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2010年起,國家在建立全科醫生制度的基礎上,進一步加重培養免費醫學定向生的工作。為國家鄉鎮基層培養一批從事全科醫療的衛生人才。針對免費定向醫學生的教學管理和培養與激勵機制成為了醫學院管理的首要問題。本文就是結合免費定向醫學生培養的特點和現狀,做出了一系列的探討和分析。
【關鍵詞】免費醫學定向生;培養管理;激勵引導
一、免費定向醫學生的現狀和特點
(1)免費定向生的特點。目前學校的獎懲制度,培養方式和學籍管理等等已經漸漸偏離了免費醫學定向生的學習機制。再加上,他們大都是家境中低下成績卻尤為突出的學生,肩負著國家的期望,親人的期望和社會的關注,因此對他們的培養社會各界都要求一定要保質保量的完成。但是他們本身對于醫學專業的認知并不是很多,更多的人只是傾向于免費和畢業定向分配的關系才選擇了這個專業。從而使他們自身對于醫學的專注和熱愛并不夠濃厚,更不用說對自身的目標的培養和學習生涯的規劃了。(2)免費醫學定向生的管理現狀。第一,對于本專業的不了解使得他們沒有清楚地學業規劃和學習目標。第二,免費醫學定向生在進入學校的時候已經與國家簽訂相關的就業協議,使得他們心理上對學習的緊張出現了懈怠,無所謂等情況,嚴重影響了免費醫學定向生的教育和培訓質量。第三,免費醫學生享有國家的補助政策和就業協議,但這是建立在學生順利畢業的基礎上。學校的學籍管理制度體現中,學生若是成績偏差或者其他一些因素會直接留級甚至退學。這些因素使得學生無法履行就業協議,也就與國家培養免費醫學定向生的目的相悖了。
二、為了保質保量的完成國家培養目標,提出以下建議
(1)制定全面的培養模式。針對免費醫學定向生的特殊情況制定相應的培養模式和管理方式。這樣才能對癥下藥,真正將學生教好。并針對可能出現的一些情況制定相應的配套措施。(2)全面教學,從一而終引導。為了完善學生學習的態度,必須從一入學開始就開設相應的專業引導課程。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醫學觀。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引導學生找到學習醫療專業的欲望和興趣。(3)對于學籍管理制度的改善。學生在校期間如果因為某些原因無法完成學業時,政府部分應該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對該學生的情況加以彌補和改善。比如由該學生上報申請協議延后一年。在一年內完成留級任務或者由院方對該類學生進行嚴格的把關從而將其培養成衛生人才。或者鼓勵校內學生積極報名,填補因為留級而落下的空缺。從而使得國家的工作計劃不會被打亂。延后完成協議的或者無法完成畢業達成協議的必須退回相應的扶持培養的金額。(4)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和交流。在學習的過程中班主任以及專業老師都應該定期與學生進行心理溝通。及時了解學生近期內的生活和學習情況。減輕學生對老師的芥蒂和距離感,與學生做朋友。(5)建立免費醫學定向學生培養機構。院方應該聘請專業的老師和班主任,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教育和培養。并配合校方的指導根據學生本身的學習進展進行學習教程的編排和指導。對學生學習的課程進行監督、引導和修正。(6)鼓勵學生社會實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對于免費醫學定向生來說,專業知識的了解和學習也只是紙上談兵,并不能夠應用到實際中去。學校可以在寒暑假鼓勵學生參加醫療實踐,讓他們親身體會到治病救人的整個過程以及意識到自己學識的深淺并不能夠真正達到治療的水平。讓學生能夠在實踐中學習,更加鞏固自己的醫療知識。另外,學校也可定期組織學生去各大醫院義務服務,讓學生早一點接觸醫療機構,并在回來的時候上交實踐感言。鼓勵學生多多參加社會實踐。
免費醫學定向生的培養和管理并不是一日之功。他需要學校,老師,家庭和學生本身各個方面的努力和支持。嚴格制定相應的培養制度和管理制度,有針對性的給予學習上的鼓勵和引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醫療觀,學習觀。給學生最完善的學習保障,讓學生學習沒有后顧之憂。學校要建立一個完善的教育體制和激勵機制,還需要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不斷的修改和分析。根據學生反映的問題和出現的情況進行合理的改進制。只有這樣,才能給免費醫學定向生的培養一個堅實有力的基礎,才能在不斷的學習和管理中,培養一批精干的醫療隊伍。
參 考 文 獻
[1]李振宇,王金祥,劉洋.高等醫學院校加強人文素質教育探討[J].新鄉醫學院學報.2011(3)
[2]吳丹桂.醫學本科生科研創新能力培養的探討[J].西北醫學教育.2009(5)
[3]徐德莉.試論找尋醫學生就業突破口[J].黑龍江史志.2009(10)
項目基金:本文系2010年江西省高等學校教育改革研究課題《免費醫學定向生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JXJG-10-12-1;以及2010年度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項目《探索“五年制”鄉鎮及社區醫務人員定向培養模式》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03-114-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