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交通是國家經濟運行過程中的命脈,因此,在對經濟進行改革發展的過程中,必須確保交通的通暢。水路運輸中的內航道運輸能力的強弱一直備受人們的關注。本文將對內河航道疏浚工程在施工前的準備、施工的方法等方面的施工工藝進行探討研究。
【關鍵詞】內河航道;疏浚工程;施工工藝
一、關于內河航道的概述
所謂的內河航道就是指內陸水域中的運輸通道,它的通道功能是利用船舶來實現的。內陸水域主要有以下幾種:渠道、人工運河、江、河、湖,構成內河航道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人工航道,另一種是天然航道。
二、對內河航道進行疏浚施工前的準備工作
(1)施工布置階段。在該階段的施工過程中,施工方在施工的過程中必須遵守以下原則:暢通運輸、經濟合理、安全可靠。此外,在施工的過程中還必須以招標文件上的要求為基礎,在對施工進行布置的過程中,一定要把文明施工的要求作為準則。同時,施工方還必須根據當地的實際經濟發展方向來對內河航道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對河道的布局進行適當的調整。在對河道進行疏浚施工的過程中,盡量不要破壞原有的水系,確保當地的生態平衡不會遭到破壞。(2)施工準備階段。該階段主要是依靠挖泥船及其附屬船舶,來對內河航道進行疏浚施工的,這是一項特殊的施工工程。因此,設備的優劣直接決定了工程最終的施工效果,所以,在對施工設備進行選擇的過程中,務必要遵循以下原則:適用于生產、技術先進、經濟合理,同時還必須對設備的維修費、運輸費、采購費等方面的費用進行綜合考慮。(3)工程的測量與放樣階段。該階段的實施難度相對較大,在測量、放樣的過程中必須借助于先進的技術才能完成。目前,許多先進的技術在使用的過程中都對外部環境有較高的要求,這就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施工的難度。
三、內河航道疏浚工程的施工方法
(1)開工前的試挖。在對內河進行疏浚前,必須讓有挖泥經驗的工作人員對其進行試挖,同時還要合理的選擇各種項目中的挖泥技術參數。試挖是決定工程施工以及挖泥工作能否達到預期效果的關鍵因素,此外,還必須對施工的組合進行合理的選擇,以保證工程的施工過程可以順利的進行。(2)挖槽施工。在對內河航道疏浚工程進行挖槽的過程中,必須以試挖的數據為基礎,對抓斗以及絞刀的下放深度進行設置,以便于對挖槽的深度進行控制,確保施工的效果達到最佳狀態。內航河道在進行疏浚的過程中,必須要根據其泄露以及回淤的實際情況來確定其開挖深度。在挖槽的過程中,為了避免出現漏挖的情況,每條挖槽都會有5米是與其它挖槽重疊在一起的。(3)開挖過程中的泥漿輸送。在對內航河道進行疏浚的過程中,為了保證航道的暢通,避免來往船只對施工過程的干擾,只有在鋪設水下潛管時,才可以經過老航道。為了適應水下的沉浮狀況和地形,在安裝水下潛管時,最好采用柔性連接,在安裝水下潛管前最好先將其連接為一個整體,然后再分段下放。此外,在鋪設水下潛管前,務必要對老航道的地形地貌進行勘探,確保鋪設潛管后的航道水深不會低于2.5米,如果水深不足就必須對其進行重新挖槽。在挖槽的過程中,一定要確保輸泥管的水面上的浮筒是密閉的,防止它在受到風浪的沖擊時出現下沉的狀況。疏浚過程中的泥漿輸送工作可以由泥泵來獨立完成,泥泵主要是由吸泥以及排泥兩部分組成。這兩個方面聯系在一起才能進行泥漿輸送工作。(4)對于疏浚泥土的處理。在對內航河道的疏浚泥土進行處理的方法主要有三種,即水下吹填法、邊拋法、拋泥法。第一,吹填法。該方法主要是利用泥泵將挖出的泥土運送到填土區域,使泥土得到合理的利用。此外,利用吹填法來對內河的航道進行疏浚還可以避免疏浚泥土的回流。第二,邊拋法。在對內河航道進行疏浚的過程中,泥漿的動能以及位能都相對較大,因此,泥漿從旁通口出來后就會馬上潛入水底,當泥漿在與水體進行接觸摩擦的過程中,泥漿的能量就會逐漸消失,泥漿中的土塊就會沉積下來,最終成為河床的一部分。那些較為細小的泥沙就會擴散到河水中,隨著水流的不斷增大,泥沙的數量也會變得越來越多,沉積后的泥沙會與潛入點的距離變長,這就說明該處理方法的效果較好。第三,拋泥法。當泥土的利用情況受到河道兩岸的地形、挖掘設備以及土質等因素的影響時,就必須對其拋泥的地點進行合理的選擇,最好選擇那些流速較小、容積較大、不容易產生淤積的水域。此外,還必須選擇靠近挖泥點的水域,以便于減少拋泥的距離。該方法就是將疏浚河道所產生的泥土運送到河道以外。
參 考 文 獻
[1]魯賓,徐志華.內河航道疏浚工程施工工藝分析[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2(6)
[2]張欣.內河航道的施工工藝及爆破應用[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2(11)
[3]馬殿光,姬鳳玲,劉新等.航道疏浚淤泥的資源化處理技術[C].國際航運協會2008年會暨國際航運技術研討會論文集.2008:38~41
[4]楊云東,湯浩.關于港口航道相關問題的分析[J].商品與質量:建筑與發展.2012(2):7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