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教材在我省的使用,學生的化學成績普遍降低,一部分優等生轉向學習文科,這對高校選拔,培養科技型人才是個缺陷。原因很多,主要之一是課堂的高效性建設,即45分鐘的課堂內學生學到多少知識。根據筆者多年的教學經驗,要使學生記住一節課所學知識,教師在課堂上使用趣味性語言,不失為一種妙招。
一、巧用修辭法
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巧妙運用雙關、借代、反語等修辭方法,來創造輕松活潑的課堂氛圍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講《碳的單質》一節時,為了使學生形象了解金剛石和石墨這對同素異形體的特性,筆者用了擬人化的描述:金剛石和石墨雖為同胞兄弟,但性格差異很大。金剛石生就一副鋼筋鐵骨,是著名的硬骨頭,所向披靡,無堅不摧,久經磨礪,形象燦爛奪目;石墨天生柔軟,遇事頑滑,形象暗淡無光。但畢竟是同胞兄弟,如果多給石墨以溫暖和壓力,再輔以催化教育,它是會轉變為金剛石的。借此機會,筆者對學生展開思想教育: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像金剛石一樣具有無堅不摧的毅力,譜寫光輝燦爛的人生。
二、活用術語法
在夏日午后的第一節課,同學們常?;杌栌處熢谥v臺上激情飛揚,而學生在臺下則反應冷淡。面對這樣的情況,有一次,筆者靈機一動,說:“平日里大家都是氧分子,個個活蹦亂跳,現在怎么都成了惰性氣體了,要不要來點催化劑,促使大家快速反應?否則,桃李不言,先生不悅?!睂W生們哄堂大笑,沉悶的氣氛一掃而光。風趣的語言,能強烈地吸引著學生的注意力,刺激著他們的求知欲,從而樂聽不厭,欲罷不能。
三、假設比較法
學生在書寫化學式時,經常寫錯或讀錯,例如將KCl寫成KCl2,CO寫成Co,為了引起學生的重視,正確書寫化學式,在一次講評試卷中,筆者講了如下一番話:“嚴謹認真的學習態度會帶領你們走進成功的大門。如果粗心馬虎,在門內加一橫,門則變成了閂,豈不是把自己關在了成功的大門之外。同理,我們書寫化學式也馬虎不得,KCl是陰陽離子相互作用構成的化合物。鉀原子最外層有1個電子,易失去,氯原子最外層有7個電子,易得到一個電子,它倆一結合剛好平衡,使雙方都達到8個電子的穩定結構。如果寫成KCl2,就成了第三者插足,破壞了穩定性。”這一番話,給學生留下了極深的印象,從此寫錯讀錯的現象變少了。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巧妙運用趣味語言,可以使我們的教學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褒貶換用法
對學生進行教育,故意反話正說或正話反說,即把褒義的詞用在該貶的事物上,或將貶義詞用在該褒的事物上,從而帶來幽默趣味效應。在上“環境保護”一課時,講到大氣污染,聯想到發展低碳經濟。筆者問學生如何從身邊的點滴做起?學生展開討論,認為不能抽煙。而事實上學生中的“小煙民”日益增多,對此筆者用詼諧幽默的語言作了一次精彩的總結:提起吸煙,我認為至少有四大好處:一防小偷,二節省了衣料,三演包公,四永遠不老。從小就吸煙的人,當然永遠也別想活到老了。這里的好處:防小偷、節省衣料、永遠不老等,或是反話正說,或是褒詞貶用,句句擊中要害,使學生在一片笑聲中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和啟發。
五、隨機應變法
有一次,筆者準備給學生上“石油”這節課,突然搞建筑的拖拉機經過教室,噪音干擾了學生的思維,筆者難以開課。拖拉機過后,筆者就問:“拖拉機燒什么油?”學生回答:“柴油”。“回答得很好,柴油是石油分餾出的一種產品,這節課我們學習石油。”意外原因對正常的教學秩序帶來了沖擊,教師隨機應變及時化解窘境。只有把學生的思維控制在課堂上,才能建設高效課堂,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六、諧音轉化法
利用中國漢字的諧音,可巧妙地將一些知識點趣味化,以達到幫助記憶的目的,這是常用的教學法。演示電解水實驗時,要求學生觀察并熟記實驗的現象和結論,這是教學的重點和易錯點。“我們知道正極產生氧氣,負極產生氫氣,可總結概括為‘正氧負氫’。只要你們時刻記住正在養你們的父親,這個知識點你就不會忘記?!眲傞_始學生有點納悶,筆者就在黑板上寫出“父親”與“負氫”,學生開心地笑了,同時也記住了這一內容。
七、口訣總結法
化學教學中許多的知識點的總結講解,可以編寫成一些朗朗上口的口訣,增添課堂氣氛,優化知識結構,幫助學生記憶。如在高一講“離子反應及離子方程式的書寫”時用到酸、堿、鹽溶解性表的知識,筆者總結:“鉀鈉銨鹽個個離,硝酸鹽類也相同,硫酸鹽除去鋇和鉛,鹽酸鹽除去銀亞汞,其余幾乎都不離?!痹谥v解化合價時,筆者總結:“一價鉀鈉氫氯銀,二價氧鈣鋇鎂鋅,三鋁四硅五價磷……”。當然口訣的運用不能太多、太繁,要做到少而精,否則這種趣味教學語言也會失去它應有的作用。
(責任編輯 羅 艷)