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財務控制是企業集團財務管理的核心內容,也是集團加強內部控制的重要手段。尋求企業集團內部財務控制的有效運作途徑,是企業集團謀求進一步發展必須著力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本文通過對企業集團財務控制的特征及意義的分析,提出了保障企業集團財務控制有效運作的具體途徑。
【關鍵詞】企業集團;財務控制;有效途徑
一、企業集團財務控制的特征及意義
財務控制是指運用特定的方法、措施和程序,通過規范化的控制手段,對企業的財務活動進行控制和監督。企業集團財務控制,就是企業集團財務管理主體采取必要的方式方法使集團資本運動鏈符合財務控制目標要求的運作過程。相對于單個企業財務控制而言,企業集團財務控制有著很大不同,具有一些較為顯著的特征。主要是:(1)企業集團財務控制的主體具有多層次性。整個集團的財務控制主要表現為母公司對子公司、子公司對孫公司等形成的層層控制。(2)企業集團財務控制所依存的關系是股權關系。在企業集團這種現代企業組織形式中,股權關系是聯結企業集團的紐帶,集團公司通過投資所形成的股權紐帶對子公司實施財務控制。(3)企業集團財務控制方式是間接控制。在企業集團中,母公司只是核心企業,其與子公司在法律上是各自獨立的法人實體,因此母公司不能隨意干涉法律賦予子公司的獨立的財權,只能實施間接控制。(4)企業集團財務控制的目標具有層次性。包括總體目標和具體目標,總體目標是通過集團整體資源綜合配置達到效益最大化,具體目標是集團在不同類型企業應達到的目標。財務控制是企業集團財務管理的核心內容,也是集團加強內部控制的重要手段。加強企業集團財務控制,對于實現企業集團理財目標、保證企業集團價值最大化;協調局部與全局利益沖突,引領成員企業服從企業集團整體戰略決策;消除母子公司信息差距,提高整個集團經營決策正確性;防范和化解集團財務風險,促進集團健康持續發展等具有重要意義。
二、保障企業集團財務控制有效運作的具體途徑
(1)完善現代企業制度,規范公司治理結構。公司治理結構,是指對公司的所有者和經營者權責利的一種制度安排。企業集團要有效實施財務控制,必須建立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必須形成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經營者權力分立、各負其責、相互制衡的現代公司法人治理結構。(2)建立“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氛圍。企業集團實施財務控制,必然要對經營者和員工的財務行為進行約束,而經營者和員工可能會生出逆反心理和對抗行為,做出對企業集團整體利益不利的舉動。因此,財務控制要達到理想效果,必須借助企業文化的力量,和文化控制相結合。(3)健全企業集團財務控制的制度和組織保障。企業集團是由多個企業組成的有機整體,要實現財務控制,必須有配套的制度和組織保障。一是為規范財務會計信息,體現集團整體性,應統一財務會計制度。二是完善集團財務組織結構。科學合理的財務組織結構,能使財務控制體系得以高效運行。應根據企業集團治理機制的特點,建立“集團公司財務機構為中心、子公司財務機構為網絡”的兩級財務治理網絡體系。三是實行財務總監委派制,加強對子公司的財務控制,使集團公司的總體經營方針和目標可以在子公司得到較全面的貫徹和實現,切實維護集團公司的權益。(4)重視內部審計,增強約束與激勵。內部審計在企業集團的治理結構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其作用除了監督子公司的財務工作,也包括評價內部控制制度有效性及企業各組織機構的運行效率。企業集團通過經常性的內部審計活動,無疑對子公司經營者的違法亂紀動機有一定的威懾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內部人控制”情況的出現,甚至改變財務控制執行人的行為決策。與此同時,要注意完善企業集團內部激勵機制,激勵經營者在分享企業增加的財富的同時,自覺采取符合企業集團目標的行為。(5)完善財務管理信息系統。企業財務管理信息化是企業管理信息化的核心內容,搭建企業的財務管理信息平臺是成功實施企業管理信息化的關鍵因素之一。財務信息化的解決方案應建立在一定的網絡基礎上,其直接效果表現為數據的集中管理與控制上,使得集團公司和子公司的財務信息更加透明,從而也有利于集團公司總部對集團整體財務狀況的了解和監控,并及時進行遠程處理。(6)加強培訓,提高財務管理人員素質。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企業文化理念和管理理念也不斷創新,只有擁有一支業務素質過硬的財務人員隊伍,才能為企業集團財務控制的有效運行提供人力資源支撐。為此,應加強對企業集團的財務人員的培訓與輔導,不斷提高財務水平和組織協調能力,確保財務控制的有效運行。
參 考 文 獻
[1]白云.對我國集團公司財務控制的思考[J].商場現代化.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