序進行,對客戶的壞賬核銷隨意性較大,有的企業賒銷額度的調整沒有經過嚴格的授權程序批準。有的企業投資控制比較薄弱,容易導致資產的流失,有的企業負責人沒有對重大投資項目進行追蹤問效。(3)風險意識不強。加強風險管理能幫助國有大中型企業減少風險的幾率,提高企業創造價值的能力。當前,我國國有大中型企業還沒有設立風險管理部門,企業對風險管理重視程度不高,有的企業對少數可能存在風險的業務進行了風險評估,而對客戶信用、財務管理、采購、銷售、物流等管理活動缺乏風險評估,風險管理沒有貫穿到企業的所有業務、各個環節。(4)信息與溝通不暢。目前國有大中型企業在信息與溝通方面存在的問題是:并不積極主動地收集、處理和傳遞相關信息,使信息并沒有得到充分反饋,溝通不及時,企業的銷售、采購、物流管理系統不盡如人意。(5)檢查與監督不力。國有企業內部審計部門被賦予的職權有限,對發現的問題沒有及時處理,企業尚未在董事會下設立專門機構對企業經營者進行監督,削弱了內部審計的力度。
二、完善國有大中型企業內部控制的措施
(1)營造企業完善內部控制的外部條件。實施國有大中型企業內部控制,單靠企業自身是無法完成的。從宏觀管理的角度看,為國有企業內部控制營造適宜的外部條件非常重要。為此,國家應該在廣泛調查研究及充分征求意見的基礎上,為國有大中型企業建立一套完整、科學且是強制性的內部控制標準體系,督促國有大中型企業在此框架內予以落實。(2)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國有大中型企業應該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和市場經濟的客觀要求建立董事會,確立董事會在內部控制中的核心作用,強化董事會職責,將董事會與管理層分開,推行外部董事制度、不兼容制度,杜絕國有大中型企業中決策層與高層管理人員交叉任職,為董事會發揮決策與監管作用設立設立專業委員會,為企業管理層實施內部控制創造條件。國有大中型企業應聘請資深會計中介機構幫助企業設計內部控制制度,完善企業的信息系統,培養與內部控制相協調的企業文化和管理理念等,促進企業完善內部控制。(3)加強風險控制。國有大中型企業應通過風險評估識別企業內部重要業務流程。企業應利用各種風險分析技術,采取恰當的方法降低經營風險。國有大中型企業應選擇多種控制方法和內部控制措施,從授權審批、會計系統、財產保全等方面加強內部控制。(4)完善信息溝通機制。國有大中型企業應該建立安全生產、經營管理的信息化系統,強化企業經營者的內部控制意識,督促其不斷完善內部控制。要在企業內部構建覆蓋全員溝通的平臺,有助于員工即時解決工作中的問題,同時對于管理者而言可以對部門乃至整個企業的工作進行協調。(5)發揮內部審計作用。國有大中型企業要充分發揮內部監督作用,彌補內部公司治理監督和約束機制的空缺。提高內部審計的地位,確保其權威性和獨立性,隨時發現問題并及時解決和糾正,同時,構建強有力的外部監督系統,實現對國有大中型企業內部控制的規范和監督。(6)建立科學的財務管理體系。國有大中型企業的財務部門應建立預算編制單元,合理劃分財務內部職能。財務部門內部設置各級小組負責公司的財務管理,對企業的財務核算,財務制度的制定,資金管理、賬戶管理,投資、資產的管理,經營收入計劃、成本計劃和收入、成本的分析等進行控制管理。要建立覆蓋生產、經營管理的財務管理體系,規范企業會計行為,保證會計資料真實、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