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武漢市市容監督政策自實施以來已經在多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主要針對武漢市市容監督的效果進行調查、分析,并且給出最終的調查結果和建議。以多時、多點的抽樣調查方式和以紙質問卷及網絡問卷相結合的數據采集方式獲取本次調查數據。最終,調查顯示武漢市市容監督機制仍需在監管體制、人員準備、彈性執法等方面進行強化和完善。
【關鍵詞】市容監督;監督員;改進對策
一、前言
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階段,全國掀起了以“堅持科學發展觀,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全面進步,物質文明、政治文明與精神文明建設協調發展”為指導的城市化建設熱潮。為取得精神文明建設更大的成就,整體提高市民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武漢市自2011年9月開始正式推行市容監督員政策。該政策并非在武漢市獨行一家,湖南省湘潭市,天津市濱海新區,長沙株洲、邵陽市等全國各個地區或早或晚地也開始實施該項政策。于此同時,各區市民對市容監督員一崗開始發出或褒或貶的各種評論,在各地區新聞媒介上也常有市容監督員相關的報道出現。武漢市在政策實施之初指出要通過該舉措嚴加管理亂倒污水;亂倒垃圾;亂貼亂畫,亂穿馬路等九類不文明現象。然而在政策實施過程中,又有人指出市容監督員在監管過程的不當行為。在其他市區,同樣的現象也是屢見不鮮。對此,市民對待市容監督員的態度不甚清晰,且對于該政策的效果也是眾說紛紜。為保證武漢市市容監督員政策的順利推行和該政策向其他城市的推廣,達到其改善市容、提高市民文明素養的目的,本文對首先推行該項政策的武漢市進行切實、客觀的評價,希望可以指出該政策在推行中的不足之處,確認其正確的發展方向并盡量完善該政策。
二、相關政策
2011年7月,武漢市城市綜合管理委員會頒布《市容環境監督員上崗運行實施方案》。方案中對于市容監督員政策的實施、人員招聘、崗前培訓等一系列的環節都予以了詳細闡述。文件中指出,為打造干凈、整潔、有序的城市環境,武漢市于2011年9月起開始正式實施市容監督員政策,2000名市容環境監督員上路監督、規勸和處罰不文明行為。2000名市容環境監督員由現有“門前三包”管理員隊伍800名、招聘“4050職工”1200名組成。其主要職責是與城管執法隊員、公安交通干警一道,組成市容環境督導隊伍,制止轄區主次干道、景觀路段、繁華商業區域不文明行為,對輕微違法行為進行勸導和協助執法。同時為確保市容環境監督員的工作質量和效果,武漢市城管委辦公室將委托各區城管委辦公室,對各區市容環境監督員進行隨機督查,以確保市容環境監督隊伍工作的公平公正。
三、調研結果與分析
(一)樣本選取
本次課題的調研分別針對兩個群體來實施:一是武漢市民,二是市容監督員。本次調研針對武漢市市民設計調查問卷,旨在從武漢市市民的回答中了解市民對市容監督員工作的認可度及其主觀意見,同時從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市容監督員的工作績效。希望從此次調研中,發現市容監督員工作上的不足,同時整合市民意見探討出可行的解決方案,為美化武漢市市區環境出一份力。為深入了解武漢市市容監督員的工作狀況和采集樣本及獲得數據,我們調研組走訪了武漢市城管局和各設有市容監督員的街道口、部分街道辦和相應社區等,對市民進行了問卷調查和個案訪談,并針對武漢市武昌區市民進行了專項的問卷調查。通過問卷和個案訪談,我們調研小組共抽樣225人,進行了相關數據結果分析。
(二)數據分析
1.武漢市容目前存在的問題。調查結果顯示,市民中認為城市市容沒什么問題的占22.7%,而主要存在的問題中隨地吐痰,亂扔廢棄物和亂穿馬路這兩個問題有超過一半的市民認為存在并比較嚴重。由此可見,市容監督員主要管制的正是市民們覺得存在問題最大的兩個環節。而位于其次的是亂停車輛44.4%,在電線桿、建筑物等設施上亂貼亂畫44.0%,路邊商販占道經營40.0%,在露天場地焚燒樹葉、垃圾等24.0%,也都是城管局和市容監督員所重點管制的問題。市民們提出的其他問題還包括公交車上的不文明現象,自行車偷竊等。這些問題大部分是不觸及法律的,但是很大程度上破壞了城市形象,對整個城市的文明和發展造成很大的困擾,故這些問題的解決是武漢成為國家中心城市的重要前提。
2.與實施市容監督政策之前相比武漢市容的變化。
根據表1可知,在225份問卷中,33人認為武漢市容有了很大的改變、市容整體好轉的,141人認為有一些好的改變的,36人認為基本上沒什么變化的,9人認為比以前更差了的。62.7%的人認為武漢整體市容有一些好的改變,同時表1的數據也顯示,在市容監督政策實施后認為武漢市容沒什么嚴重問題的市民增加了9.4%,各種問題的選擇人數也有不同幅度的下降。因此,本文大膽推測,武漢市市民綜合素質的提高以及市容監督員的提醒作業,都對改善市容,美化家園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數據顯示,38.7%的市民覺得市容監督員的實施改善了街道衛生環境、路口交通情況,38.7%認為增強了市民保護城市環境的意識,5.3%認為沒有起到任何作用,14.7%認為市容監督員工作的時候不認真等,影響了武漢市容。分析可知,前兩者是對市容監督員工作的正面評價,而后兩者是對市容監督員工作的負面評價,經統計,正面評價有77.4%,負面評價有20.0%,這表明大部分市民是認同市容監督員工作的,但是作為一個為提高市容市貌為城市文明建設做貢獻的政策,有20%的負面評價,這說明此項政策在實施與執行方面存在著不容忽視的問題。
3.市容監督員的普及率。
在市容監督政策實施一年以來,80.0%的市民知道并見過市容監督政策的實施,14.7%對此略有耳聞,5.3%則從未聽說過此項政策。調查的225人中,僅有12人從未聽說過此項政策,表明此項政策的影響力是非常大的。暫且不評價該政策在實施過程中有沒有問題,或者有什么問題,它對增強市民保護城市環境的意識和創建文明城市都是起到了好的作用的。
4.市容監督員工作存在的問題。自2011年9月,武漢市容監督員上街執勤開始,負面新聞頻出不窮,大多是工作人員與市民發生糾紛,市容監督員被打。市民認為市容監督員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包括:38.7%態度惡劣,9.3%罰款時拒絕出示相關證件,5.3%罰款時不開發票,18.7%其他,25.3%認為無任何問題。在此我們可以看出,態度惡劣是市民認為市容監督員工作過程中存在的最大問題。其次則是市民認為存在的其他問題,包括市民提出的市容監督員沒有及時制止違規行為,而是一味去罰款,工作時聚集聊天等。在調研過程中,也有部分市民表示,無法接受以罰款的形式對其違規行為進行處罰,認為這樣會讓市容監督員的工作性質發生改變,表示對這樣一群雇傭的監督員十分的不信服。
5.支持度。數據顯示,69.3%的市民表示為了美化城市環境,支持此項政策,4.0%無所謂,26.7%因為收費的方式進行處罰,而不支持此項政策。無論市容監督員的工作存在著怎樣的問題,數據表明,大部分市民為了城市環境的美化對此項政策還是表示支持的。而針對不滿罰款的處罰方式,這需要市民們理解——罰款只是手段不是目的。
四、針對武漢市市容監督政策的改進建議
(一)市容監督員的素質需提高
武漢市聘任的2000名監督員中包含了現有包衛生、包綠化、包秩序的“門前三包”的管理員800人;結合公益性崗位安置,面向社會招聘了1200名學歷偏低、技能欠缺、下崗失業后再就業比較困難的40歲左右的女工、50歲左右的男工,即“4050”人員。監督員的基本素質良莠不齊,在調查過程中,部分受訪者反映部分監督員工作素質有待提高。而在武漢市容監督員隊伍建設會上,武漢市城管局督察隊也曝光了一批市容監督員坐崗、聊天、工作不主動、無作為的案例。另一方面,作為依法規執行一定處罰行為的監督員,不能因為自身的原因,導致一些不必要的爭執發生。因此作為主管部門的城管局應該努力幫助監督員提升自身素質,比如相關政策詳細的培訓,基本溝通技巧,遇到自身解決不了的問題時的處理方式等,而不是招聘后做簡單的培訓就上崗工作,這樣是對監督員的不負責,也是對廣大市民的不負責。
(二)市容監督員的職責需明確
市容監督員是協助城管管理“不文明行為”的人員。他們的職責是勸阻、制止、協助處罰影響市容的輕微違法行為,督促違法違章當事人改正。但是在我們的調查過程中,部分受訪者反映在他們過路口之前并沒有監督員實施勸阻制止的行為,而在他們過完路口后就會有若干監督員圍上來進行教育罰款。從職位名稱上看,監督員的首要職責是勸阻、制止市民的不良行為,不是為了罰款而罰款。市容監督員應該明確自身的職責,在此前提下展開工作。同樣,也需要城管局在正式錄用前明確告知錄用者,其工資、獎勵和工作中所罰款的數額沒有任何關系。
(三)引導市民養成良好習慣,市容監督員只是輔助性措施
在如今的中國,國民的綜合素質的確有待提高,正如新華每日電訊短評所說:市民文明素質的提升,城市容貌的改善,不是靠暴風驟雨式的罰款就能奏效的,罰款失去的遠比所獲得的多。從根本上說,只能靠春風化雨式的潤化,一旦市民實現了自我提升,城市文明才會有實質性的改變。一個人實現了自身的文明要求后,他走在哪里都不會亂扔、亂吐的。而武漢市所實施的市容監督員制度出發點是很好的,但是如果缺乏配套的市民素質教育,其后果必然導致市民對于此制度的厭煩甚至不理解,因此相關的政府部門更應該將重點放在引導市民養成良好的習慣,而市容監督員作為很好的輔助性措施,對市民素質教育加以強化。
(四)對于不文明行為處罰措施的改變
根據《武漢市人民政府關于治理亂吐亂扔亂穿馬路等十亂行為的通告》的相關規定,市容監督員針對市民的不同不文明行為會處以一定額度的處罰。相比于新加坡等地區對于不文明行為的重罰,武漢市相應的罰款不算太多,但是針對于社會發展的現狀,罰字當頭的市容監督員的引入,不會比城管的在場更能帶來社會的和諧,反而更容易與市民產生矛盾糾紛。其結果就是,或在市容效果上收一時之效,卻付出了積蘊矛盾糾紛的代價。從執法選擇上講,即使有其執法權委托的正當性,也仍然是一種下策,城市管理的文明度越高,越不會選擇這種方式。平心而論,亂扔、亂吐、亂穿馬路之類,文明市民也很煩,但提升文明的途徑并非罰款這一種。尤以亂穿馬路而論,即使是人們眼中的文明市民也可能會干,其成因非常復雜,想促使人們徹底改變不太可能,但即時好轉卻并非不可能。一些城市爭創“文明城”時,曾聘請很多“文明使者”在路口勸導秩序,沒有罰款,只有文明勸導,效果非常好。要改變城市容貌,不妨取消罰款項目,以勸導為主,督促其改正不文明行為。不厭其煩地對亂扔、亂吐、亂穿馬路者進行耐心而文明的勸導,幫助他們改正錯誤,這么堅持若干年,或許能夠幫助人們養成好習慣。
(五)加強市容監督員管理
市容監督員制度推行以來,網絡上不斷爆出市容監督員被打和市容監督員依仗法規對市民動粗的新聞,而網民一邊倒的相信后者,這也需要所有相關人員的反思,市容監督員作為部門聘任的人員,代表的是政府的形象,一言一行都必須受到更加嚴格的管理,而不是依仗著政府對市民施以暴行。而在近日城管局為部分人流較大的監督點發放了微型攝像頭,此舉的初衷是市容監督員一旦遇到不文明市民扯皮、毆打,可點擊開關錄像、錄音,對毆打工作人員的行為進行預警、取證,希望通過科技產品的輔助公眾可以更清楚地了解事情的始末,得到公正的結論。從管理方面來看,城管部門也需要定期的組織市容監督人員進行內部交流以及績效的考核,主要包括對文明城市的理解和自身職責的明確,定期評選出在工作中善于處理不文明行為的人員進行表彰,對其他人員進行鼓勵與向導。同時,對市民意見的調查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不斷發現問題,并不斷改進,才可以將市民與工作人員之間的關系變得融洽。
(六)完善城市建設規劃
城市管理者必須認識到并非所有的不文明行為都是市民的主觀意愿,橫穿馬路有危險,為何還有人選擇冒險?亂扔垃圾不僅污染公共環境還會顯得自身素質的低下,可是為什么有人要隨手丟垃圾?在從市民的角度去發現問題的同時,城市管理者也需要反思,城市目前的規劃是否有利于市民的出行生活,在我們的調查中有部分受訪者反映在有些車流量較大的路口綠燈的時間過短,往往只夠走一部分路程,或者有些路段很長距離都沒有垃圾桶等等。所以,除了督促市民的不文明行為,城市建設方面也應該更加人性化,讓市民的生活更加方便,為此,我們總結出這樣幾個方面:(1)增設交通擁堵路口的天橋及地下通道,同時保證在直行1000米內有過街設施;(2)適當延長紅綠燈變換的時間;(3)在各個街道增設垃圾桶,保證人們在任何地方可視范圍內有垃圾桶存在;(4)定期清理公共設備上亂貼亂畫之物,加強街道衛生的保潔工作。
五、總結
本文以調查問卷與實地走訪為主,通過了解發現市容監督員制度推行以來確實存在一些問題,如監管不到位,處罰措施部分過于嚴厲,監督員工作不負責等。以相關的分析為基礎,提出了要從源頭上提升監督員素質,明確監督員管理職責,在過程中改變處罰方式,加強監督員的管理,從根本上引導市民文明素質教育,提升城市建設規劃水平。市容監督員制度出發點是為了武漢這個城市,是為了體現“敢為人先,追求卓越”的武漢精神,但是在施行過程中需要城市管理者更多的思考,同時作為武漢的一份子,所有的市民同樣需要城市的責任感,需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發揚武漢精神,展現武漢魅力,打造文明武漢。
參 考 文 獻
[1]武漢兩千市容監督員上街嚴管九類不文明行為.荊楚網.2011-09-09
[2]聚焦武漢市容監督員連續被打事件.http://hb.sina.com.cn/z/srjdy/.2011-09-09
[3]“執罰”的市容監督員將成新亂源.http://news.xinhuanet.com/comments/2012-08/22/c_112802118.htm.2012-08-22
[4]武漢市人民政府關于治理亂吐亂扔亂穿馬路等十亂行為的通告.楚天都市網.2011-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