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輔導員是高等學校教師隊伍和管理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教師和干部的雙重身份,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和指導者,其責任重大,使命光榮。
【關鍵詞】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
一、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與形式
(1)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內容。思想政治教育是解決當前學校輔導員和大學生認識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痛苦。如學生自發組織的各種文體娛樂活動,民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往往未能將其納入思想政治教育范疇,未賦予其明確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這就使得這一類活動所承載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有限,活動娛樂性有余而教育性不足。(2)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形式。在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廣泛開展積極健康、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有助于形成積極進取、爭先創優的良好風氣,營造出平等民主、活潑輕松的良好氛圍。“兩訪兩創”活動就是高校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良好載體。校領導訪談各院系教職工,輔導員訪談全體學生,征集并解決學校發展、學生需求中最關心、最直接、最迫切的問題,輔導員和大學生紛紛提出建議,為學校的健康發展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意見。通過“兩訪兩創”活動,營造了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圍,對學生的成長成才起到了明顯的促進作用。
二、輔導員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1)輔導員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承上啟下。在學校,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兩種形式和途徑:一是規范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謂規范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是指學校或學生管理部門如學生工作處、團委、學生會,有組織、有計劃、有目的地組織開展和實施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這些活動都有明確的主題,有一定的形式和聲勢,轟動效應大,針對性強,但缺點是持續性不強,很難深入下去。二是輔導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和途徑。它沒有規范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那些形式、聲勢。相對于前者來說,它是隨機的、經常性的,是屬于非規范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式和途徑。雖然在輔導員工作中有主題明確的班會等活動,但它卻有著與規范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量和質等方面的差別。輔導員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和工作,由于它是非規范性的,又具有即時性、經常性、靈活性和指導性等特點,能及時地發現向題和解決問題,能深入大學生思想的深處,去幫助大學生提高思想認識。(2)輔導員是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實踐者。對青年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除了規范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和途徑外,還要經常化、生活化。輔導員工作恰恰具有經常化、生活化的特點。規范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往往會使大學生產生逆反心理,大學生也會帶著“有色眼鏡”去對待,常常收效甚微。而把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滲透到大學生生活之中,經常與大學生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相結合,就會使大學生容易接受、理解、看得見、模得著,產生真切感。輔導員整天與大學生打交道,接觸最多,其本身的活動(或工作),就是一種帶有生活化的形象和色彩。如果輔導員整天板著面孔,見了大學生就批評、訓斥、居高臨下,一副教師爺的架勢,誰還敢親近。這樣的輔導員就不是合格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就很難把育人工作做好。輔導員工作雖然對大學生個體和群體具有教育、組織、管理和指導的職能,實際上,輔導員的角色應是最生活化、社會化的。(3)輔導員是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創新者。性格的差異源自于思想上的不同。輔導員是做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面對著一個個鮮活的青年大學生,即使是同一個大學生,在不同時期、不同事件上表現出的思想問題也是不同的。或者說,輔導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局面是一對多或多對一的局面。青年大學生思想活躍、思維敏捷,敢想敢說,他們是祖國的未來,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偉大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對他們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工作的重點,也是難點。面對大學生中不斷出現的思想問題,除了其他的任課老師、組織機構和部門的工作外,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輔導員的工作。前面說過,輔導員工作是課堂教育(學)的延伸,規范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補充,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生活化實踐者等等。
總而言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輔導員是開展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輔導員與學生的關系受思想政治教育性質和特點制約,區別于一般意義上的師生關系,而認識和處理好輔導員與學生的關系對有效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參 考 文 獻
[1]蔣玉.高校輔導員的角色定位與工作倫理[J].高校輔導員學刊.2009(2)
[2]吳玉厚.推進大學文化建設培育弘揚大學精神[J].沈陽建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3):200~202
[3]張雪飛.論主體性教育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價值[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