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各級調度調控人員流動速度一直較快,基本每年總有新分配畢業生充實到調度運行崗位,但同時調度員也不斷輸送到公司其他工作崗位。尤其是各級調度實施調控一體化以后,調控專業的高技術性與高流動性發生了沖突,這無疑為調控員的崗位培訓提出了更高要求。
【關鍵詞】調控員;調控一體化;崗位培訓;培訓體系
一、調控員培訓形式
(1)內部實施階段式培養,建立科學的人才梯隊。一名調控員的培訓按階段可分為實習培訓階段、在崗培養階段以及管理提升階段,根據每階段的特點,制定科學、合理的培訓計劃,突出學習側重點,建立個人培訓檔案,密切跟蹤培訓效果,每階段組織嚴格的晉崗考核,為每位新人制定老師,簽訂“師徒協議”,以“師徒制”的培養方式既能確保培訓的質量,還可以使調度運行經驗和調度優良傳統得以繼承發揚、薪火相傳,經過多年的完善、改進,逐漸形成了一套卓有成效的培訓體系。第一,實習培訓階段。制定嚴格、科學的新人培訓計劃,培訓周期一般為8個月。其中,基礎知識培訓4個月,包括電網初步認知(網架結構、運行方式要點)、電廠實習(機爐電三個專業的學習)、輸變電知識認知(變電站一二次設備、野外線路桿塔)、監控應用平臺掌握等;調度、監控業務學習4個月,包括調度倒閘操作、電網安全校核分析、事故處理、電網方式和繼電保護知識等。培訓計劃中明確了要掌握的知識點,并安排了嚴格的階段性考試,實現從學生到調度員的良好轉變。第二,在崗培養階段。本階段采用形式多樣的培訓方式,周期一般為2~4年,培訓對象為副值和主值調度員、監控員,重點是提高調度員對電網運行的熟悉、理解和掌控能力,以及對各類突發事件的協調處理能力。第三,管理提升階段。本階段的培養對象主要是主值調度員和調度值長,培訓周期直到其離開調度崗位。(2)堅持經驗的總結、積累和傳承,促進調控全員共同進步。通過編制并及時修訂各類工作標準及核心業務流程,指導各項收集整理工作開展。把前人辦過的事、處理過的電網故障、從事過的管理性工作,任何與調度運行專業相關的資料收集整理起來匯編成冊。通過學習前人的經驗,提高培訓和學習的效果,促進專業水平的提升。一是為每名調控員建立培訓檔案。二是實行實習調度員交接班制度。三是對歷年來電網故障和異常的處理進行總結分析,并整理成冊。(3)編制培訓教材,建立多層級題庫,提高培訓效率。調度及監控專業覆蓋面大,涉及知識較為繁多,組織各發供電單位共同編制與調控人員業務能力和實際工作密切相關的專業類教材,并建立涵蓋省調值班員、地調值班員、省調管轄廠站值班員、地調管轄廠站值班員4個層級的題庫。(4)堅持“持證上崗”管理,嚴格保證各級人員業務水平達標。樹立“大電網、大安全”的理念,在強化內功的同時,加強各級運行人員的管理,切實提升廠站值班人員業務水平。通過大力推行“持證上崗”制度,以編制培訓教材、開辦直調廠站人員培訓班為主要形式,加大調度運行崗位培訓力度,同時要求凡是與上級調度發生業務聯系的調度、發電廠、變電站的運行值班人員必須在正式上崗前考取上級調度下發的“上崗證書”。(5)充分利用科技進步,提高應急處置能力。“河北南網省、地廣域互聯仿真培訓(DTS)系統”是新一代調度員仿真培訓系統,它實現了與EMS系統的真正一體化,調控人員的潮流建立和演習方案編制在幾分鐘內即可完成。應將此類系統廣泛應用于調度員培訓、電網安全穩定經濟分析、事故重演和分析等方面。通過各單位DTS系統互聯,實現演習中省、地兩級電網數據一致,保證演習的實戰性,穩步、同步提升各級調度員的事故應急處理能力。
二、調控一體新形勢下的培訓模式轉型
(1)逐步推進調控業務融合。一是促進監控值班員努力提高監控業務水平,培養設備的在線監控和狀態初步評估能力;二是促進調度員培養在線安全穩定分析能力和加強與監控人員的協調配合能力。制定《調控專業融合工作方案》和《調控崗位學習手冊》,編制各崗位應知應會學習提綱,指導調度員和監控員互相學習。通過事故總結分析和反事故演習等手段,加強人員之間的協調配合。最終達到調度員對現場設備從認知到熟悉了解,監控員對電網整體概念從了解到熟悉掌握,實現人員的融合和業務的融合。(2)持續強化調控人員內功。努力打造“一專多能”的人才隊伍。“一專”就是首先要達到現任崗位專家級別的水平,滿足運行值班的要求;“多能”即不僅懂調度、會監控,還要懂得專業管理、能夠組織協調,發揮所有相關人員的力量。
三、結論
新形勢下的調控員培訓體系,應堅持“以人為本,與時俱進”的原則,發揮人員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及時把握形勢發展,創新培訓管理模式,業務水平提升和管理能力提升并重,全面提升調控運行人員崗位勝任能力和職業發展能力。
參 考 文 獻
[1]李堅.電網運行及調度技術[M].中國電力出版社,2010
[2]國家電網公司堅強智能電網研究工作組.智能電網技術報告[R].北京.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