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從企業會計職業道德的重要意義入手,分析了企業運營環境對會計職業道德的影響,然后提出加強會計職業道德的途徑,以期能對我國企業會計職業道德建設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關鍵詞】企業運營環境;會計;職業道德;對策
一、會計職業道德的重要意義
(1)會計職業道德是對會計法律制度的重要補充。法律制度不是萬能的。會計職業道德在法律制度之外發揮著重要的補充調整作用。這種補充作用要求企業會計工作人員在業務素質及職業操守方面達到一定的標準,以此滿足會計工作本身的具體要求。(2)會計職業道德是實現會計目標的重要保證。會計能否提供真實可靠的信息,能否及時高效的完成工作任務,都需要良好的職業素質做保障。會計在工作中能夠正常發揮自身的綜合素質,就會投入高度的工作熱情,發揚高度的責任感,確保信息的可靠性,減少決策的失誤,從而盡快的實現工作目標,確保企業穩步發展。(3)會計職業道德是會計人員適應社會的內在要求。會計職業道德能夠促使會計在執業時更好的進行自我約束,引導會計認識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促使其盡快彌補不足,改正錯誤,進一步提升專業素質和自我形象,適應時代發展的大潮。
二、企業運營環境對會計職業道德的不利影響
(1)企業過于關注經濟效益的追逐,導致會計工作者法制觀念淡薄。企業在追求經濟利益最大化的同時,往往忽視了一個重要的問題,即我國正在踐行依法治國的偉大戰略。然而,企業并沒有真正實現運營法制化規范化,導致部分會計人員在工作中我行我素,無視法律的存在,無視職業規范的約束,辦事不依法,不計法律后果,為追求個人利益而鋌而走險,這種法律觀念相當淡薄的后果不僅阻礙企業的長足發展,也可能招致個人前途的斷送,最終只能是人財兩空。(2)企業規章制度不能切實貫徹,會計工作者造假現象頻繁。企業往往依靠會計提供的虛假信息獲取相關人員或組織的充分信任,從而贏得更多的投資機會、額外照顧、不應發生的貸款項目等經濟實惠。這樣,企業規章制度形同虛設,會計人員通過造假行為反而可能得到企業獎勵或職務提升。(3)會計報表制度尚未普遍建立,其他部門難以對企業進行監督。目前,鑒于我國企業尚未普遍建立會計報表的工作行為準則,這在一定程度上為會計弄虛作假提供了溫床。財政、審計、稅務、工商管理等部門之間溝通頻率低,在辦事過程中協調度不夠,難以形成合力對會計信息的真實性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嚴格把關,從而導致虛假信息頻頻出現,而對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也比較弱。
三、提升企業會計職業道德的途徑
(1)營造優質企業文化氛圍。優質寬松的企業文化環境能夠增強會計工作人員的責任感,調動其工作積極性,使他們越來越認同學校的行為,并與企業各項管理工作做到步調一致,提高企業整體的凝聚力。(2)加大對會計人員的培訓力度。企業應當根據自身運營目標的需要,定期組織會計人員進行深度培訓學習,通過學習培訓,能夠使會計人員對企業競爭力有一個全新的認識,促使其樹立責任心,認清工作本職和工作要領,高效率的完成工作。(3)建立健全內部監督制度。企業應當加強內部會計監督制度,確保會計工作有序穩定的開展。會計人員與其他相關人員的職責權限應當明朗化;企業財產、資金的重大調度或處置的決策和執行應當符合內部章程,部門間相互監督、相互制約程序應當明確;定期清查財產范圍、額度、處置方向。(4)健全會計法律規范體系。在企業運營中,應當嚴格按照《會計法》的相關規定辦事工作,對違法行為,應追究單位負責人及相關責任人的責任。對于工作出色,嚴格按章辦事的行為予以一定獎勵;對于心術不正,利用工作之便引發職務犯罪的會計人員應當嚴懲不怠。(5)建立會計崗位的輪換制。建立會計崗位輪換制,可以使會計工作人員接受新的職責范圍,拓寬其知識面,得到全方位的鍛煉,提高綜合素質;同時,也避免因長期處于一個工作崗位而容易引發職務犯罪的可能性,從源頭上遏制了財務方面的不良勢頭。(6)完善會計人員的約束機制。企業在運營過程中,必然要注意對工作人員的有效約束。最有效的約束機制就是的自律。企業應當結合本身的現實情況,充分考慮個體的差異性,建立一種職業道德的自律與其他方面的他律有機結合的會計職業道德的約束機制。這種機制能夠使會計人員在工作中,自我約束,自我反省,自我完善,有利于會計人員素質的提升。
參 考 文 獻
[1]張韻.淺析中國社會企業管理創新[J].大觀周刊.2012(28):34~34
[2]盧志娥.探討會計職業道德建設[J].企業導報.2010(7)
[3]冀麗霞,黃小玲.審計責任和會計責任的辨析及其現實意義分析[J].北方經濟.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