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結合生產實際,針對深孔加工存在的問題,通過切削實驗,探討了切屑形態變化與切削參數之間的關系,總結出斷屑的最佳切削條件。
【關鍵詞】深孔加工;振動鉆削;斷屑;加工精度
一、振動鉆削簡介
所謂振動切削就是在傳統的切削過程中給刀具或工件以適當方向、一定頻率和振幅的可控振動,使切削用量按給定的規律進行工作,一邊切削,一邊振動,形成一種本質上與傳統切削過程不同的新穎的切削方式,實際上是一種脈沖切削。其突出特點:瞬時切削速度高;刀具與工件接觸是間斷的、變化的。
二、振動鉆削機理
(1)振動切削原理。低頻軸向振動鉆孔是在鉆頭的軸向加上有規律的振動。鉆孔時,工件旋轉,鉆頭邊進給邊做軸向振動。振動切削時,根據刀具的振動頻率和工件的運動速度的關系,均等地分割出工件上的Lt的大小,并且使這一部分有規律地變形成為切屑。如圖1所示。
切削時,Lt越短,Lt越容易變形。由于Lt=V/f,那么,改變V或f,都能控制Lt的長度。振動切削的效果是受Lt的大小影響的。決定振動切削性能的Lt,在振動頻率f一定的情況下,切削速度V越低,Lt就越短;在切削速度V一定的情況下,振動頻率f越高,Lt就越短。(2)振動鉆削的斷屑機理。假定以鉆頭開始切入的起始點為坐標原點,鉆頭進給方向為正方向,則鉆頭切削刃上任意一點的軸向位移為:x=ms+■+asin(wt+φ) (1)。當振動鉆頭相鄰的波形不發生干涉時,切削層面積是連續不斷的;而發生干涉時,切削層重復性間斷,切削層單元保持一致。如圖2所示。圖中陰影部分是切削層面積。圖2所示為一周內切屑的形態與振動波形及其相位角的關系??梢姡寒敠?0°時,波形無干涉,切屑為連續的帶狀切屑。當φ=120°時,波形干涉,刀具由于切出、切入點不斷變化,使得切屑間斷,以利斷屑、排屑。相位角φ=0°時的波形。
發生干涉時的條件為:■<1(2),令λ=60f/n并代入(2)式得:■<1 (3),即■>1(4)。由(4)式可知,要發生干涉,振幅和進給量必須滿足以下條件:2a/s≥1,即s≤2a。由以上分析可得發生干涉的必要條件為:一是進給量s必須小于雙振幅2a;二是發生干涉時,入不能為整數,即f/n不能為整數。由于相位角φ=2π(60f/n-k)=2π(λ-k),相位角入不同時,干涉情況不同,當φ接近于兩個邊界值φ1和φ2時,干涉區域很小。
三、實驗數據分析
(1)斷屑實驗分析。第一,斷屑實驗數據。由表1可得出如下結論:一是當2a/s固定不變,使60f/n變化時,60f/n越接近整數,斷屑效果越不好。且當頻轉比f/n增大,切屑變小。由理論分析可知,此時刀具振動波長減小,切削單元變小,因而有利斷屑。二是當2a/s、k(刀具振動一周內完整波形個數)固定時,相位角變化,實驗中還發現φ=126°、φ=252°這兩種條件下切屑大小基本相同,由理論分析可知:對稱于180°位置,切削路程基本相同,因而切屑大小基本相同。第二,斷屑原因分析。一是切屑厚度的不斷變化有利于斷屑。振動切削時,切屑厚度方向上留下與振動頻率相關的波紋,在高壓切削液和容屑空間作用、限制下,很容易從切屑的強度較差部位折斷,達到斷屑效果。二是刀桿的軸向振動有利于斷屑。由于鉆頭的進給量很小,當軸向的振動雙振幅大于進給量時,就實現了分離切削,切屑也就被強制性切斷。(2)加工精度分析。第一,加工精度數據。尺寸精度對比:普通切削時,圓度:9μm;振動切削,f=20Hz,a=0.07mm時,圓度7μm;振動切削,f=28Hz,a=0.07mm時,圓度6μm。表面粗糙度對比:普通切削時,表面粗糙度Ra:0.69μm;振動切削f=20Hz,a=0.07mm時,表面粗糙度Ra:0.33μm;振動切削f=28Hz,a=0.07mm時,表面粗糙度Ra:0.32μm。第二,原因分析。切削扭矩的減小有利于提高表面加工質量;良好的斷屑效果有利于提高表面加工質量;抑制了積屑瘤的形成,有利于提高表面加工質量。
四、結論
綜上可得如下結論:一是振動鉆孔是由刀具運動造成斷屑,比其它形式斷屑可靠,是目前較為有效的斷屑方法。二是振動鉆孔的切屑形態可通過改變切削參數來控制,以達到最佳狀態。三是振動鉆孔是改善加工表面質量的有效途徑,可廣泛適用于深孔、精密孔的加工,應用前景廣闊。
參 考 文 獻
[1]隈部淳一郎著.振動切削與深孔加工[M].北京:科學出版社,1986
[2]頤崇銜著.金屬切削原理[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