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會計電算化,是電子計算機在會計工作中應用的簡稱,隨著我國企業信息化的逐步推廣,會計電算化成為企業信息化的基礎和核心。但由于會計電算化在我國的應用還在一個初級的階段,所以各方面都不成熟、完善,存在著許多問題與不足。本文針對現狀,對當前我國會計電算化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了解決對策。
【關鍵詞】會計電算化;會計軟件;問題;措施
一、目前會計電算化應用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綜合性財會專業人才較為缺乏。會計電算化的應用,對會計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求會計人員要掌握一定會計專業知識,還要掌握相關的計算機知識,財務軟件的使用技術以及保養和維護。目前在崗的會計人員雖經過計算機等級培訓,但與實際要求水平還有較大差距。有些會計人員理論知識很好,經驗很豐富,但計算機專業知識卻很匱乏,一旦計算機出現故障,就束手無策。(2)對會計電算化的認識還不到位。目前,一些領導認為會計電算化就是會計信息化,認為兩者是同一概念,沒有認識到會計信息化是會計電算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除了這個,一些領導對實施會計電算化的重要意義缺乏足夠的認識。多數單位電算化都只是代替手工核算,僅僅是從減輕會計人員負擔、提高核算效率方面入手,未認識到建立完整的會計信息系統對企業的重要性,使現有會計提供的信息不能及時、有效地為企業決策及管理服務。(3)會計電算化系統存在安全隱患。計算機病毒除了可以通過軟盤、光盤等途徑進行傳播外,還可以通過網絡環境進行傳播。它可以對電算化信息系統及遠程網絡傳輸的會計信息資料進行刪除、修改,還可以破壞計算機硬件,造成毀滅性的破壞。(4)會計軟件存在缺陷。許多軟件各核算模塊間缺乏銜接,使得總賬、固定資產、工資等模塊間數據不能順利地相互傳遞,以實現自動轉賬、相關查詢。另外數據庫缺少必要的加密措施,可以很方便的從外部打開修改,這為會計資料的真實可靠埋下了隱患,容易產生問題。(5)會計電算化管理制度不健全。很多企業在應用會計電算化后,會計制度沒有作相應的修改。目前我國有關法規中存在著阻礙電算化發展的規定。由于會計電算化對會計核算、管理方法等產生了一系列的影響,必須建立健全相應的管理制度體系,以確保會計電算化的正常運作。
二、新形勢下會計電算化的對策
(1)提高電算化人員素質。加強并制定會計電算化人員培訓計劃,提高會計人員素質。會計電算化人才總的培養目標是既懂會計業務又懂計算機知識的復合型人才,其核心是能力培養,要求會計專業的學生除具備會計知識外,還必須具有計算機操作技能。對電算化管理人員的培訓工作要經常性進行,并結合經驗交流,使培訓收到實效。(2)增強企業對會計電算化重要性的思想認識。首先,應加強企業管理人員對會計信息化的認識以及現階段國家所采取的措施等。另外,應強化企業領導對會計電算化的認識,充分認識到會計電算化不僅提高了會計人員核算的速度和精度,更重要的是它改變了傳統會計的核算方式、數據存儲、數據處理程序和方法,提高了會計信息質量。在實際中,應該專設會計電算化的主管領導,并對實施效果負責。(3)增強會計電算化信息系統的安全性、保密性。在電腦網絡環境下,為了提高網絡會計信息系統的安全防范能力,應采用一些措施,例如采用防火墻技術、信息加密存儲通訊、授權等。在企業內部,建立操作管理制度,可以考慮硬件加密或把系統作在芯片上加密等及其保密措施和專門的管理制度。(4)完善會計軟件。有關部門需盡快制定統一的政策法規來約束軟件市場,加強對軟件開發商和銷售商的管理,使財務軟件各核算模塊間更易銜接,安全性更高。另外,開發商在開發軟件,最好有記錄上機操作日記的功能,那樣就能明確人員的責任。(5)建立健全會計電算化管理制度。企業內部,要建立健全相應的管理制度體系,明確相關人員的職責和權限,并制定相關的獎懲制度,以確保會計電算化的正常運作。國家應制定并實施計算機安全法律,在全社會加強對計算機安全的宏觀控制,政府主管部門還應進一步完善會計制度,對危害計算機安全的行為進行制裁,為計算機信息系統提供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
會計電算化是世界經濟發展和計算機技術迅速傳播的必然結果,也是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的客觀要求。我國在經過30多年的會計電算化的探索之后,會計改革已邁出了穩健、有序的步伐,并取得了輝煌成就。但是,要想跟上國際電算化的步伐,還需在目前的基礎上繼續探討與研究,提高軟件通用性,培養更多的兼具財會和計算機知識的復合型人才,推動企業電算化事業由“核算型”向“管理型”、“智能型”轉變。
參 考 文 獻
[1]胡志宏.淺談會計電算化與企業信息化[J].商業經濟.2009(3)
[2]張雪松.企業會計電算化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經濟師.2009(1)
[3]樊林榮.會計電算化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會計之友(下旬刊).2010(7)
[4]王靜.試析制約我國會計電算化發展的原因及對策[J].企業導報.2010(9)
[5]任麗.淺談會計電算化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商場現代化.20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