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理念下,教師不再是傳道、授業、解惑者,而是學生學習過程的組織者、參與者和引導者。課堂是教師引導學生學習知識、培養能力和掌握方法的主陣地,課堂要實現高效必須相信學生、依靠學生,進而發展學生,實現教學效益最大化。
結合生物教材特點和新課程理念,圍繞高效課堂,我們生物組提出了“學案導學、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課堂教學模式,并整理成五步教學流程,即“復習提問→小組討論→全班合作→課堂總結→預習指導”。
一、復習提問,鞏固所學知識
教師針對上一節課的教學重難點設計幾個問題或習題,課始進行復習提問,以培養學生能力為主導。問題設置要有一定的梯度,層層遞進,并要有導入新課的功能;提問的形式和內容要靈活多樣,關注學科邊緣生的提高。學生的答題形式可以是記憶性描述、上黑板畫圖,或者是上講臺給大家講述上節課的主要內容等等。復習提問的參考模式如下:(1)抽簽式,優點是面向全體學生。(2)搶答式,優點是使課堂氣氛活躍。(3)提問式,優點是教師根據學生的學情有目的、分層次地檢查學生的掌握情況。學生根據教師的提問積極思考并快速回答,以達到復習舊知、順利過渡至新課的目的。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重申目標,讓學生明確本節課的目標、重難點。
二、小組討論,匯總共性問題
教師擬定好討論的重點和注意事項,在學生討論的過程中,教師要巡回指導,并積極參與討論的過程,糾正學生在討論過程中出現的不科學的解釋和說法。
學生積極參加本組的討論,并將討論過程中暴露出的疑難問題匯總到小組長處,然后各小組將未解決問題的題號寫在黑板上。
三、全班合作,探究共性問題
教師引導學生對第二環節中匯總的問題進行展示交流,對于一般的知識點或者較容易解決的問題可以采取搶答的方式;對于較難表述或者較難理清思路的問題,可以采取指定小組展示或者優秀學生展示的方式;對于實在解決不了的問題,教師要及時精講點撥。教師在精講點撥時要注意“三講”和“三不講”。
三講:
1.講易錯點。易錯點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一些相似概念、審題不清或受已有知識的影響、受干擾因素的影響、應用不暢、思維面狹窄等原因造成的易錯題目。
2.講易漏點。易漏點是學生學習高中生物中比較突出的一個問題,造成易漏的原因往往是疏忽大意、對課程標準理解不全、前后內容聯系不全等。
3.講易混點。易混點指審題不清、概念混淆、思維定勢、題意陷阱、選項干擾等。特別是概念混淆、思維定勢,既影響學習,又影響做題,是授課過程中特別要注意的。
三不講:
1.學生已會的不講。指對于學生已掌握的知識,教師不講。
2.學生自己能學會的不講。指有些知識比較簡單,只要教師提出問題,學生就能自己學會的知識。對于這些知識,教師只需在學案上設計幾個相關題目讓學生練習,教師課后檢查即可。
3.小組討論后學生能學會的不講。指有些知識稍微有點難度,但小組學習時,經小組討論后,學生能夠掌握,這樣的知識也不用講。
問題探究結束后,對于其他的易錯點或難點及學生并沒有提出疑義的部分,教師可以根據批閱學案掌握的學情進行抽查,以此掌握學生的討論情況。
學生認真傾聽別的小組匯報展示的情況,修改學案和記筆記,并即時提出質疑。教師要鼓勵學生質疑,對提出質疑的小組給予加分的獎勵。
四、課堂歸納總結
教師將本課內容構成一個完整的知識脈絡,對各學習小組進行公平、公正的評價,并評選出優勝小組,激勵學生繼續努力。
學生要把教師總結的要點記錄在課本或筆記本上,并對本小組的表現進行總結。表現不夠突出的小組要提出改進措施,力爭下次展示比其他小組優秀,要具有競爭意識。
五、預習指導
教師引導學生進行下節課的預習,明確目標,提示方法,突破難點。對于有知識鏈接的學案,教師要提醒學生注意關注知識鏈接和本課知識內容的聯系。
學生根據教師的點撥,對教材內容進行全面預習,并認真完成導學案,將不理解的內容做上標記。
“從最初的不適應到漸漸習慣,再到由衷地喜歡上這種學習模式,在不斷獲益的三年里,我們與它一同成長。我自主,我精彩,我努力,我成功!”學生在新課改體會中這樣自信而有力地描述自己對新課堂教學改革的感受。這種課堂教學模式的實施,使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得到增強,學生課堂參與度得到提升,綜合能力不斷提高,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上大膽地展示自己的觀點和想法,這是傳統教學中很難做到的。
(責任編輯:杜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